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06 15:34:32 | 飞卢网
一定要从个人定位和兴趣出发。常言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彼是了解对方,知己就是了解自己。尤其是在新专业没有往年报考数据做参考的情况下,考生失去了“知彼”的先机,那就更得把握好“知己”这一原则。
很多人光听专业名称感觉炫目、诱人就选择报考,往往容易出现偏差。考生家长一定要充分考虑自己的兴趣、性格、能力等因素,考察一下所报专业的主要课程、培养目标、人才需求状况、毕业后的工作情况、工资待遇、发展趋向等众多问题。这一点对于选择国家新增专业的考生尤为重要。如果经过考察,某一专业真的是你兴趣所在,所学的科目又是你的特长,毕业后从事的工作也和你的气质性格比较符合,那么不妨把它列入可选专业的范畴。 当同一个新增专业不同院校都有开设的时候,到底应该怎么选呢?一般来说,如果新增专业与学校的办学特色相对应,那么其专业实力是会具有一定的优势的。排除一些跟风开设的专业外,很多新增专业都是从原有优势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一定的历史积淀和发展条件。
2023新高考志愿填报:全面指南与深度解析
高考志愿填报,一场关乎未来方向的重要抉择,信息繁多,过程复杂。学长@南山学长倾情分享,为考生们精心设计了两阶段、八步骤的实战流程,确保每一步都精准到位:
选择志愿,就是选择未来的可能性。记住,无论何时,选择都应基于个人实际情况,而非外界压力。我是@南山学长,知乎高考专家,愿为你的志愿填报之路提供全程支持。有任何疑问,欢迎随时留言交流。
飞卢网(https://www.flxed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2018年考生填报好高考志愿,到底要考虑到哪些问题?的相关内容。
考生填报高考志愿怎样才算填对、报好呢?怎样才算合理?有没有标准呢?有!标准是什么呢?陈晟老师认为考生填报高考志愿的标准即是考生所报的高校、学习的专业知识与自己将来从事的职业甚至于一生的所作是一致的,是“适宜”个人的。是自己兴趣、志向所喜好的,所做的工作是个人最投入、最愿意干、最出成绩的。因此,“适宜”即是考生填报志愿的标准,而且是检验考生填报高考志愿合理与善择的唯一标准。
考生填报高考志愿做到“适宜”长期的职场规划,是经过比较长时间的验证才得出正确的结论,甚至于用一生的事业与成就得以检验。中期的学业规划,是在个人专业知识的学习中,兴趣浓,学的深、学得透,出成果等即为达标。近期升学目标,即是填报高考志愿,按照个人的爱好、特长填,能以被理想的高校录取即是达标。近期的达标——填报高考志愿是第一步,对于考生至关重要,可谓重中之重。因为这是基础,是考生人生的起点,是其个人事业成就最初的选择。因此,考生甚至于家长都应该有充分的认识和给予极高度的重视,要真正弄通弄懂填报高考志愿“适宜”的标准。
分数批次“适宜”。以自己普通高考的分数切合高校录取的批次。高校录取的本科批次有:一本、二本。同时又分为“重点本科高校”与“普通本科高校”。按你的分数适合上哪一批次就上哪一批次,适合上什么样的高校就上什么样的高校。能上重点本科高校的就上重点本科高校,你的分数不能上重点本科高校,就上一般的普通本科高校,如果分数还不够,就只有上普通专科或者上职业高校了。
意愿性格“适宜”。以自己的兴趣爱好、学科特长和性格去切合你所挑选的高校和专业。你所选择的高校和你所报的专业正好是你的兴趣爱好,也吻合你的学科特长,还很符合你的性格,达到了你的满意。这既是切合,也是相宜,正是“适宜”。
高校录取“适宜”。高校录取考生,考生报考高校,是“两相”之事。考生以自己的意愿填报了该高校,该高校按照招生条件录取了该考生,这即是相互切合。
考生在这第一阶段善择如愿以偿,分数适合,条件适当。按照自己的意愿,被理想的高校录取。你选择了高校,该高校也录取了你,这说明相互适宜,两全齐美,个人感觉满意。
兴趣学习“适宜”。兴趣学习是指到学校后的各课程的学习是否有兴趣,是否愿意学。按一般而言,绝大多数考生到校后投入学习是跃跃欲试的,学习趣味是浓浓的。但也有的考生报志愿时感觉很好,个人被录取到了所报考的高校心情也很满意,可到学校后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就有些没感觉,听也能听进去但印象不深,效果不是很好。这是学习场地、老师的更换所致。个人要反思一下,是不是老师讲课的风格自己不适应,是不是周围的环境对个人有影响,是不是自己有什么心事或身体的不舒服造成了听课的情绪不好等,把这些逐步改变,即会尽快进入学习状态,会愈发投入。相信时间不会久,兴趣学习便会“适宜”。
学科特长“适宜”。个人在高中时的学科特长课程在进入高校后学习怎么样,是否学得进、学得快,是否兴趣还是那么浓或者是更浓了。学校的环境,教师授课的方式方法与自己接受是否还有差距,个人的性格是否已经适应,是否已逐步养成或正在逐步养成自己在校学习的生活习惯,个人期待、也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学科特长课程的特色活动,并能从中较好的表现自己,使个人的学科特长更长、更优秀。 飞卢网
考生在校学习这一阶段,主要是学习兴趣、学科特长和创造创新潜质的适合,他们选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个人以真正喜欢的高校和专业,适于个人的兴趣学习,发展自己的学科特长,创新潜质不断显现,研究成果不断获得,达到了个人欲望的满意感和幸福的满足感。
实际上这正是落实个人的人生规划,高考志愿的选择是正确的。考生填报高考志愿依据“适宜”的原则,必然会选择理想高校和心爱专业,金榜题名。也必然会在学校学有所专,学有所长,学有所成。更会在个人的工作实践中创造创新,成就卓著,辉煌人生。事实会无情的铁证,“适宜”是考生填报高考志愿的标准,也是考生检验填报高考志愿“合理、善择”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
陈晟老师:高考志愿填报实战专家,精准预测高校录取线,为考生提供个性化的志愿填报方案,成功指导千余名考生升入理想大学。深谙高校自主招生政策,具有多年自主招生申报实战经验,每年指导数十名考生获得自主招生资格。
以上,就是飞卢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考生填报好高考志愿,到底要考虑到哪些问题?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飞卢网:www.flxedu.com高考填报志愿要注意哪些问题?高考填报志愿是一个重要的决策过程,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了解专业:在填报志愿之前,对你感兴趣的专业进行充分的了解。了解专业的课程设置、就业前景、学科特点等信息,确保你的志愿选择符合你的兴趣和职业目标。考虑自身条件:考虑自己的兴趣、优势和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避免盲目跟风或选择与自己实际情况不匹配的专业。研究院校:仔细研究你希望报考的院校。了解学
高考志愿需要找机构吗高考填志愿需不需要找机构,需要根据考生个人对志愿填报的了解程度具体而定,通常情况下,考生不需要找机构。高考志愿表中,在院校、专业的下面设置一个“专业服从调剂与否”栏目,究竟填报“服从”还是“不服从”,要求考生必须在学校与专业之间进行一次博弈。当然,这里的基本前提一定不能忽略,即平行志愿的A、B、C、D四所院校之间一定要保持足够的、合理的级差,从高到低,依次
考生怎样填高考志愿最合适?2020年高考即将到来,考生们进入最为紧张的冲刺阶段,而除了为高考紧张进行备考以外,考生们也是时候该了解高考志愿填报的相关工作,为高考之后的志愿填报做好准备,在高考志愿填报当中,有的考生并不知道如何正确来进行高考志愿填报,导致自己最后选出了大学,还选出了专业,让自己后悔不已,其实进行高考志愿填报应该三思而后行,综合各种因素和条件,才能够保证自己能够选对好的大学,选
马上就要高考了,现在开始考虑志愿填报的问题,早吗?马上要高考了,现在考虑填报志愿是可以的,不早。有的学生早在过年前都想好自己要考什么大学了,给自己先定个目标。填报志愿现在都是分数出来了才填,提前考虑当然是非常好的,准备的越早,才能掌握更多,更全面的信息,才能选择更适合自己的专业和学校。填报高考征集志愿越快越好吗?征集志愿的填报并不是越快越好,原因如下:1.填报征集志愿的目的是
高考志愿填报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在高考志愿填报时,要格外注意以下问题:了解专业及学校信息:仔细了解心仪的专业及学校的具体信息,包括招生计划、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就业前景等。确保所选择的专业和学校与个人兴趣、能力和职业规划相匹配。考虑自身条件:考虑自己的高考成绩、兴趣爱好、特长、成绩排名等因素,找到适合自己的专业和学校。同时也要结合自己的经济能力和家庭条件,避免选择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的学校
2022体育类考生填报志愿要注意哪些问题怎样填报志愿高考体育类考生必须参加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填报志愿方式和时间与其他科类考生相同。体育类志愿填报在提前批次,在这一批次不得兼报理工类志愿,否则无效。在其他批次可兼报理工类志愿。体育类考生填报志愿注意问题填报体育专业志愿的考生必须参加全省(或直辖市、自治区)组织的体育素质测试,填报各地体育学院和独立学院体育专业的考生必须参加
高考志愿填报时要格外注意哪些问题?高考志愿填报要认真细致对待,首先我们要明确专业的定位,然后选择学校所在区域,再根据往年投档线的绝对值大致选择学校范围,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些高考志愿填报应该注意哪些问题高考志愿填报注意事项1、先明确自己可以填报几个高考志愿无论是合并批次还是取消批次,对于考生填报志愿都会有一定的影响,而高考志愿的设置也会出现一定的变化。所以,考生一定要了解清
高考志愿填报一般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志愿填报时,首先应该认真了解新高考招生录取的相关办法和规定,知晓自己所在类别的志愿设置和相应投档录取规则。然后,应结合自己的选科、成绩等情况及信息进行综合考虑。基本的考虑包括:(1)成绩的高低。这是考生填报志愿的基础因素,直接决定了可选择的院校的层次和专业去向。包括总分、位次、单科成绩等。(2)专业及院校选择。原来的以院校为基本单位的录取模式下,对于部分
2023-12-06 04:16:50
2023-12-25 10:23:36
2023-08-30 08:33:36
2023-12-20 17:47:43
2024-01-07 20:46:49
2023-10-25 04:3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