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动态 > 正文

江苏的二本大学有哪些学校

2024-05-29 06:22:02 | 飞卢网

今天飞卢网小编整理了江苏的二本大学有哪些学校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江苏的二本大学有哪些学校

江苏的二本大学有哪些学校

江苏共有32所二本大学,名单分别为河海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解放军理工大学、扬州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江苏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具体完整二本大学名单见下表。

江苏二本院校名单一览表
排名 院校名称 总分 类型 所在地 批次
1 河海大学 65.22 理工类 江苏 本科二批
2 南京师范大学 65.02 师范类 江苏 本科二批
3 苏州大学 64.21 综合类 江苏 本科二批
4 解放军理工大学 64.09 军事类 江苏 本科二批
5 扬州大学 63.02 综合类 江苏 本科二批
6 南京工业大学 62.78 理工类 江苏 本科二批
7 江苏大学 62.64 综合类 江苏 本科二批
8 南京邮电大学 62.39 理工类 江苏 本科二批
9 南京医科大学 62.03 医药类 江苏 本科二批
10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61.85 理工类 江苏 本科二批
11 南京林业大学 61.82 林业类 江苏 本科二批
12 南京中医药大学 61.62 医药类 江苏 本科二批
13 江苏师范大学 61.57 师范类 江苏 本科二批
14 南通大学 61.15 综合类 江苏 本科二批
15 南京财经大学 60.97 财经类 江苏 本科二批
16 江苏科技大学 60.94 理工类 江苏 本科二批
17 常州大学 60.84 理工类 江苏 本科二批
18 南京审计大学 60.67 财经类 江苏 本科二批
19 南京工程学院 60.66 理工类 江苏 本科二批
20 苏州科技大学 60.63 理工类 江苏 本科二批
21 徐州医科大学 60.6 医药类 江苏 本科二批
22 江苏理工学院 60.54 理工类 江苏 本科二批
23 盐城工学院 60.5 理工类 江苏 本科二批
24 盐城师范学院 60.49 师范类 江苏 本科二批
25 金陵科技学院 60.48 理工类 江苏 本科二批
26 淮阴师范学院 60.45 师范类 江

江苏的二本大学有哪些学校

苏州有哪些二本大学

苏州是江苏省 地级市 , 苏州的二本大学有很多,如: 常熟理工学院 、昆山杜克大学、苏州大学正文学院、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 西交利物浦大学 等。扩展资料苏州也叫作姑苏,是江苏省地级市,为中国长江三角洲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苏州的二本大学有很多,常见的包括: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西交利物浦大学、昆山杜克大学、 苏州大学文正学院 、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常熟理工学院、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等。苏州出来有二本本科学院外,还具有多所世界一流学科建筑高校以及军队重点学院,如苏州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昆山教学点等。

江苏的二本大学有哪些学校

二本文科有哪些好师范学校

飞卢网(https://www.flxed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二本文科有哪些好师范学校的相关内容。

1、沈阳师范大学

沈阳师范大学位于辽宁,学校的老师都很负责任,水平也比较高。总体来说师范专业的口碑还是很不错的,近些年的发展趋势逐渐向好。占地面积很大,学校的配套设施也很齐全,食堂还能提供线上订餐,很方便。因为 地理位置 的缘故,报考难度不算很大,但实力还是很靠谱的。师资力量比较好,学习氛围也很浓厚。

2、湖北师范大学

湖北师范大学位于 湖北省黄石市 ,是一所以 人文学科 、社会学科、理学、工学为重点,以教师教育为特色,以服务 基础教育 为主体的省属综合性重点师范类本科院校,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3、贵州师范大学

贵州师范大学位于贵州,贵州地区并不算是热门报考地区,相反地理位置并不占据优势。但贵州师范大学在省内的认可度很高。学校在大学城里面的位置算是比较好的,交通也很方便,周边娱乐也很丰富,老师也很尽职尽责。在贵州除了贵州大学之外,贵州师范大学的排名都是很靠前的。

4、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位于 江西省南昌市 ,是公办多科性本科院校,入选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为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江西省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江西省职教师资培养培训中心、江西省教师 资格面试 直属考点管理办公室,是江西省政府奖学金和 孔子学院 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
飞卢网

5、伊犁师范大学

伊犁师范大学位于 新疆伊宁市 ,是一所隶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管理的普通高等师范学校,为教育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江苏省共建院校。学校前身是1948年成立的新疆省立伊犁专科学校。1953年更名为伊犁师范学校。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沈阳师范大学 、 百度百科-湖北师范大学 、 百度百科-贵州师范大学 、 百度百科-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 百度百科-伊犁师范大学

以上就是飞卢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江苏的二本大学有哪些学校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飞卢网:www.flxedu.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标签: 二本大学
与“江苏的二本大学有哪些学校”相关推荐
江苏的老本二有哪些? 江苏比较好的本二学校有哪些
江苏的老本二有哪些? 江苏比较好的本二学校有哪些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是本一还是本二二本。某大学在某省是第一批次招生的话,通常认为该大学是一本大学,在第二批次招生的话,通常认为该大学是二本大学,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在江苏是第二批次本科招生,所以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是二本大学。江苏第二师范学院,简称江苏二师,坐落于江苏省南京市,学校有石湫、草场门2个校区,占地面积近1340亩;设有14个二级学院,开办32个本科专业。江苏的老本二有哪些?江

2024-04-20 11:42:07
江苏有哪些好的本二学校?
江苏有哪些好的本二学校?

江苏有哪些好的本二学校?在江苏,寻找优质的本二学校,如今的分类体系已有所不同。随着2021年本二批次的取消,江苏将本科和专科划分为两个批次,原有的本二概念已逐渐淡化。尽管如此,以下信息仍可作为参考,但需考生自行判断。虽然一些传统的本二学校在近年来已被提升为本一,但在当前批次中,仍有众多优秀的公立和民办本科院校。其中,公办高校如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金陵科技学院、南京晓庄学院(

2024-08-10 19:23:36
江苏的二本院校有哪些?
江苏的二本院校有哪些?

江苏的二本院校有哪些?江苏理工学院、盐城工学院、盐城师范学院、金陵科技学院、淮阴师范学院、淮海工学院、南京晓庄学院常州工学院、常熟理工学院  等。1、江苏理工学院(JiangsuUniversityofTechnology)坐落在江南历史文化古城、美丽富饶的长三角腹地——江苏省常州市。学校创建于1984年,是以工为主,理、经、管、艺、教、文、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鲜明特色的省属普通

2024-04-10 17:15:24
江苏有哪些本二学校
江苏有哪些本二学校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是本一还是本二二本。某大学在某省是第一批次招生的话,通常认为该大学是一本大学,在第二批次招生的话,通常认为该大学是二本大学,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在江苏是第二批次本科招生,所以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是二本大学。江苏第二师范学院,简称江苏二师,坐落于江苏省南京市,学校有石湫、草场门2个校区,占地面积近1340亩;设有14个二级学院,开办32个本科专业。江苏有哪些本二学校

2024-09-13 10:29:23
江苏二本学校有哪些
江苏二本学校有哪些

江苏二本学校有哪些江苏二本学校有以下这些:1.南京审计大学2.南京晓庄学院3.江苏第二师范学院4.江苏理工学院接下来详细介绍部分学校:南京审计大学,作为一所财经类院校,以其审计专业为特色。学校教学质量高,师资力量雄厚,毕业生的就业率也很高。此外,南京审计大学在国内外都有较高的声誉。是国内二本财经类院校中的佼佼者。除了审计专业外,会计、金融

2024-11-06 23:34:15
江苏省的二本大学有哪些
江苏省的二本大学有哪些

江苏省的二本大学有哪些江苏省的二本大学涵盖了多元化的教育领域,其中包括南京邮电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等理工类院校,以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综合性大学。南京工程学院、南京晓庄学院、金陵科技学院等教育机构也在此列,注重应用型人才培养。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江苏警官学院、江苏理工学院、江苏海洋大学等学院,强调师范教育和公安、理工领域的专业培养。常州工学院、淮阴师范学院、淮阴工学院、盐城师范学院

2024-09-28 18:34:14
江苏省二本有哪些学校
江苏省二本有哪些学校

江苏省二本有哪些学校江苏省二本学校有以下几所:1.苏州大学江苏省内有一批优秀的二本学校,其中苏州大学是较为知名的一所。它位于苏州市,是该地区的重要高等学府之一。苏州大学在多个学科领域都有深厚的学术积淀和优秀的教育资源。2.南京审计大学南京审计大学是江苏省内另一所二本学校。该校在财经、审计等领域具有较高的声誉,为江苏省乃至全国培养了大量的专业人才。

2024-06-18 13:48:36
江苏好二本大学有哪些学校
江苏好二本大学有哪些学校

江苏好二本大学有哪些学校江苏最好的二本大学有:江苏理工学院、盐城工学院、盐城师范学院、金陵科技学院、淮阴师范学院、徐州工程学院、淮海工学院、南京晓庄学坦此院、常州工学院、常熟理工学院等。部分院校介绍:1、盐城师范学院:盐城师范学院是江苏省属高等师范本科院校,坐落在江苏沿海开放城市盐城市,入选数据中国“百校工程”产逗羡教融合项目、教育部“新工科”研

2024-11-01 14:2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