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30 23:13:26 | 飞卢网
艺术生 是很多人升学的一种常见方式,但随着新高考的来临,艺术生们正面临着更多更复杂的问题。其中,新高考艺术生如何选科和高考美术生如何六选三是众多考生较为关心的问题。本期,我将为大家一一解答。
一、新高考艺术生如何选科?
1、选科建议:
在高考中,艺术生与普通考生的考试差别较大。两者在复习时间、考试成绩、招生录取等多方面都具有较大差异性,因此艺术生的选科更要特别注意。
推荐: 历史+政治+地理,历史+政治+生物,历史+地理+生物、政治+地理+生物(即除物理、化学以外的选科组合)
理由: 艺术生的文化课复习时间往往十分紧张,而基础和普通学生相比,又相对较弱。所以相比于难度要求更高,需要更强逻辑连贯性的理科组合,以上推荐的这四种组合都偏文科属性,且由于没有物理、化学两科,将大大减少了学习难度,使得学生在短期内更容易得分。
2、其他两个重要因素:
前面给出了多个选科组合的参考范围,而具体该选择哪种科目组合,考生应重点结合以下两点进行考虑。
1)学科优势(排名)
一般来说,高校对艺术生的文化成绩要求都远低于普通学生,更看中的是学生的术科(专业课)成绩。因此,艺术生们的文化成绩水平往往也较有限,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最好选择个人有排名优势的学科,争取获得更多的赋分,这一点非常重要。
2)兴趣
当然,兴趣也是考生选考时参考的重要因素之一,考生要尽可能地选择令自己舒服的科目。
二、高考美术生如何六选三?
目前,艺术生一般分为 设计学类、美术学类、艺术史论 三种,而美术生则是其中人们最为熟悉的一种。那么,美术生如何六选三好呢?
比如,下面为2019年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的本科美术生录取分数要求:
可见,即使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这样的顶级美术殿堂,对美术生的文化成绩要求也仅止步一本线左右—— 高校对美术生的文 化成绩限制相对来说并不算高 。而由于各地美术生选科的基本思路都大同小异,这里便以浙江省美术生为例给出一些参考信息,仅供参考。
选科参考:
1、关键:选自己学科排名有优势的。
2、政治,历史,背了不一定拿分,但不背绝对没分;
3、地理,虽然是文科,但偏理,近两年浙江等地区对地图能力考察加大;
4、生物,在浙江等地的特点是学考比选考难度大;
5、物理、化学,艺术生基本很少有选考的,学霸都少;
6、生物、地理是全国多地的热门选科,报考人数众多,且在上海等地区,是可以在高二就选考的,能空出更多时间用于其他学习;
7、技术(仅浙江),热门选科,题型难度飘忽不定,但据以往很多学生反映,赋分容易。
三、新高考下“艺考不易考”
高考改革 后,对于艺术生们来说,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高考难度。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来看看新旧高考中 艺术生文化考试 的对比。
旧高考: 只有文、理两种文化考试,且选文科的艺术生更为普遍,所以艺术生的文化考试一般与艺术生间同类竞争较多。
新高考: 高考改革后,学生选择更自由,部分艺术生的常考科目中混入了更多实力强劲的普通考生,导致这些科目竞争变得更为激烈。即使是与以往同样的分数,但排名一般将更低,赋分也就更为艰难。所以说新高考后,艺考变得更为艰难。
美术生一般不要求科目,选自己擅长的三门就行了,建议两文带一理,文科到后面相对来说比较容易提升,如果自己有优势科目以优势科目为主比较有把握。
本人老牌文科生,很多学校会传统型的将艺考生划为“文科”范畴,或者会觉得艺考生能够快速的通过“记忆”获得相对过关的分数,来考取理想的学校,其实这并不是绝对的。
学科水平,学科兴趣的确因人而异,未必传统文科组合“政史地”之类就更容易拿高分,或者说过关,如果你对物理,化学,地理感兴趣,为何不尝试呢?且艺术生本来就是单独话划线(学科),没必要随大流。
如果你没有把握,或者纠结,可以用下专业测评小程序,AI选科,即可获得大数据背景下的推荐方案和个人分析,效果还可以。
第一点:中央美术学院各专业对美术生的选课要求,就可以看出,美术类大学很“务实”,重点放在对考生专业的要求,而对于文化课,不提科目要求,或者要求比较宽泛,这有利于美术生选择自己最有优势的学科参加高考。
第二点:新的高考改革方案要实行文理不分科,高考科目改为3+3,艺术类考生同样要参加文化课考试,文化课考试科目仍然要与普通考生相同,所以专业课必须修,文化课也不能落下。
第三点:新高考下,美术考试不再是一条“捷径”,不再是因为成绩不好而选择学美术,而是为了爱好和更好的就业而选择美术,而且新高考增加了美术生考名校的难度!同样是因为赋分的原因,所以美术生即便考的成绩还不错,也可能上不了高分了。
新高考美术生选科方法如下:
一、美术生选科
1、物理+化学+地理 飞卢网
其实这个组合的覆盖面要比物化生稍广,因为文理专业都有的选。地理学科虽然在新高考改革之前,属于文科组合里的一个学科,但其实地理学科需要很多的理科思维,而且需要一定的数学知识和思维。物化地三科搭配的话,也能够形成一定的学科知识支撑.更容易让人接受,相比较用物化两个科目去组合其他科目要明智的多。
2、地理+化学+生物
在还没有分文理科的时候,很多文科生都苦恼:地理应该规划为理科,但实际上地理的思维逻辑性没有理科强,和文科比起来答案又比较明确。但是不管地理是文是理,该组合没有了大家惧怕的物理,而且对比起以上两个思维逻辑性太强的组合,这个组合更适合想报考偏理专业的文科生。
二、美术生选科组合推荐
1、美术生可以选科历史+政治+化学
优势:历史和政治之间学科关联性较强,能相互促进。化学比较难学,所以该组合报考的人数不会太多,竞争压力一般。劣势:两文一理组合,学科间差别较大,需要学生灵活调整学习思维。未来选化学的人会激增,想拿高分不容易。搭配化学,对专业选择作用基本可以忽略。
2、美术生可以选科历史+政治+生物
优势:历史和政治之间学科关联性较强,能相互促进。生物在偏理科目中相对比较容易,也是很多文科强理科弱的学生的选择。劣势:文科学霸聚集,未来能报考的专业还是以人文社科为主,理科可报专业极少。
以上,就是飞卢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新高考艺术生如何选科?美术生如何六选三?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我是美术特长生~选文科好还是理科好建议选文科要好些。理由如下:1、美术一般大学考的就是艺术设计专业,而艺术设计专业基本上都是发的文学学士学位。2、便于复习,我们当初学美术,比普通学生学习时间少,而且还因为学美术而错过了课堂的课程,文科大部分都是背诵的知识,即使缺课也无关紧要,以后再补回来就行了,理科就不行,要是缺一节课,老师讲的那些题,那些例子和解题办法就不知道,自己再去琢磨或
2023福建高考科目顺序表2023福建高考科目顺序表:2023年6月7日-9日。6月7日:9:00至11:30为语文,15:00至17:00为数学。6月8日:9:00至10:15为物理/历史,15:00至17:00为外语。6月9日:8:30至9:45为化学,11:00至12:15为地理,17:00至18:15为生物。语文科目考试时长为150分钟,数学、外语科目考试时长均为
2024年新高考中医学选科要求2024年新高考中医学选科要求介绍如下:2024中医学专业选科要求:通常要求选考物理、化学,部分大学要求选考物理、生物才能报考。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部分大学中医学专业选科要求,供大家参考。如有变动,以学校最新公布的选科要求为准。2024年新高考中医学选科要求考生若想填报与医学相关的专业(非中医学),首选科目必须是物理,再选科目一般是化学、
新高考选科我该如何选择?选科的基本方法:知己知彼。新高考的选科取向总的来说,有三种:“选我所爱”、“尽我所能”、“考上大学”。“选我所爱”主要从自己的爱好出发,这是最好的选择。但也有极少数的同学,可能面临“我喜欢数学,但数学成绩上不去”的困境。“尽我所能”主要从自己的优势学科出发,分数上占优势,可挑选的院校专业组范围更广,但也有少部分同学面临“我地理学科考得很好
新高考模式下,考生该如何选择选考科目新高考选科让考生的选择权变大,也可以提早锻炼学生规划学科的意识。虽说学科之间的选择性很多,但万变不离其宗的是我们选专业首先还是要结合自己将来的职业方向和兴趣爱好。明确了职业方向,就可以很快找到对应的专业,进而确定最后要报考的选考科目。比如,如果将来想从事电子、机械类专业,那么高考科目就必须选考物理。如果将来选择医药、化工等专业,那么高考科目必须选考化学。
美术生如何填报高考志愿作为一个大四的学姐,我来给大家说一下我们美术生如何填报高考志愿。1.如何填报1、了解批次美术生志愿批次2、分析成绩构成,确定能选择的学校层次3、了解专业,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4、分析招生人数变化,确认位次的对应5、圈定填报范围,抓住新招院校机会6、志愿筛选,根据学科、学科、专业调整顺序7、做好冲稳保的策略2.美术生是什么美术生亦称美术特
2025高考新政策2025高考新政策如下:2025年高考改革最新方案实行“3+1+2”模式。“3”即统一高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1”和“2”为选择性考试科目,其中“1”指从物理或历史科目中选择1门首选科目,“2”指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中选择2门再选科目。据介绍,“3”即统一高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1”和“2”为选择性考试科目,其中“1”指从物理或历
新高考改革下,高中生应该如何选择选考科目虽然已经看过这么多的政策分析,听过这么多选科案例,究竟如何选择科目组合才是对孩子最好的选择,这对很多家长来说,还是一个世界难题!每个家长都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当新高考旗下的“小白鼠”,用3年的努力,却换得一个限制报考的结果。为了帮助家长从根本上解决新高考政策下的这一系列的问题,知涯升学决定拿出干货,“手把手”教大家如何选科!只要跟着下面
2023-12-23 10:08:48
2023-12-21 20:34:51
2023-12-21 01:20:20
2023-12-12 19:48:16
2024-01-15 05:34:42
2024-01-12 04:5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