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27 17:03:11 | 飞卢网
四川大学现在有3个校区,分别为:望江校区、华西校区和江安校区。
拓展资料:
1. 四川大学望江校区
①地址:成都市一环路南一段24号 。
②邮编:610065 。
③简介:四川大学望江校区为川大校本部,占地3000多亩,主要为四川大学大三、大四及硕、 博士研究生 同学学习的地方,望江校区位于成都市一环路上,分设东西南北四个门,交通方便,地理位置优越。
2. 四川大学华西校区
①地址:成都市人民南路三段17号。
②邮编:610041。
③简介:四川大学是教育部直属 全国重点大学 ,是国家布局在中国西部的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大学。学校现任党委书记 王建国 、校长谢和平。 飞卢网
3. 四川大学江安校区
①地址:成都市 双流县 川大路。
②邮编:610207。
③简介:四川大学江安校区为川大的本科教育基地,主要为四川大学大一、大二同学学习的地方,校区总占地3000亩,另有教师住宅区240余亩。校区地处成都市双流航空港经济开发区。
4. 四川大学简称“川大”,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是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 985工程 ”、“ 211工程 ”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入选“2011计划”、“珠峰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拥有研究生院和研究生自主划线资格。
5. 四川大学由原四川大学、原成都科技大学、原 华西医科大学 三所全国重点大学经过两次合并而成。原四川大学起始于1896年四川总督鹿传霖奉 光绪 特旨创办的四川中西学堂,是 西南地区 最早的近代高等学校;原成都科技大学是新中国院系调整时组建的第一批多科型工科院校;原华西医科大学源于1910年由西方基督教会组织在成都创办的 华西协合大学 ,是西南地区最早的西式大学和中国最早培养研究生的大学之一。1994年,原四川大学和原成都科技大学合并为 四川联合大学 ,1998年更名为四川大学。2000年,四川大学与原华西医科大学合并,组建了新的四川大学。
6. 国家重点实验室: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口腔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7.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生物治疗转化医学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8.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生物医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烟气脱硫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9. 国家工程实验室:制革清洁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环保型高分子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口腔再生医学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能源植物生物燃油制备及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10. 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视觉合成图形图像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
11. 其他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国家空管自动化系统技术重点实验室
12.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皮革化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辐射物理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绿色化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靶向药物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出生缺陷与相关妇儿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先进特种材料及制备加工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B类)、高能密度物理及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B类)、能源工程安全与灾害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3. 据2015年12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2003年以来,学校每年在国际中国国内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总数和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均居全国高校前10位。根据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公布的数据,2006年该校在国际中国国内共发表论文6395篇,全国排名第9位;中国国内统计源期刊论文4338篇,全国排名第6位;SCI收录总数1066篇,全国高校排名第12位(2005年第14位)。
14. 四川大学2005-2014年国际论文累计被引用22683篇(2013年为13845篇),共计167377次(2013年为125756次),篇数列全国高校第6位,次数列第9位;SCI学科影响因子前1/10的期刊论文504篇,占全部论文的13.82%,在全国高校排名中列第9位;“表现不俗论文”(其被引用次数高于该学科国际平均线的论文)1516篇,占全部论文的41.57%,较2013年上升7.06个百分点,在全国高校排名中列第7位,较2013年上升2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表现不俗”论文数在全国医疗机构中排名第1位。华西口腔医院“表现不俗”论文数在全国口腔医学领域排名第1位。
四川二本公办大学排名及分数线如下:
1、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位于四川省成都市,由中国气象局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建,入选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四川2011计划、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为国际CDIO组织正式成员。
2、成都大学。成都大学是四川省和成都市共建的综合性大学、成都市重点建设大学,是教育部国防教育特色高校、四川省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入选教育部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四川2011计划、四川省卓越教师教育培养计划、四川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3、西华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是四川省属重点大学,四川省第一所师范类高等学府和全国首批学士、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四川省首批免费师范生培养实施高校,四川省首个四川省优秀大学生选调基地,是四川省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
4、西华大学。西华大学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支持高校,入选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联盟成员,是一所工、理、管、法、经、艺、文、教、农、医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四川省属综合性大学。
5、西南科技大学。学校是四川省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定点联系高校之一,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四川省“双一流”建设计划、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双万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四川省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四川省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四川2011计划。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成都大学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西华师范大学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西华大学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西南科技大学
成都医学院护理学专业怎么样 最近有同学在咨询成都医学院怎么样,好不好呢?格尔卫校网的小编专门收集整理了一些关于成都医学院护理学专业的相关信息,下面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该校护理系到底是怎么样的呢,希望以下内容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成都医学院前身为第三军医大学成都军医学院,建校于1947年。2004年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学校整体移交四川省管理,更名为成都医学院,是一所集教学、科研
成都医学院王牌专业有哪些、各专业排名情况怎样 高考填报志愿时,成都医学院王牌专业有哪些、各专业排名情况怎样是广大考生和家长朋友们十分关心的问题,以下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成都医学院王牌专业名单以及根据本校学长学姐推荐人数多少整理出的比较好的专业排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一、成都医学院王牌专业名单2019年度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临床医学(临床医学院)、预防医学(
成都医学院2023年招生计划及招生统计(含专业招生)高考志愿填报前,家长和考生必须要提前了解意向学校的招生计划和专业,2023年的成都医学院招生计划和人数暂未公布,下面是成都医学院2022年招生计划和招生人数统计,可供2023级考生参考。一、成都医学院在四川的招生计划1、成都医学院药学专业在四川2022年高考理科招生计划人数为145人;2、成都医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在四川2022年高考
广州哪间医院看骨科好骨科患者来广州看病时一定要找当地正规医院,以下是我自己根据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骨科的公立医院排名情况,希望对大家在选择医疗机构的时候有所帮助:第一梯级骨科排名1、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骨科中心)医院等级:三级甲等;类别:综合医院;地址:广州市白云区新市新街79号之一、之二2、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中心)医院等级:
四川省二本医科大学排名四川省二本医科大学排名为成都中医药大学、西南医科大学、成都医学院、川北医学院、眉山药科职业学院。1、成都中医药大学(ChengduUniversityofTCM),简称“成中医(CDUTCM)”,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是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入选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2、西南医科大
一、北京大学和成都医学院哪个好1、北京大学和成都医学院各自创办时间对比,分别为1898年和1947年。2、北京大学隶属关系是教育部,成都医学院隶属关系是四川省教育厅。3、北京大学是在北京,成都医学院是在四川。4、北京大学是公办,成都医学院是公办。5、北京大学是本科,成都医学院是本科。6、北京大学是211,985,成都医学院是非211非985。二、北京大学和成都医学院近三年录取分数线北京大学20
成都中医药大学专业哪个好?国家特色专业:中药学、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临床医学、护理学、藏医学教育部“卓越工程人才”计划专业(1个):制药工程四川省级特色专业(7门):中医学、中药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结合、中医五官科学、中医妇科学、藏医学成都中医药大学有哪些好专业药学院里面当然是基地班(重本),其次是中药学专业,莫看制药工程的收分在二本类专业最高,但是名字好听前景却不怎么
成都大学排名前十的学校有哪些成都市大学排名前10强的学校如下: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石油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南民族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四川大学学科概况:截至2022年1月,学校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9个,专业学位授权点38个,博士后流动站39个。国家重点学科46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4个,
2023-12-18 13:32:30
2023-12-23 10:08:48
2023-08-30 02:40:06
2023-12-21 20:34:51
2023-12-21 01:20:20
2023-12-13 11:5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