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26 05:44:14 | 飞卢网
一般情况下,纯文科的赋分不是特别高,尤其是政治学科,各考生之间的分数差距比较小,非常容易出现扎堆的现象。但是只要是真学霸的话,等级赋分一样会取得非常好的成绩。 新高考纯文科真的不占优势吗 有人说,新高考对于传统的文科生很“不友好”,文科生报考非常吃亏,这种观点,其实有一定的合理性: 第一,从尖子生来看,文科状元“消失”了,北大清华被理科生“霸占”了 在没有新高考的地区,都有文科状元和理科状元,而在新高考地区,只有一个状元,而且这个状元,一般都是选择物理的侧理科的状元。 原来文科生在660分左右,就可以上北大清华,今年的北大清华最低投档线(除去定向招生)是北京大学医学部的686分,这个分数在全省最低是254名,而这254人中,247人选择物理,243人选择化学,226人选择生物。 但是当一个学生语数外成绩非常优秀,选择纯文组合,他的成绩同样可以通过赋分到达680分以上,假如语数外平均在135分以上,政史地赋分到90分以上,对于顶尖的学生,还是有很大希望的。 所以,并不能代表新高考排斥文科生,但是部分文科专业被理科生抢占,肯定是存在的。 第二,中等生,纯文组合选不到“好专业” 其实,每个人对于好专业的理解是不一样的,只要是自己喜欢的专业,我觉着都可以理解为好专业,比如我以后要学习外语,为什么要选择物化生去和尖子生“硬拼”?这个时候选择政史地专业,也可能会赋分更高。 比如,有个网友说,自己的孩子今年参加高考,政史地赋分297分,但是因为语数外成绩不好,最后高考考了674分,考入北京外国语大学,其实这是一个很理想的结局,如果孩子选择了其他组合,他又想学习外语,能不能考这么多分数?这很值得怀疑。 但是,你考了674分,实际上也可能就是640分的水平,这个时候你却抱怨自己无法报考计算机专业,这当然觉着吃亏了,因为你已经赚了学习和赋分的“便宜”了。 新高考哪些选科组合适合中等生选择 1、物理+生物+地理(妙不可言) 这一套组合可以说当下最适合中等生报考的科目组合。物理保证了大学大部分专业可以报考;而生物、地理则是六门科目中得分较稳,难度较小的两门科目;且据近几年山东等地的数据反映,生物、地理在当下高考选科中相当火爆。究其原因,是由于学霸多专攻“物化生”,在地理高手少、报考基数大的情况下,等级赋分更为科学、合理。因此,本组合不仅在当下时代适合中等水平的同学填报,而且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也将持续热门。 2、物理+生物+历史(退而求次) 相较于地理多少会有些偏向于理科性,历史则是正儿八经的纯文科,这也会使这一组合稍显勉强。即使如此,物理、生物也继续保证大学专业选择的多样性;而历史学科以其较小的难度和容易得分的特性,降低了整体学习门槛。对于中等的同学们来说,这未尝不是一个好的备选方案。但值得注意的是,物理、历史同时选考的情况,目前只适用于高考3+3模式地区(浙江、上海、北京、天津、山东、海南),不适用于3+1+2地区。 3、物理+历史+地理(差强人意) 这一组合更多的是为面向中下游的同学们选考。“文科两巨头”加“理科霸主”,既想学着轻松,又想大学专业选择多,只能强行保专业。虽然颇显尴尬,不过对于学习水平稍弱的同学来说,这绝对是一个最稳妥的选择。同样,必须注意,此情况也只适用于3+3地区。
大家都知道,马上就有八个省市会迎来第一次3+1+2模式的新高考了。这种高考模式之下,除了选科方式上的改变,同学们最关心的莫过于划线方式和赋分制度了。那么,新高考3+1+2文科分数线和理科一样吗?一般赋分会比原始分差多少?在接下来的文章里,老师就会给各位高三生解答这两个问题。
一、新高考3+1+2文科分数线和理科一样吗?
首先,新高考3+1+2模式取消了 文理分科 ,所以是不存在文科分数线和理科分数线的。 飞卢网
在3+1+2新高考模式的新高考里,“3”代表语文、数学、外语3门必选科目;“1”指的是首选科目,同学们需要在物理和历史里任选1科;“2”指的是再选科目,同学们需要在政治、地理、化学和生物4门里任选2科。在高考划线的时候,将会以物理科目类和历史科目类分别划线,不再有文科分数线和理科分数线。之所以很多人还会以为有文理分科,主要是因为物理和历史是旧高考里理工类和文史类的核心科目。但各位高三学子需要注意的是,新高考制度下,包含物理和历史的选科方式各有6种,所以不能单纯用以理科和文科来概括。
其次,3+1+2新高考模式下,物理科目类和历史科目类分数线是不一样的。 主要原因如下:
第一:高校物理科目类和历史科目类的录取人数差距大。分数线的划定主要和两个因素有关,一个是投档比例,一个是高校的招生总人数。众所周知,选择物理科目能报考的专业更多,录取的人数也是更多的;历史科目能报考的专业比较少,录取的人数也会比较少,所以它们的分数线自然不会一样。
第二:物理和历史的学习难度不一样。物理虽然学习难度大,但基本都是客观题,是能够考出很高的分数的。历史大多是主观题,考出高分的难度是比较大的,所以如果是以物理科目类和历史科目类分别划线,分数线肯定也是有一定差异的。
二、一般赋分会比原始分差多少?
3+1+2新高考模式下,赋分和原始分的差距是小还是大,主要原始分的分数区间和赋分的等级有关。
老师在这里给大家举两个例子。
案例一:假设江苏高三考生小明同学的物理的原始分是75分,将所有学生的物理成绩从高到低排序以后,他的成绩被划定为B等级,所在区间的最高原始分是82分,最低是61分。由下图的分数换算表可知,B等级对应的转换分是 85-71 。根据转换公式,小明物理成绩的赋分经过计算之后是80分,也就是说,赋分比原始分高了5分。
案例二:假设江苏高三考生小明同学的物理的原始分是75分,将所有学生的物理成绩从高到低排序以后,他的成绩被划定为C等级,所在区间的最高原始分是76分,最低是60分。由下图的分数换算表可知,C等级对应的转换分是 70-56 。根据转换公式,小明物理成绩的赋分经过计算之后是65.6分,也就是说,赋分比原始分低了9.4分。
可以看到, 在这两个案例里,虽然小明同学物理的原始分是一样的,但因为赋分的等级和原始成绩所在的区间不同,赋分的差距还是挺大的。
以上就是飞卢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飞卢网。纯文科赋分高是真的吗?赋分对文科有什么影响?在新高考这个话题中,最绕不开的就是等级赋分制跟选科了。其中等级赋分制、专业选择范围等因素,让众多的选科组合顺势诞生出热门选科组合以及冷门组合。相信很多人都比较关心传统文科组合“政史地”在赋分制中的情况,本篇将从两种新高考模式的角度说说纯文科赋分高是真的吗?赋分对文科有什么影响?一、在新高考“3+1+2”模式下实行新高考“3+1+2”模
2024年新高考赋分表2024年新高考赋分表如下:根据新高考赋分制度,考生在各科目考试中取得的成绩将分为四个等级:A、B、C和D。其中,A等级是最高等级,考生获得A等级的成绩将获得5分的赋分;B等级是次高等级,考生获得B等级的成绩将获得4分的赋分;C等级是中等级,考生获得C等级的成绩将获得3分的赋分;D等级是低等级,考生获得D等级的成绩将获得2分的赋分。2023年是新高考赋
高考新政:文科生也要考物理了,是真的吗?2023年高考文科考试科目包括:文科综合(政治、历史、地理)和理科综合(物理、化学、生物)。新高考推行之后,第三批实行新高考改革的省市采用的是“3+1+2”的选科模式。据统计,该模式下共有12种选科组合方式,考生可根据自身学习优势进行组合。“3”指的是:语文、数学、外语,这三门科目考试参加统一高考,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以原始成绩
新高考总分是赋分后的吗新高考总分是赋分后。高考分数线是赋分后,新高考规定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科目同时设等级性考试,成绩按等级赋分,6个科目卷面分满分都为100分,它是按照分数排名的百分比而非卷面分数来计算成绩的一种方法。新高考等级赋分就是作为一种相对性评价制度,等级赋分是根据某一考生在考生群体中的相对位置来对其进行评价。新高考等级分是按统一规则,
赋分是文理混合排名吗赋分是文理混合排名。新高考改革后,选考科目采用等级赋分,等级赋分就是根据考生的排名赋分,而不是卷面原始分。其中3+3模式高考省份,第1个3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考科目,采用原始分,第2个3为选考科目,采用等级赋分;3+1+2模式高考省份,3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考科目,采用原始分,1为物理或历史,也采用原始分,2为另外两门选考科目,采用等级赋分。因
大多数人都说高中选文科没有多少前途,真的是这样吗?这个大多数人说的问题我认为其实不是这样,因为问题中的“前途”一说,我以为偏重于了对个人前途的考量。因为按时下现状看,从文的必须注重于关系,从理的注重于凭本事吃饭,有了本事,关系一般也有饭吃。如果从国家前途考量,则不管从文从理都有用武之地,都有前途,国家都需要。这就有了重理轻文之嫌。理科的确能干出实绩,为国家作出贡献,可以兴邦。但是
新高考纯文科组合真的惨吗如何选科更合理新高考省份的考生,还是不太建议报考纯文科的组合。虽然相对考试难度不大,复习起来会相对简单。但是专业覆盖率低,报考竞争是十分激烈的,等级赋分优势不大。新高考纯文科组合好吗新高考选科模式本身就是为了让当下考生做到均衡发展,如果考生选择纯文科的组合,就要做好未来报考专业覆盖率低、竞争激烈的准备。以3+1+2模式新高考为例,如果选科为政史地,
2024年高考取消是真的吗2024年高考取消不是真的。目前大学毕业生的概率在逐渐增加,这主要是由于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留在家里的风险逐渐增加,人力资源的指标领导不断对中学教育积分政策进行调整,学生提前进入社会,以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造成的劳动力短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更加重视教育问题,毕竟教育作为国家经济增长的基础,其基础建设与教育息息相关,九年义务阶段的存在,家长更关心的
2023-12-20 10:02:39
2023-12-21 20:34:51
2023-12-21 01:20:20
2023-12-12 19:48:16
2024-01-12 04:50:47
2024-01-08 01:0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