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20 13:15:21 | 飞卢网
![]()
当然可以啊,不过有些要注意的地方:
一、是否需要基础
这点小伙伴们必须要注意阅读目标院校的招生简章,有部分专业可以接收跨专业考生的,但必须要有一定的基础。
如果没有基础,就算侥幸考上了,在以后的学习生涯中也会因为基础不足而导致在学习专业课时非常吃力,例如一些艺术类专业、建筑学、城乡规划相关专业等都是需要基础的。
二、是否限制本科专业
有的专业由于专业性很强,跨专业考生难以胜任以后的学习实验,所以会限制你的本科专业。一般来说,很多医学类专业会限制本科专业,如果你本科不是法学专业,就不能报考法律硕士(法学),只能报考法律硕士(非法学)。
比如中国 医科大学就不允许非临床专业报考临床专业,即使本校也不可以。
三、是否需要加试
跨专业考研加试只是针对同等学力的考生。本科考研是不需要加试的,只要有本科毕业证就可以正常参加初试、复试。
初试科目以各学校公布的招生简章为准,一般只要是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毕业生,均不用加试。但是考上后有的学校要求跨专业考生必须补选一定学分的专业基础课程。
四、分数线是否不同
跨专业考研和本专业考研的要求在复试和初试的要求是一样的。有同学会认为跨专业的考生分数线和别的考生不同,但实际上,分数线都是一样的,不会因为你是跨专业生就对你放低要求,也不会由于你没有基础就对你提高分数,跨专业考生与本专业考生遵从的分数线都是一样的。


飞卢网(https://www.flxed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跨专业考研推荐吗?的相关内容。
跨专业考研还是很推荐的,但还是要看自己的想法,对于一些不喜欢本科专业却想继续学习的小伙伴在选择跨考考研就成为了他们的不二选择。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每年考研人群中大约有近三成的学生是跨考考研!
❤️🩹💛跨考考研是什么?❤️🩹💛
跨考考研包括三跨:跨专业、跨学校、跨地区。
🍀 1、跨专业 ,是指考研专业与本科专业不一样或差距很大。
🍀 2、跨学校 ,大多都是想去该专业排名前几的学校,难度由你报考专业的热门程度决定。
🍀 3、跨地区, 当然一般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北上广难度大,每年都有很多人去往这些城市。
❤️🩹💛哪些专业适合跨考?❤️🩹💛
首先,相近专业之间的跨考成功率相对较高。比如经管类专业,考生从会计跨考财务管理、经济学跨考金融学等。而文史类专业的同学跨考经管类、理工类一般来说难度会大一些。所以大家最好找相近专业跨考难度系数要低一些!
💡一、哲学
这个专业的研究生学习不难,主要知识是记忆和背诵,只要努力,就比较容易上岸,国家重视和推进核心价值观等政策,将来招募哲学专业的硕士生数量是理想的。
哲学课程以公共基础课、通识课、职业课、课程以课后讨论为重点,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讨论,鼓励学生创造性独立学习,学分制可能包括创新和创业课程,个人贷款的比例根据大学而定。
💡二、会计
会计是跨考人数非常多的专业,因为初试只考两门,所以相对来说初试准备的内容还是比较轻松的。而且初试是全国统考,所以资料、课程资源等比较丰富,会计考研相比经济、金融会相对容易一点点,很多本科被调剂到其他专业的同学,考研大多都会选择会计。 飞卢网
💡三、法律
法律硕士(非法学) 有一个很好的限制就是只允许本专业不是法律的考生报考,所以大家都是在同一个水平线上的。法硕是全国统考,教育部统一出题,有统一的参考教材,所以无论考哪个学校,复习方法以及参考书都一样,这对一些普通高校的考生来说是非常公平的。
💡四、金融
金融行业是一个高薪的行业,金融专硕因而也成了很多跨专业考研小伙伴的第一选择,尤其是大学期间学过数学的同学,很多会选择跨考这个专业,并且金融专业的导师也比较喜欢具有理工科背景的同学,有理工科背景的同学对于数理分析能力和逻辑能力更好,所以理工科专业的同学跨考金融硕士会有一定的优势。
💡五、行政管理
跨专业考这个专业的理由很简单,社会需求大,报考门槛不高。而且现有的行政管理职业无论政府机关还是企事业单位都需要行政管理专业人才。这无形之中为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就业创造了较大的就业机会。另外,企业等单位增设行政管理人员职位是大势所趋,这从量上增加了行政管理专业人才的就业机会。
💡六、新闻传播
新闻传播学一直是经久不衰的热门专业。传统纸质媒体、广播电视媒体和期刊是我国传媒市场的中流砥柱依然是新闻潮流的主角。现在新媒体迅速发展,新闻传播学本科毕业就业率相对较高。也正因为如此,新闻传播学每年的考研报考人数众多,竞争的激烈程度,可以用残酷来形容。
读研是自己的另一条出路,很多“准研究生们”想在另外一条道路上尝试一次,准备跨专业读研,但跨专业考研的伙伴们要注意以下事项:
⭐1、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
跨专业考研是一条漫长的路,所以我们还应该通过对这个专业的了解来看自己是否真的对这个专业感兴趣,必须根据自己实际需求和爱好来选择专业,再进一步确定具体要考哪个专业。虽然这些专业之间多多少少有点联系,但毕竟还是有不同的,在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专业里,你要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作为你的目标。
⭐2、了解专业报考要求
有的专业不接受跨专业考研的考生,不是因为专业歧视,而是由于该专业专业性很强,跨专业考生难以胜任以后的学习实验等。但你有专业课的相关基础的话,有些学校是接受跨专业考试的。明确你有意向的专业不会排斥跨专业考生的前提下,确定一到两个你喜欢的专业并进行慎重考虑和选择。
⭐3.保持良好的跨专业的心态
如果已经要确定跨专业后,唯一需要做的就是放手一搏。
最后就是要注意:
✅跨专业很容易产生不自信
所以这个时候我们需要想的只有相信自己。毕竟大家都知道本科时候的期末是如何突击复习的,真正基础有没有打好大家都心知肚明。很多考本专业的同学甚至不一定能够复习的比跨专业的同学复习的好。
✅跨专业存在优势
跨专业的优势是可以将本科学科与研究生学科相结合来研究交叉领域,这是很多传统领域的研究热点及方向。
所以跨专业考研的同学可以坚信自己,保持良好的心态,全力备考。
以上就是飞卢网为大家带来的跨专业考研可以吗?,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更多相关文章关注飞卢网:www.flxedu.com
考研可以跨专业吗考研可以跨专业,只要报考专业没有本科专业限制均可以报考。跨专业考研报考方法与常规考研的方法相同。对于跨专业考研而言,考生应慎重选择,不要轻易下决定,因为跨专业考研更遇到比本专业考研更多的困难。首先,考研复习将是艰巨的历程。隔行如隔山——这句古谚将贯穿之后的整个求学过程。自己原来的专业,再不济也学了三四年,耳濡目染,基础知识一定比没学过的扎实,细节也许没
考研可以跨专业吗?考研是考研跨专业的考研是可以跨专业的。但是跨专业考研很难。考生必须考虑跨专业,所学的所有公共课和专业课的知识,有些专业不收跨专业的研究生,所以考生在跨专业考试时需要提前了解招生机构的要求。本科考研可以跨考,除了同等学力考生和少数医学、工程类专业不接受跨专业考试外,其他本科学历考生和大部分专业考研均可接受跨专业考试。那么,跨专业考研都有哪些要求呢?
50分!!!英语作文请在今天九点半前作答!关于"高考志愿选择"谈谈你的看法!whenwetalktheselectionofuniversities,thefirstthingwealwaysthinkaboutiswhatcanyourparentsdoforyouafteryougraduatefromtheuniversityyouchose,sothiskindofquestionu
护理考研可以跨专业考研吗?护理专业考研可以跨考专业:1、大内科的消化、肾内、呼吸、神经和心内内科等;2、外科的泌尿外科、脑外科、普外以及心胸外科等;3、药学的药理学和药剂学;4、基础医学的生理、免疫和微生物等。二、可以考的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山东大学、中山大学、第四军医大学等。护理专业考研可以跨以下几个专业:1、基础专业,医学院基础专业一般分数较低,不限制跨考,只要明
考研可以跨专业调剂吗?考研可以跨专业调剂,但具体操作方法和可行性需根据不同高校的招生政策和规定而定。在大多数高校中,考研生在填报志愿时,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背景和兴趣选择相应的专业,如果考生获得了该专业的录取资格,但最终决定不参加该专业的学习,则可以在高校规定的时间内申请调剂。一般来讲,在考生未正式入学前,高校会公布调剂政策和流程,并要求考生填写调剂申请表,附上相关证明材料。需要注意的
临床本科考法医行不行可以,临床医学学生毕业后报考法医有两条途径。一是参加公务员考试,报考司法系统的法医职位。二是报考法律院校的研究生法医公务员考试,参考国家公务员和各地司法部门公务员招招考简章。法律院校的研究生考试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参加每年一月份全国39所高校联考的法律硕士,招生对象为非法律专业本科毕业生(含同等学力者),考试科目为政治、外语实行全国统考,专业基础课和综合课实行全国联考
考研能否跨专业?1、专业限制一些专业是明确规定不接受跨考生的,这也并不是说有什么“歧视”,而是因为这部分专业的专业性太强,例如医学类专业就不接受跨考,相比较本科就读于该专业的考生,跨考生最少会少于他们4年的学习和研究,即使让我们跨考,可能我们也很难完成研究生的学习。2、是否要加试一些跨考的专业是需要加试的,加试主要也是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大家在跨考时也要注意
大学考研可以跨专业考吗可以,大学考研可以跨专业考。大学考研可以跨专业的要求:1、跨专业考研要求考生必须符合国民教育系列毕业生的要求,本科毕业生必须获得学士学位,以及对同等学力的要求。2、跨专业考研加试只是针对同等学力的考生,本科考研是不需要加试的,只要有本科证就可以正常参加初试、复试。3、初试科目以各学校公布的招生简章为准,一般只要是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毕业生,
2024-11-06 11:57:04
2024-11-16 07:17:28
2024-05-24 13:59:36
2024-12-16 19:10:08
2024-06-25 10:02:08
2024-08-25 00:1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