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动态 > 正文

西华师范大学可以转专业吗?

2024-07-09 19:37:21 | 飞卢网

办学层次:本科院校类型:师范院校性质:公办
标识代码:4151010638隶属于:四川省教育厅
最近经常有小伙伴私信询问西华师范大学可以转专业吗?相关的问题,今天,飞卢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西华师范大学可以转专业吗?

西华师范大学专科

嗯!西师的专科实在不好!川外成都学院不错!反正别来西华师范大学,它的专科很差,在老区,住宿条件特别差,就业率也特别的低!还比不上专科学校!总之西华师范大学的专科还是算了! 读这种二本院校的专科实在不安逸的!不要拿自己的前途开玩笑!我们亲戚就在西师专科 他说专科是领导们办起来赚外快的!

西华师范大学可以转专业吗?

西华师范大学可以转专业吗?

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优秀学生一个重新选择适合自己发展方向的机会,学生进校学习一段时间后,可以向相关学院和教务处提交申请,学校参考学生的高考成绩和平时学习成绩,允许一定比例的优秀学生在学校规定的专业范围内重新选择专业。

西华师范大学可以转专业吗?

四川二本院校名单

飞卢网(https://www.flxed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四川二本院校名单的相关内容。

1 报考四川高校(主要介绍二本院校)
四川高校中 211院校有 四川大学,电子科大,西南交大,西南财大,四川农大

其中,四川大学,电子科大,西南交大设有国家级研究生院(全国56所) 第一个省级研究生院是西南石油大学研究生院

按照教育部划分的学校类型,从高到低依次为研究型(四川大学),研究教学型(电子科大,西南交大,西南石油,成都理工),教学研究型(成都中医,四川农大,四川师大),教学型(西南科大,西华大学,四川理工等高校)

网上各种版本的大学排名很多,缺乏权威性且商业性太浓,目前国家教育部只发布过全国一级学科排名,四川省内高校共有23个一级学科评估排名位居全国前10名,其中,四川大学的口腔医学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工程、西南石油大学的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三个一级学科全国排名第一。 川内高校位居全国前10名的23个一级学科(括号内数字为该学科全国排名)

四川大学:口腔医学(1)、轻工技术与工程(4)、水利工程(5)、生物医学工程(6)、新闻传播学(7)、数学(7)、核科学与技术(7)、中国语言文学(9)、物理学(9)、理论经济学(10)、临床医学(10)、药学(10)

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工程(1)、土木工程(8)

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1)、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9)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3)、信息与通信工程(8)

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药学(2)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2)

成都体育学院:体育学(5)

西华师范大学:林学(5)

四川农业大学:畜牧学(8)

省属二本学校主要有西华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成都理工大学,西南石油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西南科技大学

其中,理科最强是成都理工大学,工科最强是西南石油大学,西南石油大学求精,成都理工大学求大。文科最强是四川师范大学,名声最好是成都理工大学,科研最强是西南石油大学,规模最大是四川师范大学,就业最好是西南石油大学,发展最快是西南科技大学(有不可逆的人为因素)

理工科推荐报考成都理工大学,西南石油大学,两校在理工类二本学校中全国名列前茅,其中西南石油大学部分专业在一本招生

文科推荐报考四川师范大学师范类专业

部分学校基本信息
成都理工大学(原成都地质学院):
成都理工大学目前是一所以理工为主、地学为优势、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多科性大学。学校现有12个学院,1个体育教学部,同时设有研究生部、沉积地质研究院、继续教育学院等教学科研单位。学科专业以理工为主,涵盖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哲学农学、教育学等9个学科门类,有 62个本科专业、50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3个工程硕士招生领域、20个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1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和8个省级本科人才培养基地。2007年在校学生总数25314人,其中全日制普通本科生 19637人,硕士研究生2069人,博士研究生552人。在编教职工2246人,其中博士生导师69人,教授171人,副教授310人,其中有3人成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获“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称号,1人获“四川省科技杰出贡献奖”,2人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2人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4人入选 “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8人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培养计划”和“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获高校青年教师奖,4人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2人获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1人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3人获中国青年科技奖,88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30人获“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称号,23人获“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8人获四川省青年科技奖。
作者: 221.237.186.* 2008-1-17 20:00 回复此发言 2回复:<转>报考四川高校(主要介绍二本院校) 西南石油大学:
学校现有教职工2193人,其中专任教师1302人。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174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475人。教师队伍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教育专家30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2人,带头人后备人选28人,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1人,国家级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6人,省部级优秀教师、师德标兵6人,省部级中青年骨干教师48人,霍英东青年教师奖获得者6人,孙越崎科技教育基金奖获得者13人,博士研究生导师78人,5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学校设有 17个教学院系(部)、44个本科专业,是全国较早拥有博士、硕士、学士三级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之一。现有省级研究生院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具有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予权,博士学位授权点17个,硕士学位授权点53个;有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 个,国家重点学科3个、“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级重点学科7个、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和技术中心等25个,其中有联合国援建的“中国石油天然气油井完井技术中心”、加拿大政府援建的“中国-加拿大天然气勘探开发技术培训中心”和 “石油天然气装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天然气开发”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油田化学”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学校没有设置分校,二级学院等办学点,学校连续10年就业率超过95%,是66所全国就业先进高校之一(四川共3所)

四川师范大学:
原四川师范学院(南充),1956年迁到成都,1985年更名为四川师范大学,1999年,原成都煤炭干部管理学院并入我校。现有2个国家级基地,设有16个学院,49个本科专业,2个博士授权点(2006年获得授权),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4个硕士授权点,17个省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研究室。现有全日制本科学生2万余人,研究生1600多人,成人脱产生602人,函授生6,412人,师资队伍中,有正教授159人,副教授372 人

西南科技大学:
学校有50余年办学历史,由四川建材学校于1979年升格为四川建材学院,1992年更名为西南工学院,2000年与绵阳经济技术高专合并为西南科技大学。学校现有在校研究生和普通本专科学生2.4万余人。设有国防科技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环境与资源学院、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文学与艺术学院、网络教育学院、成人教育学院、应用技术学院和体育学科部。设有与合肥万博社会事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合作举办独立学院——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在工学、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农学、管理学、教育学等8大学科门类,设有60个本科专业、3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和5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有3个专业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开展联合招生、培养博士研究生。学校所有专业面向全国招生和就业。学校现有国防重点学科1个、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1个、部省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重点学科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7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3个,校级科研机构20个。学校现有教职工20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660余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副高级职称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人员600余人,从董事单位等聘任院士22人,有一批博士生、硕士生导师和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

西华大学:
原四川工业学院与成都师专于2003年合并组建为西华大学。设有19院系,57个本科专业,现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5个,6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领域,9个省级重点学科,省级重点实验室,现有全日制本专科生2.5万人,研究生1000余人,教师队伍中,有正副教授500余人

成都中医药大学:
成都中医药大学(原名成都中医学院)创建于1956年,是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我国最早的四所中医药高等院校之一。现有16个本科专业,博士授权点16个,有硕士授权点27个。设有博士后流动站2个(中药学、中医学;有国家级重点学科3个(中药学、中医五官科学、针灸推拿学),部省级重点学科14 个。设有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院、药学院、针灸推拿学院、护理学院、管理学院、人文社科学院、体育部等12个院(部),并设有省级研究生院。现有在校学生 1万余人,其中研究生1300多人,师资队伍中,有正高级职称者160人、副高347人,博士生导师88人 飞卢网

以上就是飞卢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飞卢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飞卢网:www.flxedu.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西华师范大学可以转专业吗?”相关推荐
西华大学可以转专业吗
西华大学可以转专业吗

2022年西华大学招生简章西华大学是一所公办本科院校,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支持高校。现有软件工程等专业,下面就由我带大家了解一下“2022年西华大学招生简章”,此文本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2022年西华大学招生简章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为了保证西华大学招生录取工作的顺利进行,规范招生行为,维护考生合法权益,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教育部有关文件规定,结合西华大学

2024-08-29 17:53:29
华中师范大学电子信息可以转专业吗?
华中师范大学电子信息可以转专业吗?

华中师范大学转专业容不容易?华中的经济系比较好还是数学系(非师范类)比较好?我们学校没有不说免费的师范生的。除非你是港澳台学生,在大陆录取的全部都是免费的。如果不想支教可以四年后毁约但是毁约的后果就要自己承担了。转专业是否容易很难说,转专业都是要考试的,笔试+面试。然后排名。华南师范大学转专业政策华中师范大学大一可以转专业。转专业每学年办理一次,办理时间为每学年第一个

2024-09-02 21:26:47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可以转专业吗?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可以转专业吗?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可以转专业吗?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可以转专业。普通高等学校学生一般应当在被录取学校完成学业。因患病或者有特殊困难、特别需要,本校学习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申请转学:学生确有专长,并有相关成果证明,转学更能发挥其专长的。扩展资料入学后发现某种疾病或生理缺陷,经就读学校所在地的.二级甲等以上医疗单位检查证明,不能在原学校继续学习,但尚能在其他普通高等学校学习的。

2024-08-25 14:42:20
西华大学进去后可以转专业吗????
西华大学进去后可以转专业吗????

西华大学进去后可以转专业吗????说实话,所谓的西华大学这个招牌名不副实,它的学生也是名不副实。这个学校是所谓的政策性的产物,靠政绩工程硬拼凑出来的,原来的川工部分颐指气使,得意压人,师范专科部分水平低劣,难以伸展。经济学院部分自成体系,不服调度,完全是散沙一盘。除去校风不正、大量的教授和学校管理者图谋私利,帐目一塌糊涂外,值得一说的就是它的学生素质了。要说成都市大学的学生素质之差和低

2024-08-19 16:41:34
岭南师范可以转专业吗
岭南师范可以转专业吗

岭南师范可以转专业吗可以的转专业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转专业的基本规定如下:教育部的规定,大学生进校后,符合条件的可转专业(系)。(一)申请转专业(系)的条件:在校本科生在完成大学一年级课程,进入二年级之前,符合以下条件之一者,可以申请转专业:1、在某一学科方面确有特长的学生。2、因为身体健康原因,经学校指定的医疗单位检查证明不能在原专业学习、但尚能在本校其他专业学习者;3、通过

2024-08-24 20:03:48
西华师范大学专科 西华师范大学转专业的问题!!!急急急,可以追加几百分都可以,只要好
西华师范大学专科 西华师范大学转专业的问题!!!急急急,可以追加几百分都可以,只要好

西华师范大学专科《ERDAS2018-西华师范大学》百度网盘资源免费下载链接:?pwd=hxy8提取码:hxy8ERDAS2018-西华师范大学|样例数据-资源三号卫星|操作手册|ERDAS2018安装包|试用许可码.txt|安装手册.pdf|imagine-v16.5-win-x64.zip|IMAGINEPhotogrammetry数字摄影测量软件操作教程.pdf|ERD

2024-08-22 23:22:25
沈阳师范大学可以转专业吗
沈阳师范大学可以转专业吗

关于转专业的问题,最好沈阳建筑大学的学哥学姐解答!急求根据教育部的规定大学生进校后,符合条件的可转专业(系)。(一)在校本科生在完成大学一年级课程,进入二年级之前,理由充足者可以申请转专业。充足的理由包括:1、在某一学科方面确有特长的学生。2、因为身体健康原因,经学校指定的医疗单位检查证明不能在原专业学习、但尚能在本校其他专业学习者;3、通过转专业能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成材,且参加学校

2023-10-27 02:06:33
上海师范大学可以转专业吗
上海师范大学可以转专业吗

上海师范大学可以转专业吗上海师范大学2023年可以转专业。1、第一学期的现专业绩点要达到一定的标准,各专业标准不同,达标准后获得参加转业考试资格。2、需要通过转业考试(即在转业考试中取得至少及格成绩),通过后获得转业资格。3、提前与辅导员取得联系,询问时间、手续等具体事宜。转专业原则:1、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尊重学生兴趣和专长,激发学生学习潜能,尽可能满足

2024-06-19 08:3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