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21 12:25:32 | 飞卢网
![]()
一、陈云林,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港澳台侨委员会主任。196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共第十四届 中央候补委员 ,十五届、十六届 中央委员 。曾任 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 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1961.09——1966.09, 北京农业大学 土壤化学系农药专业学习。
二、钮茂生,男,满族,1939年10月出生于北京,毕业于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农田水利系。曾任河北省省长,原第十届全国政协常委、民族和宗教委员会主任。
三、任洪斌,男,汉族,1963年4月23日出生于辽宁省,籍贯吉林双辽,1985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6年7月参加工作, 北京农业工程大学 农机系农机专业毕业,大学本科学历,博士学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四、石元春, 中国农业大学 教授,我国著名土壤学家。1949年毕业于武昌文华中学,当年考入 清华大学 农学院,后合并为北京农业大学。1953年毕业于该校农学系,1956年土壤农业化学系研究生毕业。曾于1985年担任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1987—1995年任校长。 现为两院院士, 《中国农学通报》 主编。
五、吴常信,1935年11月15日出生于浙江 嵊县 ,动物遗传育种学家、畜牧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57年吴常信从北京农业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 飞卢网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陈云林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钮茂生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任洪斌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石元春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吴常信


本人南京工业大学化工专业大四学生一枚,接下来简单谈一下在南工大的就读感受。
科研水平方面,本人作为一只科研狗,这方面的关注比较多。在前一次大学排名有4个全国排名前十的专业,犹以化工,材料,轻工,安全等专业为强。学校作为理工科学校科研的氛围比较浓郁。尤其是我们专业,个人感觉学校为学生提供了非常良好的科研平台。同时,导师也比较靠谱。科研方面的进步,不得不感谢的是工大的黄校长。黄校长来了以后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建立了先进材料研究院,工科科研水平显著上升,在国外的声誉直线上升(墙里开花墙外香),这应该是得益于黄校长的人脉和远见。但是与此同时,资源的分配不均导致了一些学科、一些人的利益受损,从这点上来看,校长 的步子可能迈的大了一点。
师资力量方面,(不同于科研水平)个人感觉师资力量确实雄厚,不弱于一部分985高校。大一大二时的基础课基本都是理学院的老师在负责,如果你上课愿意不打瞌睡,不玩手机,好好听课的话,绝对会让你受益匪浅。就化工学院实际情况而言,教我的老师都是让我仰望的存在,现在还记得第一节工图课的时候蒋老师给我们谈的大学规划,还记得数学竞赛汤老师爆满的课堂,也记得大二物化课上刘老师满满的板书。当然,是会有一些老师不负责任,这个问题确实存在,这个问题到了大三专业课的时候比较严重,很多专业课老师都是学院的教授,都是在全省甚至全国都很有名的专家,但是他们对学生的要求太低,授课能力严重不足,导致学生没有兴趣,教学成果出不来,这点还是以后要加以处理和改进。
考风学风这点上,个人认为南工真的很差,平时要求较为松散,考试成绩、考试风气也不抓,导致的是学风江河日下,在外风评极差。学校有时候太重视研究生的培养和科研成果的转化,反而忘记了大学的建设不该只有学术,还有教学。所以不得不说如果在南工大你要混日子,真的是非常简单。
深造机会在这点上,不管你是考研还是出国留学,南工大的舞台是足够大的。我身边有好多人在大三前就已经申请到了出国留学的机会,不乏哥伦比亚大学,普渡大学这样的名校,这群人往往家境富裕,生活规律,学习努力,是大学前几年学校里最努力的人。现在学校也有很多对外的交流项目,这个平台足够大。我在大三上决定考研,这使得我有幸与学校里的一批大神相识,在厚学楼五楼和六楼,在寒冷的冬夜,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换取了一个通往梦想大学的机会。总结一下,学校的考研氛围浓厚,考研阻力较小,有继续深造计划的同学,不要担心这个问题。
个人发展在这方面,工大气氛宽松,鼓励学生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发展自己,条件非常优厚(其他学校无法企及的平台)。我有幸加入学生会并在岗位上待了三年,自己组织过活动,拉过赞助,当过校友导游,开过会扯过皮醉过酒;我也有幸在学校提供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平台上参加过挑战杯项目,完整的实践了一整套的科研流程,这在别的学校,甚至在一些985学校,本科生大规模的进实验室都是很难做到的工作,而工大做到了,这必须要为学校的制度点个赞;我也有幸在学校浓厚的创业氛围中自己谋得赚钱的机会,培养了自己的商业意识。
写给学弟学妹在工大,有大批大批的优秀的人值得追随,我的一个感觉是,工大人两极分化有些严重,牛的巨牛,差的确实也挺差。所以,如果你有追求,有目标,那你就盯着你身边的优秀的人,不断的充实自己,厚积薄发。工大的缺点不少,也是“双非”,但是,作为工大人,要对自己的明确的定位,我们其实是除了全国TOP30以外比较顶尖的一部分人。由于某些历史原因,我们工大错过了211的发展,也因此错过了985平台,但是较硬实力而言,在全国应该在50以内。如今我身旁好多同学都会说,你们本科学校竟然不是211,真是难以置信的事情;我在课上经常会听到老师说南京工大的老师做了什么什么项目;我也经常在国内外顶级期刊上看到南京工大的单位名。所以,首先不要妄自菲薄,工大的前进建立在你我强大的基础上,所以,从自身做起,工大给你的,已经足够多,只是你不争气而已。以上,工大人共勉。
以上就是飞卢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飞卢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飞卢网:www.flxedu.com
从中国石油大学走出过哪些名人?石油大学作为一个石油类的高等学府,培养出众多的优秀人才,并且为早期以至现在国家石油工业的发展和进步奠定了人才基础,被誉为“石油人才的摇篮”。但是作为一个综合类的大学,石油大学不仅仅局限在石油这个相对较窄的领域,她(石油大学)又为社会各行各业提供了众多杰出人才,校友辰东就是其中一位。辰东,原名杨振东,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如果这样说
中南大学走出过哪些名人?中南大学作为国内的重点大学,是211和985工程,在中南大学有很多优秀的学子,作为中南大学的一员,我也有幸和这些优秀的学长学姐们在同一所学校,比如有色冶金工业电化学专家刘业翔,他说中国有色金属冶金学科领域的学术带头人之一,同时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他在现代化学中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果,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钻研,依然孜孜不倦的在实验室中,刻苦钻研,为我们晚辈后生做
将下列人物排名孔子、曹操、屈原、郑和朝代顺序孔子(春秋)—屈原(战国)—曹操(三国)—郑和(明)中国朝代顺序如下:夏、商、周[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西汉、新朝、玄汉、东汉、三国时期(魏、蜀、吴)、晋(西晋、东晋)、南北朝[南朝(宋、齐、梁、陈)、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国[前蜀、后蜀、南吴、南唐、吴越、闽国、南楚、
南京大学走出过哪些名人?南大的名人校友真的太多太多了,本人学金融的,就先说几个金融方面的,还有自己比较熟悉的名人校友。1.赵令欢:弘毅投资总裁赵令欢是中国VC/PE市场非常厉害的投资人,投资眼光精准。他毕业于南京大学物理学系,自己事业飞黄腾达之后,为了支持母校南大办学事业和纪念父亲赵世良先生,他在赵令欢在南京大学捐资设立赵世良教育基金,来帮助南大学子。南大很多校友都是能够抱
东北大学走出过哪些名人?说到东北大学历史名人,大多数第一想到的上世纪叱咤风云的人物,比如少帅张学良,还有林徽因和梁思成夫妇。张学良就不用多说,他27岁任职东北大学校长,可以说早期的东北大学是因为他而发展壮大的,这是东北大学历史上一段非常辉煌的岁月。而梁思成与林徽因在加拿大完成学业举行婚礼之后,就在为回国效力做准备。梁启超曾经给梁思成写信商量回国后的去向,信中这么说道:“你
四川大学走出过哪些名人?朱德、杨尚昆、巴金、郭沫若、江竹筠1、朱德朱德(1886年12月1日-1976年7月6日),字玉阶,原名朱代珍,曾用名朱建德,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1906年-1908年在四川大学(当时还叫四川中西学堂)学习
河海大学走出过哪些名人?本人河海大学本科生,觉得有必要回答一下这个问题!我不是江苏人,所以在报考这所学校之前对河海大学一无所知,甚至都没听过,当我向别人介绍河海时,他们也是一脸懵,表示没听说过这所学校!但我们河海可是很牛的好吗!聊起河海大学的名人,那可就多了!一、茅以升茅以升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他主持修建了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桥梁,可以说他是我国的桥梁专家的老
西北工业大学走出过哪些名人?虽然只来了西工大一年,但幸运地经历了八十周年校庆让我对西工大走出的很多名人(大佬)都有了或多或少的了解。第一个提到的一定要是师昌绪老先生了!师昌绪老先生毕业于国立西北工学院(也就是西工大的前身),他为我国的材料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顺便提一嘴,西工大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在全球前千分之一,欢迎报考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嘻嘻。西工大话剧队甚至为了纪念师
2024-11-06 11:57:04
2024-11-16 07:17:28
2024-05-24 13:59:36
2024-12-16 19:10:08
2024-06-25 10:02:08
2024-08-25 00:1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