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动态 > 正文

国家专项怎么报志愿

2024-07-29 12:26:21 | 飞卢网

小编今天整理了一些国家专项怎么报志愿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国家专项怎么报志愿

国家专项怎么报志愿

国家专项怎么报志愿: 国家专项计划志愿安排在本科提前批A段和B段。

通过当地招生考试机构资格审核且已完成公示的考生方可填报。其中,有政治考察、面试、体检等特殊要求的国家专项计划安排在本科提前批A段,其他国家专项安排在本科提前批B段。

本科提前批A段的国家专项计划实行顺序志愿,设集中填报志愿和征集志愿,每次只能填报1所学校,设6个专业志愿和1个专业服从调剂选项。本科提前批B段的国家专项计划实行平行志愿,设集中填报志愿和征集志愿,每次最多可填报96个志愿,与免费医学定向生、公费师范生(含优师专项)同批一起填报,同批一起录取。

2023国家专项计划志愿怎么填报

一、填报流程

1、首先要选择填报学校,然后选择报名类型,再根据招生高校要求按顺序填写信息。

2、每个志愿对应一张申请表,考生下载申请表后,需要中学盖章、本人签字。

3、上传申请表,若高校不要求在系统中上传,则需看高校的招生简章具体说明,线下提供。

4、邮寄材料,考生需要根据高校要求邮客纸质申请材料等。

5、查审核询结果,国家专项计划高校会针对考生提交的志愿进行审核。对审核结论有疑问,可以咨询志愿高校。

二、填报入口

阳光高考平台:

三、填报时间

国家专项计划志愿填报时间一般安排在6月25日-6月30日左右填报。国家专项计划,主要是面向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南疆四地州招生的扶贫。

四、录取规则

在本科一批前开始投档录取,录取分数原则上不低于招生学校普通类招生所在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对于合并本科录取批次的有关省份,国家专项计划在本科批次前开始投档录取,录取分数不低于本科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

高校同批次内生源不足时,不得将未完成的专项计划调整为普通计划,应通过多次公开征集志愿方式录取或调整至有合格生源的省份录取。经征集志愿仍未完成的计划,应适当降分录取。公安类等对考生有特殊招生要求的高校或专业安排在提前批次录取。

国家专项怎么报志愿

国家专项计划志愿怎么填报

国家专项计划志愿填报步骤如下:

1、选择院校—确认志愿。

首先要选择填报学校,然后选择报名类型,再根据招生高校要求按顺序填写信息。(系统中有填写说明文字提示,有疑问可咨询志愿高校。)

检查志愿信息无误后,一定要点击“确认志愿”才算提交成功,提交成功后,系统会提示“志愿确认成功”。

2、下载申请表。

每个志愿对应一张申请表,考生下载申请表后,需要中学盖章、本人签字。如果高校要求在报名阶段交费,那么考生交费后才能下载申请表。

3、上传申请表。

如果高校要求上传申请表,则需要将申请表上传到系统中;若高校不要求在系统中上传,则需看高校的招生简章具体说明,线下提供。

上传申请表时需将中学盖章、本人签字后的报名表扫描(或拍照)后上传,上传后点击“完成上传”按钮才能保存成功。上传成功后,请等待高校审核,在高校报名时间内,考生可以重新上传申请表。

4、邮寄材料。

考生需要根据高校要求邮寄纸质申请材料(部分高校不要求邮寄纸质申请材料,详见系统提示)。

5、查审核询结果。

高校会针对考生提交的志愿进行审核。对审核结论有疑问,可以咨询志愿高校。

报考国家专项计划需符合以下条件: 飞卢网

1、符合统一高考报名条件。

2、本人及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户籍地在实施区域的农村,本人具有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

3、本人具有户籍所在县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有关高校可在此基础上提出其他报考要求并在招生简章中明确,确保优惠政策惠及农村学生。

4、地方专项计划定向招收各省(区、市)实施区域的农村学生。招生学校为各省(区、市)所属重点高校,具体实施区域、报考条件由各省(区、市)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确定,实施区域要对本省(区、市)民族自治县实现全覆盖。

高校专项计划定向招收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县(含县级市)以下高中勤奋好学、成绩优良的农村学生。招生学校为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其他自主招生试点高校,具体实施区域由有关省(区、市)确定。

国家专项怎么报志愿

高考专项计划怎么填报志愿

飞卢网(https://www.flxed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高考专项计划怎么填报志愿的相关内容。

入选高校专项计划资格的考生均须参加高考,单报志愿、单独录取,高校专项计划招生办法由有关高校确定并在招生简章中明确,录取分数原则上不低于有关高校普通类招生所在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

省教育考试院将教育部下发我省的考生报名申请信息(已被高职分类考试招生以及其他提前单独招生录取的考生除外)分送各地,各市安排所属有关县(区)按照报名条件完成资格复审后,于5月15日前汇总上报。

5月31日前,有关高校完成考生其他条件审核并公示通过审核名单。

高考成绩公布后,获得入选资格的考生在本科一批前的专门栏目B段(高校专项类)填报志愿(设1个院校志愿,6个专业志愿),单独投档录取。

以上就是飞卢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飞卢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飞卢网:www.flxedu.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国家专项怎么报志愿”相关推荐
国家专项计划志愿怎么填报
国家专项计划志愿怎么填报

高校专项填报志愿步骤2022年“高校专项”计划招生进程:2022年“高校专项”计划招生报名流程图:提示:1.流程图仅供参考,请按照高校要求填写报名信息,以实际报名步骤为准。2.填报个人信息流程:根据不同的招生类型需要采集不同的信息,以实际报名采集项为准。3.填报志愿至准备考试流程:填写顺序、是否必填、填写要求由招生高校自行设置,以实际流程为准,有疑问可向招生高

2024-04-02 18:08:10
国家专项计划怎么填报志愿?
国家专项计划怎么填报志愿?

国家专项计划怎么填报志愿?国家专项计划在资格审核符合后,只需在进行高考志愿填报时,在对应批次填写意向院校即可。参与国家专项计划招生的高校都是中央部门高校和省(区、市)所属重点高校,办学层次较高,考生可以受到良好的教育。国家专项计划报考要求:1.高考成绩达到报考院校所在批次线下20分以内的考生。2.国家专项计划最低投档控制分数线原则上按招生学校所在批次最低投档控制分数

2024-07-19 23:12:59
高考国家专项和地方专项怎么填报志愿
高考国家专项和地方专项怎么填报志愿

高考国家专项和地方专项怎么填报志愿国家专项计划和地方专项计划审核通过即可填报志愿,不需要考生单独报名和递交其它材料,志愿填报开始后,按照省级招办的志愿设置及录取批次要求填报志愿即可。高校专项计划属于高校自主招生,要提前报名,审核通过后还要参加面试和考试,入选后才可以填报志愿。扩展资料:国家专项计划最低投档控制分数线原则上按招生学校所在批次最低投档控制分数线执行。若同批次生源不足

2024-06-27 14:37:49
国家专项计划怎么报?
国家专项计划怎么报?

国家专项计划怎么报?国家专项计划在资格审核符合后,只需在进行高考志愿填报时,在对应批次填写意向院校即可。参与国家专项计划招生的高校都是中央部门高校和省(区、市)所属重点高校,办学层次较高,考生可以受到良好的教育。国家专项计划报考要求:1.高考成绩达到报考院校所在批次线下20分以内的考生。2.国家专项计划最低投档控制分数线原则上按招生学校所在批次最低投档控制分数线执行

2024-04-14 22:42:22
国家专项怎么报(高考)
国家专项怎么报(高考)

国家专项怎么报(高考)国家专项计划具体报考流程各省略有不同,以四川省为例:1.考生需登录普通高考网上报名系统,按本市州要求在网上填报《四川省普通高校招生国家专项计划考生报考资格申报表》,网上申报截止时间为高考报名确认前。2.考生在网上完成申报后,按所在市州规定的时间确认并打印《国家专项申报表》,由考生本人及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签字确认。3.签字确认后,持相关印证材料,

2024-07-19 20:12:30
国家专项计划怎么报
国家专项计划怎么报

阳光高考高校专项计划报名流程阳光高考高校专项计划报名流程如下:(1)申请报考高校专项计划的考生,须在4月25日前登录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高校专项计划报名系统”完成报名申请。(2)考生点击阳光高考网,进入,直接选择“报名登录”或“注册账号”即可参与高校专项计划报名。考生也可以直接点击学校名单查看相关高校专项计划招生简章。拓展资料如下:“阳光高考信息平台”是中华

2024-07-24 11:08:54
高校专项志愿怎么报
高校专项志愿怎么报

高考专项可以报几所学校高考专项可以报几所学校如下:本科提前批、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地方专项计划本科批和专科提前批第一志愿可填报1个高校志愿,第二志愿为平行志愿(艺术类除外),可填报1-4个高校志愿,每个高校志愿可填报1-5个专业和是否同意调剂专业。高校专项计划由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其他自主招生试点高校承担,招生计划不少于学校本科招生规模的2%。中央部门高校要将调减的特殊类型招

2024-04-04 09:20:33
地方专项怎么填报志愿
地方专项怎么填报志愿

地方专项怎么填报志愿地方专项单设录取批次,采取网上填报志愿方式。地方农村专项计划均实行单设录取批次。地方农村专项批次安排在国家专项批次之后、自主招生批次之前进行投档。地方农村专项计划采取网上填报志愿方式,和其他批次同时填报、按平行志愿投档规则投档。地方专项计划由各省(区、市)本地所属重点高校承岁耐告担,招生计划原则亩圆上不少于有关高校本科一批招生规模的3%。地方专项计划

2024-07-15 00: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