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动态 > 正文

第一志愿没报满会不会影响其他志愿的录取呢?

2024-06-20 10:23:08 | 飞卢网

飞卢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第一志愿没报满会不会影响其他志愿的录取呢?相关文章,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第一志愿没报满会不会影响其他志愿的录取呢?

第一志愿没报满会不会影响其他志愿的录取呢?

如果第一志愿没选择调剂是可能会造成滑档的,你一定要尽量选择服从调剂才是正确的啊。
一般情况下,学生填报时,第一志愿会填的比较高,属于那种碰碰运气,只有些许可能报上去的。大胆的试一试的。第二志愿填的符合自己能力的,第三志愿就是保底的,肯定能上的。
考生填报志愿,要严格按照各省市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专业目录填写志愿表,志愿表中志愿学校和专业的"批次位置"一定要与"招生专业目录"公布的批次位置相一致。考生填涂《志愿信息卡》和《志愿表》要认真细致,《志愿信息卡》由计算机录入后打印出考生志愿核对表,考生校正签字。录取时将以《志愿信息卡》的志愿顺序为依据投递档案。
第一志愿是顺利录取的关键
(1)从投档规则来看,第一志愿优先于第二志愿投档。也就是说,最先投第一志愿,在第一志愿中已经完成了招生计划的学校,一般就不再录取第二志愿的考生了;只有当第一志愿生源不足时,才会录取第二志愿考生。(采用院校志愿分数级差录取第二志愿高分考生的另当别论。)
(2)从每年招生录取的实际情况来看,第一志愿的录取率较高。如各地近几年各批次录取的第一志愿考生人数一般占全部录取总人数的60%以上,第一批本科院校第一志愿的录取率更高,达到了80%以上,有许多名校更是达到了100%。这些第一志愿生源充足的学校,完全不需要录取第二志愿考生。
(3)从填报第一志愿的效果来看,如果一个高考成绩达到了一本线的考生,将第一志愿填好了,就能录取到一本的院校;如果第一志愿没填好,没有被第一志愿录取,就很有可能落选到二本院校。
(4)从招生院校的情况来看,98%以上的院校都希望录取第一志愿的考生。
(5)从各地划线情况来看,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各批次线上的考生人数应大于招生计划数。这样,肯定会有部分批次线上的考生要自然落选到下一个批次。
因此第一志愿填报是否合理、恰当,往往决定考生能否被顺利录取。当然,既要慎重选择第一志愿,也不能忽视第二志愿的填报。考生应综合考虑多种因素,认真对待每一批次的每一个院校志愿。

第一志愿没报满会不会影响其他志愿的录取呢?飞卢网

高考志愿:如何正确选择最好的专业

(一)理性选择,综合定位

优先选学校还是优先选专业,这一问题需结合个人需求进行辩证分析,关键要看考生具备什么样的实力。比如,学习成绩优异或毕业后想继续深造者可优先考虑院校为主;成绩没有明显优势但希望就读高水平院校,可注意“距离和分数”的关系,就可以选地理位置相对偏远的院校或考虑偏冷门专业冲冲看;有明确专业取向或毕业后先考虑就业或所选高校各方面差不多时,可优先考虑专业。下面提供选择志愿的一些参考思路:

1.根据专业选报。若考生对专业有明确要求,可首先选择几个比较心仪的专业,然后根据自己的成绩选择相应专业办学能力较强的学校。

考生在初选专业时,首先可以考虑的是自己有兴趣、特长、优势的专业,然后看当下热点,以及就业率高的专业。要详细了解专业的内涵,包括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培养要求、主干课程、就业及研究领域等(了解专业内涵可通过高校的招生简章和学校招生网关于专业的介绍)。同时,要对专业的学习难易程度、专业的就业前景和薪酬待遇、学科实力、考研情况等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综合考虑选择拟报考的专业后,根据自己的成绩选择相应专业办学能力较强的学校。

2.根据学校选报。若考生比较看重学校、地域等因素,可首先选定几个目标院校,然后在院校内选择心仪的专业。

考生在初选院校时,应详细了解拟报考院校的基本情况,在全面了解学校的基础上,选定自己感兴趣又符合报考条件的专业。可以通过浏览高校的网站、参加高校举办的校园开放日、参加招生咨询会、在线咨询、电话咨询以及阅读《招生章程》等各种形式全面了解高校,包括:综合实力、学科优势、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升学就业、国际合作、学费标准、入校后转专业政策等诸多方面的信息。

3.兼顾学校和专业。考生首先应对自身实际情况(总分、位次、单科成绩、身体条件等)有一个明确的认识,知晓自己在全体考生中的大致位置,在全面了解心仪高校和专业的基础上,在院校和专业间找个平衡点,综合定位学校和专业。既考虑高校品牌,又考虑专业的合适性。

上述思路仅供参考,高考志愿填报的思路和方法很多,考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定夺,无论如何选择,适合自己就好。在专业(类)平行志愿模式下,考生可填报的志愿数量相对充足,所以考生在选择志愿时,可以将一定数量的志愿用于“保专业”、一定数量的志愿用于“保学校”,不必墨守成规只采取一种思路选报志愿,多种思路有机结合方能更好地确保考生利益最大化。

(二)筛选并优化志愿,形成合理梯度

在平行志愿招生批次,要拉开适当的梯度,以增加录取几率。从“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三梯度入手、分三步走:

第一步,初次筛选。根据自身实际,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初步选择足量的“专业(类)+院校”志愿,分别放在“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三个梯度备用。“冲”是冲刺一下的意思,一般将自己成绩优势不明显但希望就读的院校、专业放在冲的层次;“稳”是相对稳健的志愿,一般将自己成绩优势较大且比较喜欢的院校、专业放在稳的层次;“保”是录取几率大的志愿,一般将自己成绩有明显优势的志愿放在保的层次。

第二步,综合优化。从前面选定的批量志愿中,结合往年院校、专业录取等各方面情况综合分析,将其中不喜欢的专业或录取可能性不大的高校、专业删除,优化选择出拟报考的、可放在不同梯度的相对合适的高校、专业。

第三步,最终排序。结合本人实际和意向确定具体志愿的先后顺序,对所有经筛选优化后的备用志愿逐一比对,并先高后低按降序排列。可以将喜欢的专业及院校尽量往前排,最后要填一些录取希望比较大的专业及志愿,志愿的填报适当拉开梯度。如普通类平行志愿填报时,可将自己成绩优势不大却很喜欢的志愿放在前20-30个,将具有一定优势也较喜欢的志愿放在中间50-30个,将优势较大且有把握的志愿放在最后26-36个。

(三)结合自身实际,规避风险

考生应对自身有较为客观的判断,不好高骛远,也不妄自菲薄。要结合自身实际选报适合自己的志愿。所选志愿首先要对照高校招生章程,确保符合报考条件。所选择志愿应该与兴趣爱好、特长优势相符,跟自己性格相匹配;应该与自己成绩位次及身体条件相符合,有利于实现理想抱负和发挥自身潜能;应该与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去向相吻合、与家庭意愿及经济条件相结合。

平行志愿有效地减缓志愿填报风险,但风险不会完全消除,因此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应冷静分析,客观比较,规避以下误区产生的风险。

误区一:不加分析研究盲目填报。从往年平行志愿投档看,局限于单一层次或性质的志愿,或所选志愿定位偏高,部分考生因达不到所报志愿的投档条件,导致所报志愿成为无效志愿或直到最后志愿才有幸被投档;也有考生只考虑分数使用最大化、忽视兴趣特长等,入学后却发现就读专业自己并不喜欢或不适合这个专业;有些考生没看清院校性质、学历层次造成高分低填等。

误区二:认为每轮平行志愿多次投档。有不少初次接触平行志愿的考生,往往把平行志愿依次检索当作多次投档机会,误读前面某志愿退档后还可对后续志愿继续投档。实际上,平行志愿按考生位次高低和志愿顺序依次检索,对每位考生来说每轮只能投档一次,一旦在某段某志愿被投档,意味着前面志愿都投不进而后续志愿已同步失效。另外,因考生身体条件限制(比如医学专业对色盲色弱有要求),或单科成绩不符要求等因素,投档后也可能还会被退档,而一旦退档就意味着一轮一次投档机会已被使用,将失去本段(次)录取机会,本段(次)其他志愿也不可能再投。

误区三:非中心城市或热门院校专业不选报。经济发达中心城市高校,往往凸显“分数高、要求高、消费高”等特征。过分在意大学的排名或专业热度,将导致填报志愿风险放大。高考成绩一旦不够名校的投档线,就失去了就读其他高校的机会,浪费了志愿资源。名校资源稀缺,考生要客观判断自己的竞争力。即便是名校也并非所有专业都是优势专业,某些普通高校的一些特色专业也不乏有很强的实力。专业冷热门是相对的,前几年招生热门的专业,毕业就业时可能变成了冷门。一心想进热门专业者,需综合评估进相应专业的可能性以及专业的未来发展冷热度,然后慎重定夺。

重点提醒:选报志愿是道多选题,答案并非唯一,上述提供的策略仅为众多思路中的可选项,无论如何选择,考生均需冷静客观分析,综合科学定位,方能将自身条件发挥到极致,获得最佳答案。更多新高考志愿填报知识欢迎下载知涯升学APP了解。

第一志愿没报满会不会影响其他志愿的录取呢?

北大清华两所名校在哪些省份录取率高?

通过对清华北大两所名校的录取统计,北京、河南、浙江、湖北、江苏等省在北大清华招生总人数上领先;在概率上来看,北京、上海、天津、浙江、福建排名前五,意味着这些省份的考生能上北大清华的概率高于其他省。
通过网上的统计,学为教育整理出,北京的考生能上北大清华的概率是贵州和云南考生的近30倍,确实让人感慨不已!

以上就是飞卢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第一志愿没报满会不会影响其他志愿的录取呢?,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第一志愿没报满会不会影响其他志愿的录取呢?”相关推荐
高考模拟志愿没填 没有填报模拟志愿1.2.3投档会影响录取吗?
高考模拟志愿没填 没有填报模拟志愿1.2.3投档会影响录取吗?

没有填报模拟志愿1.2.3投档会影响录取吗?1、高考志愿模拟投档不需要另外填报,模拟投档是高考正式投档前的预备投档工作,不需要考生参加,也不需要考生另外填报志愿。2、高考考生只要正常填报了常规志愿就可以参加高考投档录取,如果没有被录取,还可以参加征集志愿的填报。模拟志愿填报可以不填吗有影响吗模拟志愿可以不填,没有影响,但是最好还是提前填一下模拟志愿,适应一下填报志愿的过程,否则

2023-08-29 19:35:30
高考第一志愿 第一志愿不能被录取还会被后面的录取吗?
高考第一志愿 第一志愿不能被录取还会被后面的录取吗?

如何选择高考第一志愿学校高考志愿中的第一志愿应该选择“冲”还是“稳”?1.大多数情况下你可以选择冲。因为在高校志愿填报中,无论是志愿数量还是招生批次,都是按照确保稳定的顺序来填报的。所以通常第一志愿还是可以选择“冲”的。之所以把冲志愿放在第一位,是因为根据平行志愿的投档规则,无论是被投档还是搜索下一个志愿,对后续志愿的影响都不大。如果把比较安全的志愿放在前面,一旦投档,后面的志愿就检

2023-08-25 05:49:27
高考专科志愿第一志愿,如果不服从调剂,还没录取有什么后果。会不会死档
高考专科志愿第一志愿,如果不服从调剂,还没录取有什么后果。会不会死档

高考专科志愿第一志愿,如果不服从调剂,还没录取有什么后果。会不会死档会的,达到第一个志愿学校的投档线,被投档到第一个志愿学校,由于没有被录取,填报的平行志愿其它学校就都不能录取了。没有达到第一个志愿的投档线,填报的平行志愿后面的学校仍然会依次检索,达到投档线就会被投档。第一志愿如果够该院校投档线则恭喜敲开了这个学校的第一扇大门。这里就视为成功投档。如果还选择了服从调剂,那更恭喜

2024-05-30 08:49:03
没有认真填报志愿,会影响孩子未来的发展吗?
没有认真填报志愿,会影响孩子未来的发展吗?

没有认真填报志愿,会影响孩子未来的发展吗?当然会影响到孩子未来的发展的,高考后学生所填写的志愿代表着他们以后学习哪个专业,从事哪个行业,以及去哪个城市学习,这些都会关乎到学生未来的发展,所以说,志愿的填报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如果忽视的话,必然会影响到孩子未来的发展。高考生进入大学前,需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学生在就业前未做好足够的准备,也就会面临从业困难的情况。然而有些学生基本上都是

2024-01-18 04:32:25
高考志愿扣分 高考志愿填报第一志愿不进第二志愿是否会扣分?
高考志愿扣分 高考志愿填报第一志愿不进第二志愿是否会扣分?

我今年高考,报志愿的时候,如果报的三本没被录取,再报专科,会被扣分吗?亲,平行志愿是不会扣分的。平行志愿之所以是平行,就是说你填的这几个学校没有第一第二之分,比如你报了5个一本,每个学校都会收到你的志愿,你的分数线达到了哪个学校的拟录取线,那个学校就会把你的档案提过去,如果5个的拟录取线都上了,首先你的档案就会被投到第一个填的学校。之后再根据你报的专业的分数线来裁定你是否入选,此时需要注

2023-08-29 03:34:59
高考第三志愿会被录取吗 高考被第三志愿询问是否去上学是不是意味着前两个志愿没有没有被录取?
高考第三志愿会被录取吗 高考被第三志愿询问是否去上学是不是意味着前两个志愿没有没有被录取?

高考被第三志愿询问是否去上学是不是意味着前两个志愿没有没有被录取?考生志愿填报的第一志愿没有被录取该怎么办呢?会影响到第二志愿吗?小编整理了相关信息,仅供大家阅读参考!考生第一志愿未录取要怎么办现在大多省份都是平行志愿,也就是说填报的所有学校都是一志愿,没有二志愿。所以平行志愿没被录取的只能等着填报征集志愿或者下一批次录取了。全国只有少数两三个省是顺序志愿,一志愿投档完了投二

2023-09-01 04:02:23
辽宁高考志愿投档5%是什么意思假如被退档会影响第二志愿录取吗?
辽宁高考志愿投档5%是什么意思假如被退档会影响第二志愿录取吗?

辽宁高考志愿投档5%是什么意思假如被退档会影响第二志愿录取吗?首先,辽宁高考志愿没有投档5%这个原则,不知道你说的这个投档5%的原话出自哪里。根据高考投档规则,高考投档的最低比例也会是100%,这样才能够保证完成招生计划,如果投档比例不足100%,就只能说明报考的考生人数少于招生计划。正常情况下,平行志愿的投档比例会安排在105-110%之间,这个投档比例是综合考虑了投档录取

2024-05-16 20:06:28
高考志愿没填 如果高考志愿没有填好,会怎么样呢?
高考志愿没填 如果高考志愿没有填好,会怎么样呢?

高考没填志愿被学校录取是什么情况?高考志愿没有填报这个学校反而被这个学校录取,可能这个学校是假冒学校。高校录取新生要按照远程网上录取的规定程序,按时完成调档、阅档、审核、预录、退档等各环节工作,保证考生电子档案正常流转和录取工作顺利进行。对超过时间未按要求完成相关环节工作的高校,省招办应主动与之沟通,对无故拒绝联系或故意拖延时间的高校,省招办可根据所发出的考生电子档案按照该高校

2023-08-28 15: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