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动态 > 正文

高职扩招该怎么报考呢?

2024-06-01 21:55:10 | 飞卢网

今天飞卢网小编整理了高职扩招该怎么报考呢?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帮助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高职扩招该怎么报考呢?

打印高考准考证截止时间

打印高考准考证截止时间是高考最后一天。

2023高考打印准考证截止时间应该是考前最后一天,具体以各地官方发布的通知为准。需要注意的是,每个省份的打印准考证时间可能会有所不同,考生们需及时关注当地教育局的官方通知。同时,考生也可通过各省教育招生考试院网站,了解相关信息的发布和更新。

总之,2023年高考准考证的打印时间和截止时间对于考生来说都非常重要,准确把握这些时间点,合理安排好准备时间,将有助于提高考试成功率。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Nationwide Unified Examination for Admissions to General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简称“高考”,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教育部要求各省(区、市)考试科目名称与全国统考科目名称相同的必须与全国统考时间安排一致。

参加考试的对象一般是全日制普通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招生分理工农医(含体育)、文史(含外语和艺术)两大类。普通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照招生章程计划和扩招,德智体美劳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高考的意义:

第一,通过高考可以考上理想大学和喜欢的专业,为今后找工作就业奠定坚实基础,这是高考最大的意义。众所周知,高考是人生的第一场考试,也是决定今后发展轨迹的重要考试,通过高考的选拔可以被各大高校录取,也可以选择喜爱的专业。

第二,通过高考能够检验自己以往的学习成效,为今后的学习发展打下基础,这也是高考的直接意义所在。通过高考的检验,也是今后学习的基本前提。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现在各大高校他们所开设的专业已经十分细,社会分工也非常细。

第三,高考是包括绝大多数人在内,通向成功彼岸的唯一途径,也是穷苦人家走上辉煌腾达道路的唯一道路,所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高考的意义就在于决定了今后的人生发展方向。

高职扩招该怎么报考呢?

高职扩招该怎么报考呢?

先资格审查:
要先到户籍所在招生办或工作地所在招生办,申请报名资格,填写申请表;
携带身份证、户口本、学历证明、劳动合同(非本地户籍考生,半年以上)、在职证明,原件一套,复印件1套,前往教育部门做学历审查;
学历审核通过以后,在职员工由单位审核签章,
退伍军人携带退伍证明到退役军人事务部审核签章,
下岗失业人员需携带劳动解除合同先去当地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和劳动局办理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证明,确认身份审核签章,
农民工和新型农民到地方派出所开局证明,村委盖章审核,必须是农业户口
以上都审核签章结束,前往招考院进行资格审核,相对简单,把资料原样带齐,重新复印一套即可,经审核通过,进行信息采集,对着镜头拍个照片,照片的用处是学信网入学照片,信息采集完会下发报名条。
领到报名条后,报名条下方有具体的报名链接
报名流程:
资料补充齐全,通过官网缴纳费用,不接收微信、支付宝,只能通过网上银行支付,支付成功后,返回招考院,打印确认表,并签名
签订之后,就是最重要的环节了,报名学校和专业
打印准考证,每个学校每个专业都要在网上预约专业考试时间,一般都是在2天之内,所有的考试完成。

高职扩招该怎么报考呢?

往届的高职扩招录取通知书上的开学时间是几月

飞卢网(https://www.flxed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往届的高职扩招录取通知书上的开学时间是几月的相关内容。

往届的高职扩招录取通知书上的开学时间是10月份,以实际院校的通知为准。 飞卢网

具有高中阶段学历或同等学力(初中毕业满三年以上)的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和未参加今年高考报名的应往届高中、中职毕业生,参加报名人员须具有本省户籍或在甘务工(需提供6个月以上劳动合同证明)。

鼓励企事业单位职工、乡村干部报考。有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高校在校生;或已被高等学校录取并被保留入学资格的学生;高级中等教育学校非应届毕业的在校生;

扩展资料:

高职扩招录取介绍如下:

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非应届毕业年份以弄虚作假手段报名并违规参加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包括全国统考、省级统考和高校单独组织的招生考试,以下简称高校招生考试)的应届毕业生;

第一次报名的考生于8月15日登录系统打印准考证,第二次报名的考生于11月15日登录系统打印准考证。2019年普通高校招生未录取且有意参加本次扩招考试的考生可在第二次报名时登录高职扩招系统进行填报。

参考资料来源: 人民网-今年高职扩招 你报名了吗?

参考资料来源: 人民网-今年江西省高职院校扩招4.36万人

以上,就是飞卢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职扩招该怎么报考呢?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飞卢网:www.flxedu.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高职扩招该怎么报考呢?”相关推荐
高职扩招怎么报名?
高职扩招怎么报名?

往届的高职扩招录取通知书上的开学时间是几月往届的高职扩招录取通知书上的开学时间是10月份,以实际院校的通知为准。具有高中阶段学历或同等学力(初中毕业满三年以上)的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和未参加今年高考报名的应往届高中、中职毕业生,参加报名人员须具有本省户籍或在甘务工(需提供6个月以上劳动合同证明)。鼓励企事业单位职工、乡村干部报考。有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高校在校

2024-08-10 02:02:48
需要报考高职扩招,农民工证明怎么开?以什么格式呢?
需要报考高职扩招,农民工证明怎么开?以什么格式呢?

需要报考高职扩招,农民工证明怎么开?以什么格式呢?您好,很高兴为您回答,关于2020年云南省高职扩招希望以下回答可以帮助到您!符合下列条件的考生,可以申请报名:1.符合2020年普通高考报名条件,具有云南户籍或云南省居住证。2.应(往)届普通高中毕业生、应(往)届中职毕业生和高中同等学力人员(含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高素质农民、基层农技人员和企业在职员工等),高中同等学

2024-11-28 17:41:36
高职高考应该怎么报名
高职高考应该怎么报名

2024河南单招报考流程2024河南单招报考流程如下:完成报名;3月初单招政策发布;3月中旬发布招生章程;单招填报志愿;单招录取。第一步:完成报名一:户籍、学籍等信息是报名时是必须核验的重要信息,请考生提前核实,确保准确。二:报名时须采集考生正式有效二代居民身份证信息,如身份证遗失或即将超过有效期限的,应尽快办理新的身份证。三:对口招生和专升本考生报名信息

2023-12-23 13:51:59
高考报志愿应该怎么选择专业呢?
高考报志愿应该怎么选择专业呢?

高考专业介绍高考是每个人朝着自己理想大学和职业方向努力的重要一步。在填报志愿时,专业选择是一个需要考虑周全的问题。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几个常见专业及其就业前景与发展方向。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计算机行业也在蓬勃发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注重学生对计算机系统和软件开发的全面学习,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和算法设计能力。毕业后可在互联网、金融、电商等不同领域从

2024-06-19 10:04:32
志愿扩招和缩招怎么报
志愿扩招和缩招怎么报

【招生计划】北京2023招生计划总体分析报告(含扩招专业、缩招专业、新增专业等)高考志愿规划师报考必备北京市2023年招生计划数据显示,总招生计划数为34323,相比于2022年的29005,增加了5318,增长率达到18.33%。其中,本科计划总数为34323,包含28833的本科公办计划和5366的本科民办计划。985院校总计划数为3057,增长了52,增长率为1.73%,211院校总计

2025-01-09 18:24:44
上海高职扩招网上报名时间超过了怎么办?
上海高职扩招网上报名时间超过了怎么办?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20年高校专项计划招生简章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关于做好2020年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工作的通知》(教学司〔2020〕1号)的文件精神,进一步提高农村学生的入学比例,2020年我校继续开展“高校专项计划”招生工作,招收勤奋好学、成绩优秀的农村户籍学生。一、招生对象及条件招生对象:招收边远、贫困、民族等

2024-07-28 03:10:05
艺术生高考志愿该怎么进行填报呢?
艺术生高考志愿该怎么进行填报呢?

美术考生怎样报考高考志愿美术考生报考高考志愿时,首先需要了解各大院校的招生政策和录取要求,明确自己的艺术方向和兴趣,然后根据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文化成绩,合理填报志愿。在报考高考志愿前,美术考生应该充分了解各大院校的招生政策和录取要求。不同院校的招生政策会有所不同,有些院校可能更注重考生的专业水平,而有些院校则更注重考生的文化成绩。此外,还需要了解各个院校的专业设置、师资力量、教学资源等方

2024-06-19 21:35:39
高职扩招和高职高考的区别(怎样参加高考)
高职扩招和高职高考的区别(怎样参加高考)

高职扩招和高职高考的区别这两种招生的区别是招生对象不同、报考流程不同、考试内容不同。1、招生对象不同:高职扩招主要面向普通高中和中职毕业生,不包括应届在校生。高职高考符合普通高考报名条件的中职应往届生。2、报考流程不同:高职高考:报名、考试、成绩公布、志愿填报、投档录取。高职扩招:高考报名、志愿填报、考核、录取。3、考试内容不同:高职高考是文化课考试(语数英)+专业技能课程考

2024-12-28 04:2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