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03 16:06:57 | 飞卢网
![]()
成为县直学校后,学校在办学规模、管理体制、教育质量等方面都有了很大发展。经过四任校长和全校教职工的共同努力,学校现在拥有小学1—6年级教学班32个,学生2238人,学前幼儿385人,在岗教职工138人,专任教师133人。
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学校以实施“名师工程”为载体,以校本培为有效形式,加强对教师的教学基本功训练和业务水平的提高培训,构建学校人才梯队。现有省特级教师4人,中学高级教师6人,小学高级教师78人。国家级骨干教师1人,省骨干教师4人,市骨干教师25人,县骨干教师32人,襄樊市名师1人,襄樊市十大杰出青年1人。
在办学条件建设上,校园面积扩大到19850平方米,有教学楼4栋,综合办公楼1栋,教职工单元楼3栋,完全满足教学和生活的需要。近几年先后投资300多万元,逐步配套完善了现代教育设施,成立了红领巾电视台和多媒体制作中心,开通了43个终端有线闭路电视教学系统和教学管理双向传输系统一套,地面卫星接收站一个,KU波段一套,校园互联网一套,组建了60座电脑室和30座电子备课室各一间。并设立了其他各类专用教室及活动室,以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

飞卢网(https://www.flxed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南漳县第一中学的详细介绍的相关内容。
1978年3月,县委决定恢复南漳县第一中学,任命了校长,收回原来被遣散的教师,组建学校领导机构,清理校产,整理教学用具,修缮房屋。当年秋天,在全县范围内实行统一考试,择优录取,招高一新生5个班250人,学制沿用二年制,1981年秋高一新生恢复三年制,到1983年秋全部过渡到三年制,分文理科教学。南漳县第一中学恢复后,被确定为襄樊市重点高中,1984年被列为湖北省首批办好的108所重点高中,学校规模逐渐扩大,稳步发展,到1984年高考上大专以上76人,中专26人,丁天洋考入北京大学,杨涛考入清华大学。
1986年,在校学生达到13个教学班776人,教职工91人,专任教师51人。1986年高考考入大专院校102人,中专19人。学校在教育管理中积极推行校长负责制,民主选举和评议校长,校长作为学校法人代表和行政负责人,负责校内机构设置,人员调配聘任,教学管理和考核,负责管理和使用学校经费。校长负责制的实施,加强了教学管理。1987年5月,中共南漳县第一中学党总支成立,下设教师、行管、后勤三个支部,健全了学校党组织,党总支参与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审议通过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监督学校各项工作的落实情况,通过民主集中制原则对学校重大事项做出决议决策,完善了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为推行全员聘任制 、岗位责任制 、结构工资制提供了有力保证。1986年,为了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学校在教导处 、总务处的基础上,增设政教处,加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管理,加强法纪教育和文明卫生教育。
1987年秋,学校试行年级组负责制,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由年级组负责人全面负责年级 的教学管理。使学校各项任务和计划得以更快的完成,学校的决议、决定得到更好的贯彻执行。1990年高考上大专院校173人,中专12人,李倩考入清华大学。
从1989年一年级新生开始,实行会考,高一考地理,高二考历史、生物、物理、化学,高三考语文、外语、数学、政治,每学年进行劳技课考查,2000年会考停止。为了改善办学条件,1986年投资15.3万元,新建教师宿舍一栋525平方米;1986—1988年6月,投资30万元,建四层实验楼一栋1990平方米;1987年,投资8.3万元,建校办工厂厂房和商业服务用房935平方米;1988年,投资75万元,新建教学楼一栋2364平方米,可容纳22个教学班;投资6.3万,建男生宿舍一栋417平方米,。1989年投资13万元,建50×35×2.1米游泳池一个。1990年,投资2.5万元,改造青年教师单元楼,新建面积400平方米;1992年,投资10万元,建女生宿舍一栋720平方米。1992年投资40万元,建400米环行跑道标准运动场一个。
由于经济条件限制和骨干教师返回原籍等原因,使师资不配套,南漳县第一中学没能得到更好的发展,1999年毕业252人,高考上省线19人,上重点线10人。1993年3月,南漳县委调整了南漳县第一中学领导班子,1994年7月成立了中共南漳第一中学委员会。1993年3月增设学校办公室,1997年增设学校保卫处。
1993年-1999年,学校强化内部管理,提出外树形象,内强素质,不断修订规章制度,先后决定通过了《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制度》、《党委议事制度》、《党委决策规程》、和《南漳一中内部管理制度》、《南漳一中学生管理细则》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明确岗位责任,强化劳动纪律,严格实行教师集体办公制度,教辅人员上班签到制度。把聘任和岗位责任结合起来,提高了教学成效奖励标准。加强教师的引进和培养,狠抓教学常规的落实,实行年级主任年级负责制度,校研组和备课组长学科负责制度,教案和作业批改检查评议制度,月考周练制度和听课制度。1996年起对一年级新生进行军训。1996年,在校学生达到29个教学班1924人,高考上省线88人,上重点线33人;1999年,在校学生35个教学班2565人,高考上省线336人,上重点线104人。山区综合质量评估,一直位于山区市县前列。
教学环境的优化,教学条件的改善,师资队伍的加强,促进了学校的发展,到2000年,在校学生达到35个教学班2645人,高考上省线601人,上重点线180人,张云涛考入北京大学,王威、朱大鹏考入清华大学,2000年-2007年连续8年,南漳一中年年有学生考入清华`北大等名校,2004年邹辉以689分夺得襄樊市高考理科状元,2007年付阳东以全省文科第二名的成绩,夺得襄樊市高考文科状元。2003年,南漳县教育局发出“全县教育学一中”的倡议。
这一时期,学校不断完善内部管理机制,不断开拓进取,以教育教学为重点面向全体学生,成人成才并重。调动各种积极因素,树立“质量就是生命,质量就是动力”的观念,加强教研教改的组织领导,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实行校领导值周值日制度,和驻班蹲点制度、坚持例会制度和民主生活会制度,进一步完善了教研制度,加强了安全教育和安全防范,根据当代青年学生的身心特点,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设了心理教育课,从2000年起设立心理咨询室,帮助学生疏导心理障碍,矫正不良心理倾向。
厦门大学漳州校区是几本厦门大学漳州校区是几本线漳州校区现在是厦门大学的独立学院:嘉庚学院,招收批次为本科第二批和第三批。厦门大学漳州校区位于福建省漳州招商局经济技术开发区,与思明校区隔九龙江入海口相望。扩展资料厦门大学漳州校区拥有完善的教学、科研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主要发展:一是用于厦门大学建立部分学科的.科技创新平台和人才培养基地,在新的起点上更好地服务漳州经济社会发展;
漳州高考状元多少分是谁名单,漳州高考状元出自哪个学校漳州历年高考状元信息如下:2020年漳州理科状元是周宣彬、杨凯丞、吴俊坚(并列),出自漳州一中、漳州实验中学、漳州立人学校,总分为700分,文科状元是张筱帆,出自漳州实验中学,总分为657分;漳州理科状元是赵思玲、林宇菁(并列),出自漳州正兴学校、厦大附中,总分为690分,文科状元是林婧涵,出自东山二中,总分为655分;2018年漳州理科
漳州理工职业学院是公立还是私立漳州理工职业学院性质为民办,层次为专科,类型是专科(高职)。漳州理工职业学院位于福建省漳州市龙文区蓝田经济开发区蓝田工业区,是由福建吉马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创办于2007年2月25日的漳州吉马印刷职业技术学院在2011年2月14日通过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更改此校名而成。截止2022年学院主校区位于福建省漳州市蓝田经济开发区鹤鸣路1号,新校区位于漳州市
厦门大学漳州校区是985吗其他信息:厦大漳州校区属于厦门大学。厦门大学共有4个校区,分别为:思明校区(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翔安校区(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漳州校区(福建漳州招商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马来西亚分校(马来西亚雪兰莪州雪邦沙叻丁宜)。材料补充:厦门大学漳州校区于2001年4月6日开工建设,2003年9月投入使用,占地2568亩,建筑面积63万平方米。该校
北京大学的正门是哪个门?为什么有的人说是东门有的人说是西门?到底是哪个门?北大正门是西二门,地址:北京市海淀区 颐和园路5号。西校门在燕京大学时期是燕园的唯一正门,当时门正中悬挂着由蔡元培先生手书的“燕京大学”四字匾额。1952年,北京大学迁入燕园以后,门正中也换上了“北京大学”的匾额。“北京大学”四字是根据毛泽东主席在1950年给北大校徽亲笔题字放大而成的,与红色的校门浑然一体。
漳州市第一中学的高考成绩2010年高考:漳州一中高考再创佳绩:本一上线率53%、本二上线率90%;总分600分以上人数达123人(理科114、文科9),居全市第一;文史类考生杨炜乐以原始总分653(比省状元仅一分之差)荣获全省第二名、漳州市状元,刘玫648分荣获全省第四名、漳州市第二名;谢陈弘、吴秋妍等两位同学被新加坡国立大学录取;苏歆、杨雅菁、黄欣鑫等三位同学被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录取;黄
求问意大利哪些公立学校有时尚,奢侈品的本科管理专业一般意大利私立院校奢侈品管理专业会更好一些,例如:奢侈品管理专业—推荐院校马兰欧尼设计学院、意大利设计学院、欧洲设计学院、米兰理工大学、博科尼大学、柏丽慕达时尚学院、罗马尼古拉·库萨诺大学主要给大家推荐两个院校:马兰欧尼和柏丽慕达①马兰欧尼时装学院,是第一所被意大利教育部认可的专业时装艺术院校,同时也得到了英国和法国教育
福建省有铁路专业的学校福建铁路机电学校的专业有:电子与信息技术、电气化铁道供电、通信技术、铁道运输管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机电技术应用、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运用与检修、铁道施工与养护。福建铁路机电学校系1984年由铁道部创办的公立“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是目前闽赣两省培养铁路紧缺人才的唯一一所具有铁路各种教学能力的中职学校。学校秉承“团结、勤奋、求实、创新”之精神
2024-11-06 11:57:04
2024-11-16 07:17:28
2024-05-24 13:59:36
2024-12-16 19:10:08
2024-08-25 00:16:42
2024-09-07 14:5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