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20 05:24:15 | 飞卢网
“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我们经常听到,这个世界上出生就含金汤勺的孩子毕竟占少数,多的是寒门子弟,这些孩子想要改变命运就需要通过不断的努力,而学习就是通往成功路上的必经之路。
现在这个社会,很多人认为收入和学历挂钩,也有很多家长会告诉自己的孩子,好好学习将来才能找到好工作。
于是乎很多孩子拼命学习,考上了理想中的大学,大学毕业后考研继续深造,或者是在校期间拿到很多的证书,这似乎是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长成的样子。
在世界上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出生就很聪明,能很快的掌握同龄孩子不能懂的知识,他们就是大家常说的天才。
天才少年11岁参加高考,526高分被中国人民大学录取
一般来说参加高考的学生年龄在16-19岁的居多,大部分孩子是要经过12年的学习才能走进大学校门的,就算是很多曾被称为天才的科学家,踏入大学校门的也多是14、5岁。
但是有一个孩子,在11岁的时候就参加了高考,并且以526分的高分考进中国人民大学。要知道这可是985大学,很多人梦寐以求的高级学府,但11岁的许恒瑞轻轻松松就考进去了,这让很多人感到吃惊,还有人称他是史上“年龄最小”的神童。
许恒瑞在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发现他的专注力很好,能长时间的做一件事情不分心,而且对学习很感兴趣。他很聪明,学习能力很强,因为不想止步普通教育,于是他的爸爸就给他聘请了家庭教师。
聪明的孩子也是需要培养的,许恒瑞无疑是一个天才少年,因为他的父亲是一个企业家,家中有条件让你接受更好的教育,所以许恒瑞从小接受到的教育就比一般孩子好。
其次许恒瑞的哥哥姐姐都在国外留学,他们家可以说是“学霸”大家庭,他从小就接受这方面的熏陶,他自己也很上进。
仅用了一年半的时间,他就把小学和初中的知识学完了,那时候他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学习上,付出和收获是成正比的,他能这么快学完初级知识和他自身的努力脱不了关系。
这之后他就开始学习高中课程,那个时候他才8岁。许恒瑞有时候会去学校听课,学校考试规定每场是2个小时,许恒瑞一般不到一个小时就能完成,最快的时候四十分钟做完一套卷子,并且准确率很高。
2011年他走进了大学校门,因为他是高考史上“年龄最小”的神童,所以受到了很多围观,也有家长向许恒瑞的家长请教教育问题,还夸奖许恒瑞是一个聪明的孩子。
许恒瑞在大学修的是法学专业,也有人对这产生了质疑,因为法学是一门大的学科,需要很多的阅历,11岁的许恒瑞能真的学懂吗?
在军训的时候,这个“小朋友”当然会吸引眼球,毕竟身边的同学很多都已经成年了,而他才11岁。因为许恒瑞的年龄太小,不管是心智还是别的方面,他都还是个孩子,而大学的氛围又是轻松的,所以很让人担心他会适应不了大学生活。
但许恒瑞在大学并没有辜负家长和老师的期望,他在专业课的学习上很认真,身边的同学也表示,有这样一个“神童”在身边会有一定的压力。
神童许恒瑞不是个例,像他的天才还有这些
很多人会觉得,这样的小孩子一定是书呆子,除了学习什么都不会。但许恒瑞不是这样的,在课余时间许恒瑞喜欢打羽毛球和乒乓球,还加入了学校的社团。
2015年许恒瑞在大学毕业了,之后他参加了研究生考试,很顺利的拿到了硕士学位,然后去到加拿大深造,用自己的行动向别人证明自己。
有些人说许恒瑞家长的教育有些揠苗助长,但也有人说许恒瑞是通过高考选出来的,他能进入大学是因为他有那个资格。但不能否认的是,许恒瑞比很多人都要聪明,他也很幸运能在那么小的年纪就在高等学府就学。
其实像许恒瑞这样的孩子还有很多,张炘炀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很早就完成了高中知识的学习,在2005年的时候,11岁的张炘炀走进了高考考场,并且取得了510分的优异成绩,被天津工程师范大学录取。
在他16岁的时候成为了北京航天大学的博士生,但因为博士学位的要求比较严苛,需要有自己的学术成果,所以炀跟着自己的导师认真学习,希望能早些拿到博士学位。
还有一个名叫何碧玉的女孩子,她在十四岁的时候参加了高考,她当年的成绩是750分。这个分数是很多人都达不到的,何碧玉也因为当年的优异成绩,成为了很那声高考理科状元,去到了清华大学读书。
毕业之后何碧玉选择去国外留学,在那边取得了博士学位,之后留在了那边工作。
天才虽是少数,但我们每个人都很重要
天才的故事总是很吸引人,许恒瑞他们能在那么小的年纪获得如此高的成绩,着实让人羡慕,但在我们身边这样的天才几乎没有,大多数都是普通人。
现在有些家长会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和兴趣班,孩子每天除完成功课外,剩下的时间还要学才艺。家长们总说这是为了孩子好,但孩子的意见有谁听过呢?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赋,家长们需要用心发现,然后去引导孩子往那方面发展。而不是一味的认为自己是对的,认为自己眼光常远等,这种行为是很不可取的。
虽然现在学历很重要,但学历并不能成为评判一个人有没有用的标准,因为将来走出校门的时候,每个人又都是新的开始,学历只是一个敲门砖,企业看的还是员工的综合能力。
天才梦很美,但每个天才的背后都有不为人知的心酸,成功不是靠运气,而是靠努力。这些人才都是未来祖国建设的中流砥柱,但我们虽然普通,但我们也同样可以在别的领域大放光彩,要记住一句话,每个人都是有用的。
2006年一战成辱之后,走上了打工之路,2011年已结婚生子,并且过上了在互联网晒娃的平庸生活,现在的她已经和自己的平庸和解并共存了,所愁不过是碎银几两,柴米油盐,只不过每年高考的时候,想必她都会回忆里自己当时孤勇的荣光,但早已羞于提起。
一、14年前的蒋多多以为自己是荒原上的星星之火,其实只是一坨冒烟的牛粪。抱着对国内高考制度的仇视和对国外高考制度的崇敬 ,蒋多多在高考时洋洋洒洒8000字怒斥了制度 对她的迫害,对天性的束缚,对人性的扼杀,对创作的禁锢,对天才的掩埋· ···
自认为才华横溢,字字珠玑,料定阅卷老师拜读之后,必定会被自己的思想深度所折服,进而引起整个教育界的动荡,然后是名校的橄榄枝,而她将凭一已之力将她所仇视的高考制度打个翻天覆地,拯救中国万万计的学生。
然而事实上, 她所引起的震动更像是笑谈 ,她幼稚的行为并没有换来正向的关注,她得到的最实在的东西是判定她 考试分数无效 。
当这个结果传来的时候,她是不相信的,她不信她轰轰烈烈的燃烧一把,换来就是这样一个平凡到可笑的结果,当她坐在自家破败小院的门槛儿上接受来自全国各地审视和好奇的目光的时候,我相信她对这个世界肯定是失望透顶了,于是她婉拒了当地教育局对她的帮助, 决定再次向世人展现自己的天赋异禀 。
她开始写小说,全面撒网的投稿,换来的是无一例外的石沉大海, 当牛粪上最后一屡青烟散去之时,她意识到牛粪燃烧自己只能为干饭人创造一点烹饪的乐趣 ,并不能烧成燎原烈火,她决定不做星星之火了,还是去打工吧。
从此,属于她的片刻荣光,如果这也能称之为荣光的话,结束了。
这个世界上有见识的孤勇叫勇,没见识幼稚愚蠢的孤勇,只配叫guyong, 她也不过是在中国高考的历史上guyong了一下就消失了 ,仅此而已。
二、如果你认为国外高考制度更优秀,那我就想给你一个嘴巴子打醒你。国内高中一个班的学生,父母有卖菜的,也有卖汽车的,有做菜的,也有做汽车的,有洗碗的,也有生产洗碗机的,有租房的,有卖房的,还有爹妈是开发商的···
什么叫公平!这就叫公平! 这就叫世间少有的公平!
要知道在国外公立学校,家庭差异根本不可能这么大, 普通百姓家里的孩子根本不可能和富二代是同班同学 ,因为你俩上的都不是一种学校,学的都不是同一种知识,接受的都不是同一种模式的教育。
国外所谓的快乐教育,鼓励式教学,其本质就是哄孩子,就是固化阶级的工具,集中学习一些基本的常识,毕业后该就业就业,该上技校上技校,出来后你爹是蓝领你也是蓝领,你妈是收银员干了一辈子,你就可以女继母业,继续做收银员, 你祖宗八辈儿给资本家打工,你就继续给资本家打工 。
能够成功跨越阶级的人寥寥无几!
而那些能够上私立学校的有钱人家的孩子,在私立学校不会有老师无脑鼓励你,他们会明确指出你的缺点和差距,你有学不完的知识挖不完的潜力,时时刻刻告诉你离更优秀的人差距有多大,比隔壁村假期还在上补习班的上官二狗压力大多了,只是压力来源不同而已, 别人的压力是来源于社会责任和家族身份,而二狗的压力来源于妈妈的扫帚疙瘩。
在英国有 80% 的社会和政府要职由私立学校的毕业生担任,这个数字会逐年扩大,直到完全由精英阶层控制,这才是残酷的现实。
粗暴的说,国外的精英教育就是把上层通道关闭,精英永远是精英,平民永远是平民,精英一边努力学习一边给平民洗脑,让他们快乐的甘于平庸。
而我们国内的高考,虽然有种种弊端,但是寒门一样出贵子, 只要高考制度一天在,上升通道就一天未关闭,只要你够努力你够卷,你就能够改变命运,光宗耀祖。
三、蒋多多口中的国外不用考试可以申请大学,是真的吗?也真,也不真。
先说真 ,我们都知道懂王,就是我们川建国同学,他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可能你们对这个学校不太熟悉,我再说一点,你们就知道这个学校有多吊,就我们现在熟知的装X利器:MBA,就是这个学校弄出来的。
川建国天天发个推特都能语法错误,可见是个学渣, 学渣他配上宾夕法尼亚?他不配,但是他爹的钱配啊 ,他爹有房地产公司,照样上沃顿还读了个研究生。
再说不真,在国外如果你想申请某所大学,你没有钞能力,那也是难上加难!以法国举例,国内高考生复读两年,就感觉已经是人生极限了,在法国复读三四年都是平常事,考完高考你以为你就能去学校报道了,别做梦了,还得上两年预科,然后再去考你报考的大学的考试,考上了才能上, 这个录取率只有感人的十分之一,比你在国内考清北还难。
蒋多多那种脑子纯属是进了水, 不知道在哪个犄角旮旯听了野鸡的咕咕dei就信以为真了 ,就以为在国外只要想上大学填上表写上姓名电话家庭住址,录取通知书就送到家了,然后高考时在考卷上大放厥词,真是愚蠢到丧心病狂。
四、国外精英教育贵到喝血,大学贵到喝毒血,咱根本就不上起好吗?有个人跟我说,国外大学生上学根本不用付学费,还能赚钱呢?我大惊失色,还以为自己的网络2G了,这么大的事儿我居然都不知道。
一问之下,我简直喷了,他看到有个自媒体大V说美国大学有全额奖学金,管吃管住管上学,根本花不完,还能赚几个!
我的老天鹅啊 ,全额奖学金这种东西,全校都没有几个,怎么在有些自媒体那里就变成了唾手可得了呢?就算是助学金,想申请都不是那么容易的,很多都需要有推荐信或者拿的出手的作品, 你以为人家大学是慈善机构吗?
国外的精英教育有多贵,以王思聪的母校温彻斯特公学为例, 一年寄宿费用37000英磅左右,一学期学费一万多英磅 ,就不算他们贵上天的校服了,就这就是五万英磅,你们可以查查英磅汇率,你就知道这玩意儿是普通人能上的起的吗?不但普通中国人上不起,普通英国人也上不起!
学校当然流弊,光填个报名表,就得三百多磅,还不一定能上,因为人家有严格的考试和录取人数(如果你是王室那就不用考了), 如果你有幸就读于该校,那么你未来上剑桥和牛津的概率将高达35%。 飞卢网
而国外大学的学费,以美国为例 , 公立大学每年两万三,私立三万一,单位是:美元。
再对比一下国内的学费, 我们感谢一下祖国感谢一下党,是应该的吧。
最后:如果你是学生刚好看到这篇文章,请你一定要好好读书, 高考才是真·人生捷径 ,因为到了社会上没人和你站在一个起点上比赛。
以上就是飞卢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飞卢网。2024年高考难度趋势2024年高考难度趋势跟往年比差不了多少。全国高考的难度都有普遍的提升,甲卷的作文上升到思辨类,出现了很多的题型变化,让考生措手不及,数学难度的普遍提高,国家在有意提升高考的选拔性,毕竟985的好院校不是每个人都能上的,高考题简单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尤其处在向新高考转型的省份,必然在题型和难度上向新高考转变,过渡时期,并没有让高考变得简单,顺利的把
文科生真的很难考大学吗?文科生真的很难考大学。文理分科的时候,大多是数理化不擅长的学生才会去选择文科。这样说来,很少有人是因为对史地生感兴趣才去选择文科。所以,很多文科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很有可能过不了投档线。注意事项:我们国家的高等学校集中为工科或者理科学校。换言之,文科高校比较少。自然,好学校的分数线要高一些。最后,是文科理科的就业前景,这是家长朋友
2022年湖北高考理科440真的很难被公办二本院校入取吗你问的是2022年湖北高考理科440真的很难被公办二本院校录取吗?不能被录取。湖北省历史类批次线为463分,超过了400分,所以2022年湖北省400分是不能够上本科大学的,能上的大学只有专科院校。高考一般指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简称“高考”,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的考生参加的
西藏高考真的很占优势吗?是的。西藏高考使用的是全国三类卷,相对其他省份来看,试卷比较简单,各高校在西藏的录取分数线也比较低。而且现在的政策是有西藏户口本、身份证,就可报名参加西藏高考。学生可不转学籍,不入读西藏高中。享受原户籍优势教育同时,又享受西藏低分数线的高考政策。西藏高考数学去年试卷难度分析选填题整体难度不大,题目设置也比较巧妙,11题和15题体现数学从特
山东高考很难吗山东高考难度相对较大,但并不是最难的省份之一。原因如下:1.高考难度的评价标准是多方面的,除了考试难度,还包括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资源等因素。山东省在教育资源方面相对优越,这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更多的机会。2.相对于其他省份,山东省高考的考试内容更加平衡。山东省高考试卷的难度基本上是合理的,不会出现过于偏难或过于简单的情况。这样有利于考生发挥自己的优势,而
2024高考会很难吗2024高考难度尚未可知,有可能会变难。这里所说的难,指的是难度很大,主要是压轴题的难度,那些题目中等水平学生建议放弃;另一种难度,就是新颖,一时难以应对。所谓的麻烦,指的是那些考生觉得不难,审题容易,可是要真正解答起来才发现,计算量非常大,步骤非常繁琐,几乎很难最终算出来;类似的情况在物理、化学上也会有。高考题为何计算量很大?这其实是命题的用意之
今年重庆高考文科难度大吗?谢谢认真回答很重要让我来回答吧!!!我是今年的重庆文科考生,相比与去年的高考试题今年的难度的确增加勒。最难的是文综,选择题考得很细,一不小心就会错。其次是数学,数学考试选择大题都不像去年那样弱智叻,所以不少学生考完过后都说自己遭老师欺骗了。嘿嘿!!!再有是语文,语文难度不大,和去年相差无几,但今年作文不易得高分。最后是英语勒,本来考完过后我们
2024年高考会很难么?无法确定2024年四川高考是否是最难的一年。根据历史情况,四川高考一直具有较高的难度,要求考生具备高水平的知识水平和考试技巧。未来高考的难度可能会更高,因为考试形式将继续变革,传统的机械式填空、选择题、简答题等形式可能会被更多具有探究性、应用性和创造性的题目取代,这要求考生具备更加广泛和深入的知识储备,以及更强的理性思维和实践能力。此外,考试评估标准会更加严格,
2023-12-06 04:16:50
2023-11-02 23:13:13
2024-03-23 12:06:52
2024-01-20 15:28:37
2023-09-01 16:38:36
2023-12-20 17:4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