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30 00:54:04 | 飞卢网
征集志愿可以填多少个如下:
第一批本科征集志愿:可填报三个院校志愿。第二批本科征集志愿:可填报六个院校。志愿高职(专科征集志愿:院校志愿数量不限。每个院校志愿中可填报6个专业志愿,征求志愿环节中,每个院校志愿可填3个专业志愿及是否愿意调剂选项。
征集志愿
普通类本科第一批A、B段,本科第二批,本科第三批,专科(高职)批次实行平行志愿的投档录取模式。
平行志愿投档规则为:在相应的分数线上或者分数要求以上,按考生高考总成绩(高考文化课总成绩与政策性照顾分值的总和)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当考生总成绩相同时,文科依次按语文、数学、外语单科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
理科依次按数学、语文、外语单科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按照排序先后依次检索,再根据考生填报的平行志愿先后顺序依次检索、投档到最先符合条件的一所院校。
普通类本科第一批A、B段,本科第二批第一阶段录取的平行志愿投档时,在相应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分数要求)上,按照考生成绩从高分到低分,只进行一轮平行投档,对未完成招生计划的院校不予补充平行投档,剩余招生计划在本批次(段)第一阶段录取结束后向社会公布。
向符合相应条件且未被录取的考生“征集志愿”,进行补充录取;“征集志愿”补充录取将综合考虑招生计划缺额数和生源分布情况等决定投档次数。
本科第三批,专科(高职)批次第一阶段录取的平行志愿投档时,在相应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分数要求)上,按照考生成绩从高分到低分,只进行一轮平行投档,对未完成招生计划的院校不予补充平行投档,剩余招生计划在本批次第一阶段录取结束后向社会公布。
向符合相应条件且未被录取的考生进行第一次“征集志愿”补充录取;第一次“征集志愿”,在相应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分数要求)上,按照考生成绩从高分到低分,只进行一轮平行投档,对未完成招生计划的院校不予补充平行投档。
剩余招生计划在本批次第二阶段录取(第一次“征集志愿”补充录取)结束后向社会公布,向符合相应条件且未被录取的考生进行第二次“征集志愿”补充录取;第二次“征集志愿”补充录取将综合考虑招生计划缺额数和生源分布情况等决定投档次数。
专科志愿可以填6个,详细介绍如下:
一、专科志愿:
专科志愿是指高考考生在填报高职专科院校录取志愿时所选择的学校和专业,根据教育部相关政策规定,每位考生可以填报最多6个专科志愿。
填报多个专科志愿的目的是为了增加录取的机会和选择的余地。通过填报多个志愿,可以提高被录取的概率,同时也有可能获得更符合自己兴趣和发展方向的专业,填报多个志愿还可以避免单一志愿未被录取而导致无法上大学的情况发生。
二、选择填报的专科志愿:
选择填报的专科志愿应该结合自身的兴趣、特长和就业前景进行考虑,首先要明确自己对于不同专业的喜好程度和适应能力,选择自己真正感兴趣且有能力学习的专业。
其次要考虑专业就业前景和社会需求,选择具有一定发展前景和就业竞争力的专业,还可以参考招生计划、学校口碑和专业特色等因素进行选择。
三、如何填报专科志愿:
填报专科志愿需要遵循招生政策和要求,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方式进行操作,一般来说填报专科志愿是在高考成绩公布后的一段时间内进行的。
考生可以登录教育部门指定的网站或使用指定的填报系统,按照要求填写志愿表,并按照自己的意愿排序。在填报志愿时,要认真查阅学校招生章程和相关信息,了解学校和专业的录取条件、学制、培养目标等重要信息,做出合理的选择。
四、注意事项和常见问题:
1、及时了解招生政策和要求,掌握填报时间和方式,仔细查看学校和专业的招生章程,了解录取条件和要求。
2、合理安排填报顺序,将自己最感兴趣且符合条件的专业放在靠前位置,避免填报重复的学校或专业,避免填报不符合自己兴趣或能力的专业。
飞卢网(https://www.flxed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能填多少个志愿的相关内容。
高考能填的志愿数量在不同地区是不同的,具体如下:
2023传统高考地区志愿填报数量:
传统高考地区的高考志愿可以选4至6个学校,然后每一所学校都可以选择6个专业填报,同时还可以选择服从调剂。这样计算下来的话,每个人都可以有很多个院校专业可选,如果报的不高的话,有很大可能被录取。
2023新高考地区志愿填报数量:
河北
1、新高考本科批包括未列入本科提前批的普通类本科专业、地方专项计划、本科预科班等。
2、实行以“专业(类)+学校”为单位的平行志愿模式,1个“专业(类)+学校”为1个志愿。设1次集中填报志愿和1次征集志愿,每次最多可填报96个志愿。
辽宁
1、新高考本科批次实行平行志愿投档,设置112个“专业+学校”志愿,1个“专业+学校”为1个志愿,考生可填报的志愿最大数量为112个,可以填满所有志愿,也可选择填报其中部分志愿。
2、高职(专科)批次实行平行志愿投档,设置60个“专业+学校”志愿,1个“专业+学校”为1个志愿,考生可填报的志愿最大数量为60个,可以填满所有志愿,也可选择填报其中部分志愿。
高考志愿填报技巧
1、合理组合院校志原。不宜全部填报高分段院校,也不必全部填报低分段院校。考生可以根据自己高考成绩,个人兴趣爱好、身体条件等因素,在有可能被录取的院校范围中,合理、有序组合院校志愿。一般来说,平行志愿填报按照“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原则。 飞卢网
2、要将最想上的院校填报在平行志愿的前列。由于平行院校志愿是有先后顺序的,当考生填报的平行院校志愿中,有2所以上符合投档条件时,计算机系统会将考生电子档案投档到排序在前的院校。因此,考生要将最想上的院校填在平行志愿的前列。
同时填报的专业志愿不要过少。如果考生只报考某些院校的一两个专业,当考生档案被投档到招生院校后,就有可能因总分或相关科目成绩偏低,不服从院林专调剂,具体条件受限等原因,面临投档后被退档的风险。
3、要积极慎重选择“专业是否服从调剂”。平行志愿投档录取中,如考生因专业不服从调剂被退档,只能参加征集志愿或下一批次的录取。因此,如选择服从专业调剂,会增加被院校录取的机率,但也有可能会被调剂到不满意的专业,考生要根据自身实际,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来选择专业是否服从调剂。
以上就是飞卢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飞卢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飞卢网:www.flxedu.com湖南征集志愿的学校关于湖南省往年征集志愿院校名单分享如下:2022年:天津医科大学、沈阳师范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长沙医学院、湘潭理工学院、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等。2021年:湖南农业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南华大学、湖南科技大学、吉首大学、湖南工业大学、湖南理工学院、衡阳师范学院、湖南文理学院、湖南工程学院、湖南城市学院、长沙学院、湖南财政经济学院等。
2023湖南征集志愿可以报几个志愿学校2023湖南征集志愿可以报4个志愿学校。2022年湖南高考志愿本科批可以填报45个志愿,每个志愿可填6个专业,专科可以填30个志愿,每个志愿可填6个专业。2022年国家专项计划、定向、民族班和预科班志愿与非定向志愿合并,设置为普通志愿,志愿个数由原来的10个院校平行志愿调整为45个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征集志愿次数由原来的1次调整为2次。
征集志愿可以报几个学校3个学校,每个学校3个专业。征集志愿是指对于第一批至第四批第一志愿录不满额的院校,在每批次第一志愿录取完成后,由省教育考试院向社会公布院校招生缺额的计划。考生可根据缺额计划在当地招生办填报“征集志愿”,这样使得第一志愿录取时落选的考生有第二次重新填报志愿的机会.普通类本科第一批A、B段,本科第二批,本科第三批,专科(高职)批次实行平行志愿的投档录取模
高考征集志愿录取几率多大高考征集志愿录取几率80%,相关内容如下:一、征集志愿录取几率大吗?征集志愿是院校专业招生计划未招满的时候,发布的补录计划,一般,院校征集志愿都会降分录取,填报征集的录取机会还是非常大的。分数较高的考生在征集志愿中被录取的几率比分数较低的考生高很多。征集志愿汇总后,教育考试院根据”位次优先、遵循自愿、一轮投档“的平行志愿投档原则,按照1
福建省第二次征集志愿学校名单福建省第二次征集志愿学校名单如下:福建省连续两年参加征集志愿的大学历史:福建江夏学院(闽台合作)、福建师范大学、龙岩学院、闽江学院、莆田学院、莆田学院(面向莆田)、厦门理工学院、广西中医药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边防子女预科班)、四川文理学院等104所大学。福建省连续两年参加征集志愿的大学物理:福建江夏学院(闽台合作)、福建农林大学、福建师范大学
湖南高考志愿可以填几个学校几个专业2022年湖南高考志愿本科批可以填报45个志愿,每个志愿可填6个专业,专科可以填30个志愿,每个志愿可填6个专业。2022年国家专项计划、定向、民族班和预科班志愿与非定向志愿合并,设置为普通志愿,志愿个数由原来的10个院校平行志愿调整为45个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征集志愿次数由原来的1次调整为2次。艺术类由原来的10个志愿调整为30个志愿。体
南宁师范大学录取分数线20222022年南宁师范大学录取分数线:广西省(二本)(理科381分、文科435分);安徽省(本二)(理科437分、文科533分);湖南省(本科)(历史类488分、物理类458分);江西省(二本)(理科459分、文科518分);内蒙古(本二)(理科327分、文科398分);陕西省(本二)(理科395分、文科455分);云南省
湖北高考二本征集志愿怎样填?湖北高考二本征集志愿填写方法如下:1、查询缺额院校信息都是学校和招生办负责通知学生的,一般学校会印发一个小册子,上面有征集志愿的学校和专业以及缺额的数量。如果学校没有通知领取该信息册,可以找老师索要,或者在所在的省招生网上查询。2、填写征集志愿的地点和时间时间的话要看招生办公布的时间,一般学校也会通知落榜的考生及时填写征集志愿。总之是在填
2023-12-24 08:22:46
2023-12-25 10:23:36
2023-12-06 04:16:50
2024-03-23 12:06:52
2023-11-02 23:13:13
2023-09-01 16:3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