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动态 > 正文

如何看待高考加分?

2024-06-02 22:29:27 | 飞卢网

如何看待高考加分?很多朋友对这方面很关心,飞卢网整理了相关文章,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如何看待高考加分?

2023年高考特长生加分政策会有何变化?

随着高考竞争的日益激烈,特长生加分政策已经成为许多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手段之一。2023年,特长生加分政策可能会有一些新的变化和调整,以下是可能的情况:

  • 加分范围扩大:除了传统的音乐、美术、体育等项目外,可能会增加更多的特长类别,如科技、文学、社会公益等领域。这样可以更好地发掘学生的潜力和特长,同时也可以促进社会的多元化发展。

  • 加分标准更加细化:为了避免一些学生通过虚假材料来获得特长生加分,可能会对加分标准进行更加细化和严格的审核。例如,对于某些技术类特长,可能会要求学生提供相关的证书或实践经验,以证明其真正的水平和能力。

  • 加分比例有所下降:由于特长生加分政策的存在,一些学生可能会过度依赖特长来提高自己的高考成绩,导致其他科目的成绩不够理想。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可能会适当降低特长生加分的比例,以鼓励学生全面发展和平衡发展。

  • 加分政策与综合素质评价结合:除了特长生加分外,可能会将综合素质评价也纳入到高考录取的考虑因素中。这样可以更全面地评估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而不仅仅局限于学科成绩。

总之,特长生加分政策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未来几年,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需求的变化,特长生加分政策也可能会有所调整和变化。

如何看待高考加分?

如何看待高考加分?

应该完善在高考成绩加分方面,一直以来都饱受考生诟病,教育部最新回应,已经大幅度减少和严格控制高考加分项目,取消了5类全国性的高考加分,逐步取消地方性的95类加分,对于部分想通过高考加分上更好的大学的这部分学生来说,高考的优势就没有了。

但是对于大多数考生来说,无疑是一项利好的消息,毕竟依靠高考加分进入好大学的学生数量只是少数,这样更能够体现高考的公平性。

为何高考加分政策受到大多家长的诟病呢?原因很明显,因为加分政策只是让少数人受益,虽说加分的政策的初衷是体现学生的综合素质,更能体现教育评价的多元化,比如有特长的考生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再比如很多优秀的学生干部、体艺等特长生可以享受到这些待遇。

尤其是少数民族子女享受到的加分政策,还有烈士子女享受到高考加分政策等,都是可以理解的。

问题是,在加分政策的主导之下,极少数的考生存在着舞弊的行为,导致高考出现不公平的现象,在新时期,加分政策也显得越来越不合时宜,高考目前内卷严重,考生之间的竞争原本就很激烈,如果有加分政策的加持,对于裸考考生来说,就十分不公平了。

很多加分政策的渠道很多,并非教育本门能够完全进行监测,比如有体育局,科协,民委,户籍部门等等的加分政策,不便管控就会造成很多加分的漏洞,严重影响高考选拔制度的公平性。

在少数民族考生加分政策方面,比如目前出台的城市户口的少数民族考生将取消加分政策,只保留偏远农村部分少数民族考生加分的政策,分值也是大为降低,全国通用的加分政策仅保留了4-5项,比如英烈子女。

很明显,高考的这种选拔性的考试是用来选拔人才的,不是用来发放福利待遇的,所有的加分都不应该存在。如果需要奖励和照顾部分人的话,可以换成其他奖励,比如一次性给予多少钱的奖励,或者其他购房,买车优惠奖励,而不应该是高考加分,为什么非要和考试扯在一起?

对于加分政策也会逐步退出高考的舞台,相信这样对于绝大多数的考生来说,是很公平的一项举措,对于高考加分政策,

如何看待高考加分?

高考报考特长生的好处和弊端

飞卢网(https://www.flxed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高考报考特长生的好处和弊端的相关内容。

好处:高考时文化成绩要求较低;选择学校时,一般都是高校的招体育特长生,这样所进入的大学自然就好些。

弊端:没有高考规范,评判标准含有大量主观性质; 之所以体育特长生文化课要求的分数低,是因为他们还有专业分,或者叫体育测试的分数,除了日常的学习,还要进行艰苦的训练,所以说 体育生 考大学并不容易,要考体院那自己的 身体素质 得相当的好,就要经过辛苦的训练。

扩展资料:

艺术特长生在高考录取时可享受20分的优惠,但考生的成绩不能低于高校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俗称“一本线”或“重点线”等)。如果考生艺术特长特别优秀,经招生高校申请并获批准后,还可享受更多优惠,其高考成绩达到学校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即有资格被录取。

各高校将艺术特长生人选上报后,教育部将在相关网站上进行集中公示,经过公示的考生才算取得了艺术特长生身份。与此同时,招生高校还将通过学校网站、考生所在中学等对艺术特长生名单进行公示。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高考特长生
飞卢网

以上就是飞卢网为大家带来的如何看待高考加分?,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更多相关文章关注飞卢网:www.flxedu.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如何看待高考加分?”相关推荐
如何看待高考取消特长生加分政策
如何看待高考取消特长生加分政策

2023年高考特长生加分政策会有何变化?随着高考竞争的日益激烈,特长生加分政策已经成为许多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手段之一。2023年,特长生加分政策可能会有一些新的变化和调整,以下是可能的情况:加分范围扩大:除了传统的音乐、美术、体育等项目外,可能会增加更多的特长类别,如科技、文学、社会公益等领域。这样可以更好地发掘学生的潜力和特长,同时也可以促进社会的多元化发展。加分标准

2024-07-07 22:41:01
如何看待高考取消加分现象 新闻评述
如何看待高考取消加分现象 新闻评述

如何看待高考取消加分现象新闻评述取消一切加分政策,用一个分数去裁判所有考生,如此很符合大众的“裸考”呼声,此后的考试制度自然是最“没有漏洞”的制度了,自然也是最公正不过的政策了。但是,我们当初设计高考的加分政策的本意就是要让僵化的高考制度有所变通,以更符合人性的要求。如今,我们却因噎废食,提出彻底取消全部加分政策,回到教育改革的起点,继续僵硬而呆板的“一考制”,如此“走回头路”真的好吗?

2024-05-25 08:07:08
高中生如何看待高考?
高中生如何看待高考?

高中生如何看待高考?往往一个参加完高考的学生填报院校和志愿的时候,所选择的那些专业就决定了自己大学四年的学习内容,这是一个相当重要的选择过程。如果一个学生被某所大学的一个专业给录取了以后,基本上他进入这所大学以后是不能够随意更改专业的。这也就决定了这个学生在大学四年时间里面所学习的内容。而如果大学生不喜欢自己本科阶段的专业的话,这就是一个很痛苦的事情了,如果继续学下去的话,可能自己觉得不是很

2024-08-15 00:07:43
如何看待贵州将逐步取消少数民族高考加分?
如何看待贵州将逐步取消少数民族高考加分?

2023年高考政策根据考纲,2023年高考部分省份是新高考政策。2023新高考省份有浙江、上海、北京、天津、山东、海南、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其余新高考改革省份:第四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黑龙江、甘肃、吉林、安徽、江西、贵州、广西等7省份,2021年启动,2024年首届新高考,采取3+1+2高考模式,不分文理科。第五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山西、河南、陕西、内

2024-01-02 01:43:46
如何看待新高考不分文理科?
如何看待新高考不分文理科?

如何看待新高考不分文理科?如何看待新高考不分文理科?首先不分文理科是中央部署全面深化高考改革的重大举措之一,国家关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2014年9月4日正式发布,这也是恢复高考以来最为全面和系统的一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旧的高考模式已经实行了四十多年了,在不断发展的社会条件下,旧的高考模式已经显得不适应了,弊端也逐渐突出。例如,在信息时代,学科交互,知识相通是社会进步的原始动力

2024-06-16 22:07:39
如何看待  年新高考 8 省分数线?
如何看待 年新高考 8 省分数线?

如何看待2021年新高考8省分数线?八省联考成绩查询步骤如下:1、进入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公众号,点击正下方的小程序。2、点击考试成绩。3、选择考试类型,点击普通高考。4、拖到最下面,选择2021年普通高考适应性考试。5、输入高考准考证号和密码即可查询。扩展资料:根据“广东省高考综合改革模拟演练工作视频会议”精神:1、本次考试目的主要是模拟演

2024-07-01 21:24:49
如何看待2023年河南高考分数线?
如何看待2023年河南高考分数线?

如何看待2023年河南高考分数线?2023年河南高考分数线分析一本分数线设为514分,12.5万考生中,实际录取8.1万人,意味着一本录取分数线为543分。河南多所高校在本省设为一本招生,在外省则为二本,分数线水分较大。河南划定分数线时,主要目的是提升高中一本率数据,实际录取人数中存在水分。文科一本线为547分,录取线约564分,招生指标15693人,过线人数24386人,录取比

2024-10-25 15:48:41
如何看待衡中高考的成功?
如何看待衡中高考的成功?

如何看待衡中高考的成功?衡水中学文史类高考成绩非常辉煌。最高分683出自衡水中学,668分(前8名)以上都出自衡水中学。前11名包揽10个,前8名都是衡水中学。这是历史上衡水中学最好的成绩衡水二中物理组合强基线(487)以上人数:4827人,强基率达97.08%;历史组合强基线(506)以上人数:1582人,强基率达91.49%;600分以上人数:物理组合1791人,

2024-08-17 08:3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