2024-03-24 22:00:57 | 飞卢网
![]()

本人90年代浙大工科狗,四校合并之前浙大一届本科大约收4000不到学生,浙江学生大概是1200,外省学生2800.
四校合并后的现在一届新生6500,大约6成外省学生,合并的结果是,浙大每年多收1000外省学生,是给外省学子们的福利,而对浙江省来说,浙大吞了另外三所学校的教育资源以及最优秀的1500名学子,另外给浙江的高校资源造成了巨大的断档,大约有5000名成绩稍差一点的学子们,在省内找不到合适的高校了,要么去外省,要么屈就本省更差一档次的学校。
合并之前四所高校每年招生总共12000左右,其中8000是浙江学生。浙大为了保证质量,顶着巨大压力在缩减招生,现在只有6500,这减少的可都是浙江的名额。
外省的学子们真的不要再抱怨了。浙江除了浙大,没几个能打的了。
要说明的是,因为拿不到报考数据,所以只能拿录取数据来分析,如有不当,请多多指正
一、浙江省生源比例
2016届毕业生数据
2016 届本科毕业 共有 5617 ,其中,男 3314 、占 59.00%, 2303 、占
41.00%;浙江省 源 2765 、占 49.23%。
具体如下表。
二、2017年浙江大学三位一体录取数据
浙江省为新高考政策的样本,标杆省份,从浙江省的数据中,我们可以预测将来高考政策的发展趋势,从上述数据中,我们可以较清晰的发现以下特点
A 本省大学,裸分录取比例明显较其他省份低。如浙江大学,裸分仅占78%;
B 外省大学,在浙江招生,统招计划明显低于其他录取方式人数。
三、更多相关数据分析,可看下面的视频
四、勋哥分析
1、外省竞争人数不会有想像中的那么多。(以山东省为例分析)
可以试想一下:
浙江大学在山东,2016年总共录取了101人,
图为山东省的2016年的浙江大学录取情况
很显然,位次在3000位左右的,是不会报浙大的。我们可以设想,最高500位次的,最低3000位次的考生,报考浙江大学,那么浙大共有2500人报考,去抢101人的指标。竞争度为25:1。
2、本省学生上本省学校,肯定会有数量上的优势。
浙江大学2017年报考数据
从最高358位到最低5550位次。位次在1万位的,肯定不会报浙江大学的。只从6000位次的考生可能会报考浙大来看,1963个录取计划,6000人报考,竞争度为3:1,但我想肯定不止6000位的会报浙大,有可能7000位次的也会报。
从录取比例来看,浙江人机会更大点。
3、单从录取位次的角度来看,浙江省的考生考浙大,比山东省的确实占优势。
从位次来看,浙江最低5550位就可以入学浙大,而山东省则要1500多位以上才能进。
你好,我是@爱数学李老师 ,非常高兴能够回答你的问题。看到你的问题,我第一感觉是肯定的。
第一个从招收人数来看,本地的名额肯定是高于其他省市的。即使本地的比例占比要要少,但是你想一下剩下的比例是多少个省平分,所以说本地的学生肯定比其他地方的学生相对要好很多。
第二从分数来看,本地学生也是有优势的。其实大多数地区无论卷子难还是简单,考上浙江大学都要比一本线高上一百分以上。以重庆考浙大举例,我看了重庆最近三年浙江大学录取分数都至少比重本高149分,反观本地学生考浙大大概要比重本线高70分就可以了,所以在分数上本地生也是有优势。
说一句题外话,其实不止是浙江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别人还不是说北京人的大学。其实很正常,毕竟是本地的大学,还有本地的教育质量要好一点,多招本地学生无可厚非。
@爱数学李老师 有话说,无论这些985还是211大学有多么难考,我们都要踏踏实实的学习,至于最后考上还是考不上,那就要看你的命运了。从现在开始,各位学生好好努力吧,只有更加努力才能减少这种差距。并不容易,因为只有一所浙大是最好的,几乎没有第二档。
再往下就是浙 财经 、杭电等等学校(导致这些学校分数也虚高,而且断档很严重,没上浙大就得去浙工大等学校,要么出省… )
别看浙大招3000多人,这是因为原来杭大农大浙医大在浙江的名额要招够,(也是浙大合并的前提 )
P.S浙大一年一百多亿的经费大部分都是浙江给的,等于浙江人花钱搞个大学培养自己的子女。
浙江大学每年招5 6千学生,一半是浙江人,也就是每年有近3千浙江人进浙江大学。浙江人很多想去外地读书,见世面。那成绩好的和较好的很多人去了北京上海南京等等。所以浙大的高分学生是外地人,原因是浙大在外面的名气好。在全国好的大学里,本地人的比例浙江大学排名应该是第一,容易程度可能也是第一。这解开了一个多年的谜团,优秀的浙江籍大学毕业生,都不是浙江大学毕业的。浙江大学的优秀毕业生,都是外地人。
很奇怪的事情。浙江是经济和文化大省。但是除了浙大这个巨无霸大学,下面没有特别好的学校。我说的好学校属于全国影响力。中间有个断档。当然有些人说杭电,浙江工业大学等不错,就业也挺好。那是另外一回事。我们聊的是综合影响力。因为正如一些人回答的,浙大把其他学校给合并了。
对了,还有一个大学,西湖大学。清华大学副校长教授施一公创办的民办大学。这个学校目前只招生硕士和博士。阵容很强大,但是到底能发展怎么样?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需要时间检验。
浙江人考上浙大,同样非常不容易!有一种偏差叫幸存者偏差,比如我们宁波最好的几个高中,像镇海中学、慈溪中学,进浙大非常多,给人一种浙江很容易进的错觉!
2019年,慈溪中学将近四成的学生能上浙大提前批分数线,镇海中学比率更高!网上甚至吐槽镇海中学的老师教育学生:再不努力学习,只能上浙大了!
这也体现出了浙江省内一些超级好的学校,对于优秀学生而言,浙大是基础,是保底!
但浙江除了这些超级高中外,很多省三级重点、省二级重点,甚至十多年没出一个浙大,有些连进一个浙工大、浙 财经 都是一种奢侈!
浙江地方对于浙大非常支持,无论是资金、政策、土地还是其他资源,浙江都是无条件给予浙大,把最好的教育资源都给了浙大。
所以,浙江大学为了反馈本地,给了浙江全省的名额也是最多得,每年约为3000个,对很多第二梯队的学生而言是天大的利好! 飞卢网
但依然是高难度,对没有天赋的学生而言,天天补课、埋头苦读没什么用。进浙大的人,无论是浙江省内还是省外,都是那批有天赋的人!
相对而言,浙江给予了自己考生更多的名额,比其他省份的优秀考生更容易上浙江大学!但这个容易,需要天赋与实力的强力支撑!
浙江人考浙江大学是不是很容易?我们来看看具体的数据,在985高校中,各省市考生考本地985高校最容易的非浙江大学莫属,当然还有广东的高校。
浙江人考浙江大学有多容易浙江大学2019届本科毕业生5606人,其中浙江省学生占2740人,占比高达49%。排名第二位的本科生源地位四川省,学生仅仅有177人,占比3.16%;江苏省和山东省排名并列第三位,为171人。
2018届浙江大学本科毕业生2774人,其中浙江学生2677人,占比46.4%。排名第二的江苏198人占比3.43%,第三名山东186人占比3.2%。
2017届浙江大学本科毕业生5493人,其中浙江学生2670人,占比49.2%。排名第二的广东占比3.5%,山东占比3.48%。
从上述连续三年应届毕业生数据来看,浙江考生的录取占浙江大学的一半,这几乎是很多省市考生所无法享受到的超额福利。
部分省市学生本地985高校的升学率我们来看部分省市考生的985升学率情况,由于详细数据通过毕业生质量报告获得,我们就以同样的2019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数据来对比。
电子 科技 大学:2019届本科毕业生4544人,四川本地学生980人,占比21.6%;
中南大学:2019届本科毕业生7829人,湖南本地学生1361人,占比17.4%;
湖南大学:2019届本科毕业生4496人,湖南本地学生626人,占比14%;
南开大学:2019届本科毕业生3358人,天津本地学生636人,占比19%;
南京大学:2019届本科毕业生3065人,江苏本地生源1012人,占比33%;
从上述高校来看,985高校本地生源占比很多都在20%左右,一般传统意义上985高校的本地化率不能超出25%,可浙江大学达到了50%的比率,的确是大幅度偏高的。
总结从上述数据来看,本地生源占比偏高,那么对于本地考生来说,考上该校的难度就肯定大幅度降低,这个是毫无疑义的。
教育部已经多年都出了通告,希望部属高校的本地生源比率降到合理范围内,这个政策似乎对浙江大学没有多大的意义。而湖南的考生,2所985高校,录取总人数无论从绝对数量还是相对占比来说,都还是略偏低,个人以为在22%左右比较合适。而天津大学应做另论,因为天津本地生源量本地就不是很多。
经常会听到有人说,北京人考清华北大多容易啊,浙江人考浙大也不是什么难事啊。那么浙江大学这所在全国排名一直是前几名的大学真的像我们所想象的那种内部人员报考更容易些吗?事实确实是这样吗?
如果你是能考上清华北大的水平,那么你报考浙江大学确实很容易。而如果你是一本刚上的水平,或者是连一本都够不到的水平,那么浙江大学肯定是遥遥无及的。所以浙江人考浙江大学是不是很容易这个问题的前提还是,报考的这个学子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实力。
当然众所周知的是,省内大学对自己本省的招生人数肯定与外省相比是多的。像我大学时期的一个室友,他是山东省内的,当时他报考我们四川省的大学,我们当时大学对于山东省内招生只有十名,而且开设的专业只有五个,这也间接反映了浙江大学的招生问题。而且通常根据每年的大学录取情况,本省内的学生人数肯定是要比外省的学生人数比例要高,
从上面说了这么多事实根据,在这里就列举一下数据使之更加有说服力。因为2017年的录取人数分布数据官方没有发布,所以只能找到2015年的人数情况。2015年浙江大学招生人数总计在5600人左右,其中浙江省外的招生人数是3300人左右,也就是说,浙江大学省内的招生人数大概在2300人左右。将省外的招生人数3300人平均到各个省,实际招生人数与省内的招生人数相比就可以看出,浙江学子报考浙江大学录取的几率确实要比外省的同学几率更大。2015浙江大学在浙江省各中学录取人数》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省参加高考人数为31.79万,浙大招收2857人,这是对在其他省招收100多个人的人数来说,近是30:1的比例。而且根据网上所找的资料显示,2016年浙江大学本科毕业生有5617人,其中浙江省生源有2765人,在毕业生的生源来向中占据近一半的比例。
从上文数据中就可以看出,浙江大学对于浙江报考的学子确实优惠更多一些。但是这所有的前提也是学子本身就具有不错的实力,这才会如题目所说一般。
也不容易吧,其实,浙江人不是很喜欢报考外地高校,除非是C9高校,一般的都喜欢在省内读书。浙大录取线基本在一本线以上60分才有可能,差不多全省排名3000吧。20多万考生。因为浙江就一所211,其他没了,没了,没了。。。。教育资源相对偏少啊

飞卢网(https://www.flxed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余姚中学一届浙江大学能考几个的相关内容。
2021浙大录取人数:
计划外招生什么意思?计划外招生是什么意思?计划外招生什么意思1.计划外招生是指普通高校在招生(本科招生)过程中,部分招生名额不在统一招生范围内,而是作为考生,填写优惠招生计划进行招生。不合格或不愿意参加国家组织的统一招生2.计划外招生是相对于计划招生而言的。计划招生属于全国普通高校的统一招生。它以国家分配指数为基础,每年都有一定的配额限额。非计划性招生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
什么是计划内招生,什么是计划外招生?计划内招生和计划外招生是两种不同的招生方式,它们主要在招生名额、录取方式、学历认证等方面存在区别。计划内招生是指纳入国家普通高校招生计划的统招生,即国家统一招生。招生名额由国家按照报考人数和学校招收人数来划定,考生必须参加高考,通过填写高考志愿来录取。毕业证书是国家教育大网上可以查得到的,属于国家正规院校的统招学历。计划内招生适合那些高考成绩可以上
计划外招生是什么?计划外招生国家不承认学历,请谨慎,防上当受骗。计划外招生是指在普通高校录取(录取本科生)工作中,会有一部分招生名额不在统招范围内,而作为考生个人填报择优录取计划来录取,没有资格或不愿参与国家组织的统招工作。扩展资料计划外招生没分数都可以去读的、计划外属于很多国家教育部承认民办高校或者自考助学班自由招生名额,其学生入学后参加学校组织的课程学习,毕业后由学校单独颁发毕业
重庆强基计划在浙江招生人数重庆强基计划在浙江招生人数为389人。2023年39所高校共在浙江投放389个强基计划招生名额(非破格),其中清华北大共有134的招生计划。中科大在浙江有30个强基计划招生名额。强基计划是教育部从去年开始开展的一项招生改革工作,主要是为了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目前,参与“强基计划”的高校是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在内的国
2015浙江省对省外考生二本什么时候开始录取《浙江二本录取结果什么时候出来,2015年高考浙江二本录取结果查询时间》浙江二本录取结果什么时候出来,2015年高考浙江二本录取结果查询时间二、录取(一)文理科第一批提前录取院校:7月9日—7月12日第一志愿投档7月9日8:30退档录检结束7月9日16:30第二志愿投档7月10日8:30退档录检结束7月10日11:0
中专招生面临的困难与对策中专招生面临的困难与对策近几年来,中等专业学校的招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生源数量锐减,生源质量下降,招生已成为影响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招生工作竞争日趋激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分析招生困难的主要原因,寻求招生工作的对应策略,做好新形势下的招生工作,对我们来说显得十分重要。一、招生困难的主要原因1、教育观念落后教育观念落后首先是社
为什么浙大生源下滑那么多?今年7月,浙江大学发生了一件有负面影响的事件,也就是努某某事件。由于当时临近高考志愿填报,该事件发生后,不少人认为浙江大学的招生生源会受到影响,而另一方面,也有不少考生家庭认为有“捡漏”的机会。本文不对该事件做任何的评价,仅分析该事件对浙大的在浙江的录取生源有无造成影响。生源下滑1200名?浙江大学的招生分为提前批和第一批。一般意义上的分数线也是指第一批
为什么河北师范大学对省内招生是一本,省外招生是二本呢?这样的情况的存在,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省属大学在省内影响比较大,确实有一部分专业已经达到一批招生的条件;但省外影响不够。二是地域原因。北上广苏等沿海地区、凭借地域优势,把许多根本不具备一本招生的院校放在了一批招生。这种情况北京上海尤为突出。本市二本,市外一本。每个省都有很多这样的学校的。正式的一本大学为原国家重点大学、211大学、98
2024-11-06 11:57:04
2024-11-16 07:17:28
2024-05-24 13:59:36
2024-12-16 19:10:08
2024-08-25 00:16:42
2024-06-26 20:4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