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动态 > 正文

06年高校各个专业的排名?(前100名)谢谢!!!(广东春季高考填报指南)

2024-09-26 15:21:30 | 飞卢网

小编今天整理了一些06年高校各个专业的排名?(前100名)谢谢!!!(广东春季高考填报指南)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06年高校各个专业的排名?(前100名)谢谢!!!(广东春季高考填报指南)

06年高校各个专业的排名?(前100名)谢谢!!!

2006中国大学哲学专业A++级学校名单

《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武书连、吕嘉、郭石林

《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用A++、A+、 A、B+、B、C+、C、D+、D、E+、E共5等11级表示中国大学各本科专业的实力,但课题组建议,只要有可能,应尽量报考A等的专业。平时成绩优秀者,最好报考A++级专业。这样,只要你被录取,你就能得到这个专业最好的教育,哪怕这所学校的名气并不很大。

专业后面含“W”的是本科目录外专业。

2006中国大学哲学专业A++级学校名单

(以上摘自武书连主编、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的《挑大学 选专业-2006高考志愿填报指南》,如需转载请与作者武书连直接联系。)

2006中国大学医学专业A++级学校名单

--------------------------------------------------------------------------

《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武书连、吕嘉、郭石林

《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用A++、A+、 A、B+、B、C+、C、D+、D、E+、E共5等11级表示中国大学各本科专业的实力,但课题组建议,只要有可能,应尽量报考A等的专业。平时成绩优秀者,最好报考A++级专业。这样,只要你被录取,你就能得到这个专业最好的教育,哪怕这所学校的名气并不很大。

专业后面含“W”的是本科目录外专业。

2006中国大学医学专业A++级学校名单

(以上摘自武书连主编、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的《挑大学 选专业-2006高考志愿填报指南》,如需转载请与作者武书连直接联系。)

2005年中国大学理学100强排行出炉(附名单)

-----------------------------------------------------------------

《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武书连、吕嘉、郭石林

2005年1月,由武书连领衔的《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发表了2005年度中国一流大学名单及入选标准。

《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认为:中国一流大学是中国的顶尖大学,代表中国大学各学科门类最高学术水平。对于应届高中毕业生来说,平时学习成绩优异,希望进入国内最好的大学接受最好的专业教育,将来成为中国社会的精英。可报考中国一流大学最好的专业。

理学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天文学地质学地理科学地球物理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力学、电子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心理学统计学等16个学科类,共有31个本科专业。

据国务院学位办公室发表的统计数据,我国大学授予的理学学士占学士总数的9.94%,在1999-2003年授予的硕士和博士学位中,理学硕士占硕士总数的10.12%,理学博士占博士总数的20.42%。另据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发布的博士生导师资料统计,在全国大学21406名博士生导师中,有3952名是理学博导,占博导总数的18.46%,仅次于工学而居第二位。2004年,开设理学专业的大学共499所。

在本科专业分类中,心理学属于理学,而在研究生专业分类中,心理学属于教育学。为了使两者统一,本书将心理学类的各本科专业的得分统计到教育学排名中。

理学是基础科学,基础科学原创成果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科学水平;因此,理学是中国科学的生命。

排名 等级 校名
1 A++ 北京大学
2 A++ 南京大学
3 A++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4 A++ 清华大学
5 A+ 浙江大学
6 A+ 复旦大学
7 A+ 中山大学
8 A+ 吉林大学
9 A 南开大学
10 A 山东大学
11 A 武汉大学
12 A 北京师范大学
13 A 厦门大学
14 A 四川大学
15 A 兰州大学
16 A 上海交通大学
17 A 华东师范大学
18 A 西北大学
19 B+ 中国地质大学
20 B+ 华中科技大学
21 B+ 中国海洋大学
22 B+ 东北师范大学
23 B+ 哈尔滨工业大学
24 B+ 大连理工大学
25 B+ 西安交通大学
26 B+ 中国农业大学
27 B+ 云南大学
28 B+ 南京师范大学
29 B+ 同济大学
30 B+ 中南大学
31 B+ 湖南师范大学
32 B+ 华南师范大学
33 B+ 山西大学
34 B+ 华中师范大学
35 B+ 西南师范大学
36 B+ 苏州大学
37 B+ 陕西师范大学
38 B+ 湖南大学
39 B 上海大学
40 B 华东理工大学
41 B 郑州大学
42 B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43 B 西北师范大学
44 B 东南大学
45 B 河南师范大学
46 B 内蒙古大学
47 B 河北师范大学
48 B 山东师范大学
49 B 福州大学
50 B 河北大学
51 B 电子科技大学
52 B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53 B 福建师范大学
54 B 南京农业大学
55 B 首都师范大学
56 B 成都理工大学
57 B 华南农业大学
58 B 石油大学
59 B 北京理工大学
60 B 曲阜师范大学
61 B 湘潭大学
62 B 华中农业大学
63 B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64 B 西北工业大学
65 B 天津大学
66 B 东北大学
67 C+ 北京工业大学
68 C+ 湖北大学
69 C+ 上海师范大学
70 C+ 暨南大学
71 C+ 新疆大学
72 C+ 北京林业大学
73 C+ 聊城大学
74 C+ 北京化工大学
75 C+ 宁波大学
76 C+ 辽宁师范大学
77 C+ 华南理工大学
78 C+ 安徽师范大学
79 C+ 北京科技大学
80 C+ 河南大学
81 C+ 福建农林大学
82 C+ 山东农业大学
83 C+ 扬州大学
84 C+ 浙江师范大学
85 C+ 重庆大学
86 C+ 南京理工大学
87 C+ 汕头大学
88 C+ 山西师范大学
89 C+ 东北林业大学
90 C+ 广西师范大学
91 C+ 安徽大学
92 C+ 广州大学
93 C+ 天津师范大学
94 C+ 中国矿业大学
95 C+ 青岛大学
96 C+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97 C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98 C 南京林业大学
99 C 江西师范大学
100 C 四川师范大学

(以上摘自武书连主编、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的《挑大学 选专业-2005高考志愿填报指南》,如需转载请与作者武书连直接联系。)
2005年中国大学工学100强排行出炉(附名单)

《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武书连、吕嘉、郭石林

2005年1月,由武书连领衔的《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发表了2005年度中国一流大学名单及入选标准。

《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认为:中国一流大学是中国的顶尖大学,代表中国大学各学科门类最高学术水平。对于应届高中毕业生来说,平时学习成绩优异,希望进入国内最好的大学接受最好的专业教育,将来成为中国社会的精英。可报考中国一流大学最好的专业。

工学包括地矿、材料、机械、仪器仪表、能源动力、电气信息、土建、水利、测绘、环境与安全、化工与制药、交通运输、海洋工程、轻工纺织食品、航空航天、武器、工程力学生物工程农业工程、林业工程、公安技术等21个学科类,共有79个本科专业。

据国务院学位办公室发表的统计数据,我国大学授予的工学学士占学士总数的44.95%,在1999-2003年授予的硕士和博士学位中,工学硕士占硕士总数的37.70%,工学博士占博士总数的39.92%。另据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发布的博士生导师资料统计,在全国大学21406名博士生导师中,有8614名是工学博导,占博导总数的40.24%,位居各学科第一位。2004年,开设工学专业的大学共527所。

工学是我国大学最大的学科,各类工学人才直接推动着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工程技术领域的发展。

排名 等级 校名
1 A++ 清华大学
2 A++ 上海交通大学
3 A++ 浙江大学
4 A++ 哈尔滨工业大学
5 A++ 华中科技大学
6 A+ 天津大学
7 A+ 西安交通大学
8 A+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9 A+ 华南理工大学
10 A+ 西北工业大学
11 A 东南大学
12 A 同济大学
13 A 武汉大学
14 A 大连理工大学
15 A 东北大学
16 A 吉林大学
17 A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8 A 华东理工大学
19 A 北京科技大学
20 A 山东大学
21 A 北京理工大学
22 A 重庆大学
23 A 中南大学
24 A 中国矿业大学
25 A 石油大学
26 B+ 四川大学
27 B+ 北京大学
28 B+ 南京理工大学
29 B+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30 B+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31 B+ 电子科技大学
32 B+ 南京大学
33 B+ 武汉理工大学
34 B+ 复旦大学
35 B+ 西南交通大学
36 B+ 湖南大学
37 B+ 中国地质大学
38 B+ 北京化工大学
39 B+ 北京工业大学
40 B+ 北京交通大学
41 B+ 北京邮电大学
42 B+ 上海大学
43 B+ 南开大学
44 B 东华大学
45 B 河海大学
46 B 燕山大学
47 B 哈尔滨工程大学
48 B 太原理工大学
49 B 南京工业大学
50 B 中国农业大学
51 B 中山大学
52 B 昆明理工大学
53 B 河北工业大学
54 B 江苏大学
55 B 福州大学
56 B 广东工业大学
57 B 合肥工业大学
58 B 浙江工业大学
59 B 西南石油学院
60 B 华北电力大学
61 B 厦门大学
62 B 江南大学
63 B 山东科技大学
64 B 西北大学
65 B 郑州大学
66 B 中国海洋大学
67 C+ 南昌大学
68 C+ 兰州大学
69 C+ 青岛科技大学
70 C+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71 C+ 苏州大学
72 C+ 成都理工大学
73 C+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74 C+ 西安理工大学
75 C+ 南京林业大学
76 C+ 沈阳工业大学
77 C+ 广西大学
78 C+ 暨南大学
79 C+ 上海理工大学
80 C+ 中北大学
81 C+ 兰州理工大学
82 C+ 宁波大学
83 C+ 大庆石油学院
84 C+ 华侨大学
85 C+ 湖南科技大学
86 C+ 北京师范大学
87 C+ 长安大学
88 C+ 济南大学
89 C+ 天津工业大学
90 C+ 福建农林大学
91 C+ 大连海事大学
92 C+ 华南农业大学
93 C+ 汕头大学
94 C+ 北京工商大学
95 C+ 湘潭大学
96 C+ 扬州大学
97 C+ 安徽大学
98 C+ 大连交通大学
99 C+ 山西大学
100 C+ 长江大学

(以上摘自武书连主编、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的《挑大学 选专业-2005高考志愿填报指南》,如需转载请与作者武书连直接联系。)
2005年中国大学工学100强排行出炉(附名单)

《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武书连、吕嘉、郭石林

2005年1月,由武书连领衔的《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发表了2005年度中国一流大学名单及入选标准。

《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认为:中国一流大学是中国的顶尖大学,代表中国大学各学科门类最高学术水平。对于应届高中毕业生来说,平时学习成绩优异,希望进入国内最好的大学接受最好的专业教育,将来成为中国社会的精英。可报考中国一流大学最好的专业。

工学包括地矿、材料、机械、仪器仪表、能源动力、电气信息、土建、水利、测绘、环境与安全、化工与制药、交通运输、海洋工程、轻工纺织食品、航空航天、武器、工程力学、生物工程、农业工程、林业工程、公安技术等21个学科类,共有79个本科专业。

据国务院学位办公室发表的统计数据,我国大学授予的工学学士占学士总数的44.95%,在1999-2003年授予的硕士和博士学位中,工学硕士占硕士总数的37.70%,工学博士占博士总数的39.92%。另据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发布的博士生导师资料统计,在全国大学21406名博士生导师中,有8614名是工学博导,占博导总数的40.24%,位居各学科第一位。2004年,开设工学专业的大学共527所。

工学是我国大学最大的学科,各类工学人才直接推动着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工程技术领域的发展。

排名 等级 校名
1 A++ 清华大学
2 A++ 上海交通大学
3 A++ 浙江大学
4 A++ 哈尔滨工业大学
5 A++ 华中科技大学
6 A+ 天津大学
7 A+ 西安交通大学
8 A+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9 A+ 华南理工大学
10 A+ 西北工业大学
11 A 东南大学
12 A 同济大学
13 A 武汉大学
14 A 大连理工大学
15 A 东北大学
16 A 吉林大学
17 A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8 A 华东理工大学
19 A 北京科技大学
20 A 山东大学
21 A 北京理工大学
22 A 重庆大学
23 A 中南大学
24 A 中国矿业大学
25 A 石油大学
26 B+ 四川大学
27 B+ 北京大学
28 B+ 南京理工大学
29 B+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30 B+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31 B+ 电子科技大学
32 B+ 南京大学
33 B+ 武汉理工大学
34 B+ 复旦大学
35 B+ 西南交通大学
36 B+ 湖南大学
37 B+ 中国地质大学
38 B+ 北京化工大学
39 B+ 北京工业大学
40 B+ 北京交通大学
41 B+ 北京邮电大学
42 B+ 上海大学
43 B+ 南开大学
44 B 东华大学
45 B 河海大学
46 B 燕山大学
47 B 哈尔滨工程大学
48 B 太原理工大学
49 B 南京工业大学
50 B 中国农业大学
51 B 中山大学
52 B 昆明理工大学
53 B 河北工业大学
54 B 江苏大学
55 B 福州大学
56 B 广东工业大学
57 B 合肥工业大学
58 B 浙江工业大学
59 B 西南石油学院
60 B 华北电力大学
61 B 厦门大学
62 B 江南大学
63 B 山东科技大学
64 B 西北大学
65 B 郑州大学
66 B 中国海洋大学
67 C+ 南昌大学
68 C+ 兰州大学
69 C+ 青岛科技大学
70 C+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71 C+ 苏州大学
72 C+ 成都理工大学
73 C+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74 C+ 西安理工大学
75 C+ 南京林业大学
76 C+ 沈阳工业大学
77 C+ 广西大学
78 C+ 暨南大学
79 C+ 上海理工大学
80 C+ 中北大学
81 C+ 兰州理工大学
82 C+ 宁波大学
83 C+ 大庆石油学院
84 C+ 华侨大学
85 C+ 湖南科技大学
86 C+ 北京师范大学
87 C+ 长安大学
88 C+ 济南大学
89 C+ 天津工业大学
90 C+ 福建农林大学
91 C+ 大连海事大学
92 C+ 华南农业大学
93 C+ 汕头大学
94 C+ 北京工商大学
95 C+ 湘潭大学
96 C+ 扬州大学
97 C+ 安徽大学
98 C+ 大连交通大学
99 C+ 山西大学
100 C+ 长江大学

(以上摘自武书连主编、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的《挑大学 选专业-2005高考志愿填报指南》,如需转载请与作者武书连直接联系。)
2005年中国大学工学100强排行出炉(附名单)
《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武书连、吕嘉、郭石林

2005年1月,由武书连领衔的《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发表了2005年度中国一流大学名单及入选标准。

《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认为:中国一流大学是中国的顶尖大学,代表中国大学各学科门类最高学术水平。对于应届高中毕业生来说,平时学习成绩优异,希望进入国内最好的大学接受最好的专业教育,将来成为中国社会的精英。可报考中国一流大学最好的专业。

工学包括地矿、材料、机械、仪器仪表、能源动力、电气信息、土建、水利、测绘、环境与安全、化工与制药、交通运输、海洋工程、轻工纺织食品、航空航天、武器、工程力学、生物工程、农业工程、林业工程、公安技术等21个学科类,共有79个本科专业。

据国务院学位办公室发表的统计数据,我国大学授予的工学学士占学士总数的44.95%,在1999-2003年授予的硕士和博士学位中,工学硕士占硕士总数的37.70%,工学博士占博士总数的39.92%。另据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发布的博士生导师资料统计,在全国大学21406名博士生导师中,有8614名是工学博导,占博导总数的40.24%,位居各学科第一位。2004年,开设工学专业的大学共527所。

工学是我国大学最大的学科,各类工学人才直接推动着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工程技术领域的发展。

排名 等级 校名
1 A++ 清华大学
2 A++ 上海交通大学
3 A++ 浙江大学
4 A++ 哈尔滨工业大学
5 A++ 华中科技大学
6 A+ 天津大学
7 A+ 西安交通大学
8 A+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9 A+ 华南理工大学
10 A+ 西北工业大学
11 A 东南大学
12 A 同济大学
13 A 武汉大学
14 A 大连理工大学
15 A 东北大学
16 A 吉林大学
17 A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8 A 华东理工大学
19 A 北京科技大学
20 A 山东大学
21 A 北京理工大学
22 A 重庆大学
23 A 中南大学
24 A 中国矿业大学
25 A 石油大学
26 B+ 四川大学
27 B+ 北京大学
28 B+ 南京理工大学
29 B+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30 B+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31 B+ 电子科技大学
32 B+ 南京大学
33 B+ 武汉理工大学
34 B+ 复旦大学
35 B+ 西南交通大学
36 B+ 湖南大学
37 B+ 中国地质大学
38 B+ 北京化工大学
39 B+ 北京工业大学
40 B+ 北京交通大学
41 B+ 北京邮电大学
42 B+ 上海大学
43 B+ 南开大学
44 B 东华大学
45 B 河海大学
46 B 燕山大学
47 B 哈尔滨工程大学
48 B 太原理工大学
49 B 南京工业大学
50 B 中国农业大学
51 B 中山大学
52 B 昆明理工大学
53 B 河北工业大学
54 B 江苏大学
55 B 福州大学
56 B 广东工业大学
57 B 合肥工业大学
58 B 浙江工业大学
59 B 西南石油学院
60 B 华北电力大学
61 B 厦门大学
62 B 江南大学
63 B 山东科技大学
64 B 西北大学
65 B 郑州大学
66 B 中国海洋大学
67 C+ 南昌大学
68 C+ 兰州大学
69 C+ 青岛科技大学
70 C+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71 C+ 苏州大学
72 C+ 成都理工大学
73 C+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74 C+ 西安理工大学
75 C+ 南京林业大学
76 C+ 沈阳工业大学
77 C+ 广西大学
78 C+ 暨南大学
79 C+ 上海理工大学
80 C+ 中北大学
81 C+ 兰州理工大学
82 C+ 宁波大学
83 C+ 大庆石油学院
84 C+ 华侨大学
85 C+ 湖南科技大学
86 C+ 北京师范大学
87 C+ 长安大学
88 C+ 济南大学
89 C+ 天津工业大学
90 C+ 福建农林大学
91 C+ 大连海事大学
92 C+ 华南农业大学
93 C+ 汕头大学
94 C+ 北京工商大学
95 C+ 湘潭大学
96 C+ 扬州大学
97 C+ 安徽大学
98 C+ 大连交通大学
99 C+ 山西大学
100 C+ 长江大学
(以上摘自武书连主编、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的《挑大学 选专业-2005高考志愿填报指南》,如需转载请与作者武书连直接联系。)
2005年中国大学工学100强排行出炉(附名单)

《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武书连、吕嘉、郭石林

2005年1月,由武书连领衔的《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发表了2005年度中国一流大学名单及入选标准。

《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认为:中国一流大学是中国的顶尖大学,代表中国大学各学科门类最高学术水平。对于应届高中毕业生来说,平时学习成绩优异,希望进入国内最好的大学接受最好的专业教育,将来成为中国社会的精英。可报考中国一流大学最好的专业。

工学包括地矿、材料、机械、仪器仪表、能源动力、电气信息、土建、水利、测绘、环境与安全、化工与制药、交通运输、海洋工程、轻工纺织食品、航空航天、武器、工程力学、生物工程、农业工程、林业工程、公安技术等21个学科类,共有79个本科专业。

据国务院学位办公室发表的统计数据,我国大学授予的工学学士占学士总数的44.95%,在1999-2003年授予的硕士和博士学位中,工学硕士占硕士总数的37.70%,工学博士占博士总数的39.92%。另据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发布的博士生导师资料统计,在全国大学21406名博士生导师中,有8614名是工学博导,占博导总数的40.24%,位居各学科第一位。2004年,开设工学专业的大学共527所。

工学是我国大学最大的学科,各类工学人才直接推动着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工程技术领域的发展。

排名 等级 校名
1 A++ 清华大学
2 A++ 上海交通大学
3 A++ 浙江大学
4 A++ 哈尔滨工业大学
5 A++ 华中科技大学
6 A+ 天津大学
7 A+ 西安交通大学
8 A+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9 A+ 华南理工大学
10 A+ 西北工业大学
11 A 东南大学
12 A 同济大学
13 A 武汉大学
14 A 大连理工大学
15 A 东北大学
16 A 吉林大学
17 A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8 A 华东理工大学
19 A 北京科技大学
20 A 山东大学
21 A 北京理工大学
22 A 重庆大学
23 A 中南大学
24 A 中国矿业大学
25 A 石油大学
26 B+ 四川大学
27 B+ 北京大学
28 B+ 南京理工大学
29 B+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30 B+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31 B+ 电子科技大学
32 B+ 南京大学
33 B+ 武汉理工大学
34 B+ 复旦大学
35 B+ 西南交通大学
36 B+ 湖南大学
37 B+ 中国地质大学
38 B+ 北京化工大学
39 B+ 北京工业大学
40 B+ 北京交通大学
41 B+ 北京邮电大学
42 B+ 上海大学
43 B+ 南开大学
44 B 东华大学
45 B 河海大学
46 B 燕山大学
47 B 哈尔滨工程大学
48 B 太原理工大学
49 B 南京工业大学
50 B 中国农业大学
51 B 中山大学
52 B 昆明理工大学
53 B 河北工业大学
54 B 江苏大学
55 B 福州大学
56 B 广东工业大学
57 B 合肥工业大学
58 B 浙江工业大学
59 B 西南石油学院
60 B 华北电力大学
61 B 厦门大学
62 B 江南大学
63 B 山东科技大学
64 B 西北大学
65 B 郑州大学
66 B 中国海洋大学
67 C+ 南昌大学
68 C+ 兰州大学
69 C+ 青岛科技大学
70 C+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71 C+ 苏州大学
72 C+ 成都理工大学
73 C+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74 C+ 西安理工大学
75 C+ 南京林业大学
76 C+ 沈阳工业大学
77 C+ 广西大学
78 C+ 暨南大学
79 C+ 上海理工大学
80 C+ 中北大学
81 C+ 兰州理工大学
82 C+ 宁波大学
83 C+ 大庆石油学院
84 C+ 华侨大学
85 C+ 湖南科技大学
86 C+ 北京师范大学
87 C+ 长安大学
88 C+ 济南大学
89 C+ 天津工业大学
90 C+ 福建农林大学
91 C+ 大连海事大学
92 C+ 华南农业大学
93 C+ 汕头大学
94 C+ 北京工商大学
95 C+ 湘潭大学
96 C+ 扬州大学
97 C+ 安徽大学
98 C+ 大连交通大学
99 C+ 山西大学
100 C+ 长江大学

(以上摘自武书连主编、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的《挑大学 选专业-2005高考志愿填报指南》,如需转载请与作者武书连直接联系。)

06年高校各个专业的排名?(前100名)谢谢!!!(广东春季高考填报指南)

广东2022年春季高考填报指南

时光飞逝,不知不觉间,广东的春季高考已经结束了,那么相信很多小伙伴想知道春季高考填报指南以及填报事时间吧。以下是我整理的广东2022年春季高考填报指南,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广东2022年春季高考填报指南

2022年春季高考实行网上填报志愿。3月10日15:00至14日15:00,考生凭本人普通高考报名注册账号和密码登录广东省普通高考报名系统,选择春季高考“依学考成绩招生”或“3+证书考试”中的一类填报志愿,使用高考报名时绑定的手机号码接收短信验证码,完成网上志愿填报及确认。

考生通过手机短信验证码方式进行网上志愿确认,不设现场签名确认环节。投档录取以考生网上确认的志愿信息为依据。志愿填报期间,广东省 教育 考试院将使用106904886、10692315731等号码发送有关短信,请考生密切留意上述号码发送的短信。

广东春季高考志愿填报 热点 问答

问1:哪些考生可以填报春季高考志愿?

答:所有已经参加广东省2022年普通高考报名及2022年1月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数学、英语科目考试或“3+证书考试”且成绩达到最低录取分数的考生可以填报春季高考志愿。报考“3+证书考试”的考生还须符合相关院校专业技能证书等要求。

问2:填报志愿时间及方式如何安排?

答:2022年春季高考实行网上填报志愿。志愿填报时段为3月10日15:00至14日15:00期间,考生凭本人普通高考报名注册账号和密码登录广东省普通高考报名系统,选择春季高考志愿填报,使用高考报名时绑定的手机号码接收短信验证码,完成网上志愿填报及确认。志愿填报不设现场签名确认环节,投档录取以考生网上确认的志愿信息为依据。志愿填报期间,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将使用106904886、10692315731等号码发送有关短信,请考生密切留意上述号码发送的短信。

问3:“依学考成绩招生”批次及志愿设置如何安排?

答:“依学考成绩招生”录取不分批次,分普通类、艺体类(含体育类、音乐类、美术类、舞蹈类、广播电视编导歼庆明类)2个类别,其中音乐类统考分音乐类(音乐学)、音乐类(音乐表演—声乐)、音乐类(音乐表演—器乐)三个类别。普通类设20个院校专业组志愿;艺体类设10个院校专业组志愿。每个院校专业组包含6个专业志愿和1个是否服从专业调剂选项。

“依学考成绩招生”具体招生的院校和专业信息详见《广东省2022年普通高校春季高考统一招生专业目录(高中生版)》。

问4:“依学考成绩招生”批次普通类差明与艺体类志愿能否兼报?

答:普通类与艺体类不得兼报,考生只能选择其中一类进行填报。

问5:“3+证书考试”招生批次及志愿设置如何安排?

答:“3+证书考试”分本科、高职(专科)两个批次,两个批次同时填报志愿。

本科批次设1个院校专业组志愿,每个院校专业组设1个专业志愿,不设是否服从专业调剂选项。

高职(专科)批次按考生类型分中职生批次、退役军人批次、内地西藏新疆班批次。中职生批次设35个院校专业组志愿,每个院校专业组设6个专业志愿,1个是否服从专业调剂选项;退役军人批次设10个院校专业组志愿,每个院校专业组设6个专业志愿,1个是否服从专业调剂选项;内地西藏新疆班批次面向内地西藏新疆中职班应届 毕业 生(含氏告青海藏区生源)设1个院校专业组志愿,每个院校专业组设1个专业志愿,不设是否服从专业调剂选项。

“3+证书考试”具体招生院校和专业信息详见《广东省2022年普通高校春季高考统一招生专业目录(中职生版)》。

问6:“依学考成绩招生”艺体类考生总分是如何合成的?

答:艺体类招生专业,考生学考成绩以及术科统一考试成绩(下称术科统考成绩),作为依学考成绩招生录取的主要依据。

体育类、音乐类、美术类和舞蹈类专业,总分合成计算公式为:考生总分=学考成绩×40%+术科统考成绩×1.5×60%。广播电视编导类专业,总分合成计算公式为:考生总分=学考成绩×60%+术科统考成绩×1.5×40%。

问7:“依学考成绩招生”考生成绩如何进行排序?

答:根据考生春季高考成绩合成总分(含政策性加分)从高到低确定投档位序。总分(含政策性加分)相同时,比较语文、数学、英语总分(不含政策性加分)高低,高者优先。

如语文、数学、英语总分(不含政策性加分)仍相同,按以下原则进行排列:

第1位序,比较语文加数学两门合计成绩高低,高者优先;

第2位序,比较语文和数学两门中的单科较高成绩高低,高者优先;

第3位序,比较英语成绩高低,高者优先;

第4位序,艺体类专业比较术科统考成绩高低,高者优先。

所有单科成绩都相同时,排位相同。

问8:“依学考成绩招生”如何进行投档?

答:“依学考成绩招生”实行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一个院校专业组即为一个投档及录取单位。

省招生办公室在各科类最低录取 分数线 上,按照平行志愿“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投档。

1.普通类:按照考生2022年1月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数学、英语3门科目成绩合成总分(含加分,下称“学考成绩”)排序情况从高到低依次检索考生填报的院校专业组志愿。

2.艺体类:在考生学考成绩、术科统考成绩双上线的基础上,按照考生合成总分排序情况从高到低依次检索考生填报的院校专业组志愿。

3.当考生符合所填报院校专业组的投档条件时,则进行投档,由高校择优录取。考生档案一旦投出,不再检索考生后续院校专业组志愿。

问9:“3+证书考试” 统一 文化 科目考试合成总分如何排序?

答:按考生成绩总分从高到低排序。符合政策性加分的考生,排序时以统考成绩总分加上政策性加分后的分值参与排序。考生排序成绩总分相同时,则按统考总分(即不含政策性加分)从高到低排序,统考成绩总分仍相同时,按以下原则进行排序:

第1位序,比较语文加数学两门合计成绩高低,高者优先;

第2位序,比较语文和数学两门中的单科较高成绩高低,高者优先;

第3位序,比较英语成绩高低,高者优先。

所有单科成绩都相同时,排位相同。

问10:“3+证书考试”本科批次如何投档?

答:在本科批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上,省招生办根据考生填报的志愿,将符合招生专业对应的证书要求且中职就读对口专业、职业技能测试考核合格的考生,投档给高校,由高校按照5:4:1比例(全省统一文化科目考试成绩占50%、职业技能测试考核成绩占40%、专业技能课程证书考试等级折算成绩占10%)合成总分(满分450分),择优录取。证书折算成绩占总分的10%(满分45分),证书要求及折算 方法 由各招生院校自行研究确定,并提前向社会公布。

问11:“3+证书考试”专科批次如何投档?

答:专科中职生、退役军人批次,按考生统一文化科目考试合成总分投档排位从高到低检索,排序高的优先检索,再按考生填报的院校专业组志愿依次逐个检索投档。其中,退役军人考生单独划定最低录取分数线。原则上,先进行中职生批次投档录取,再进行退役军人批次投档录取。

内地西藏新疆中职班应届毕业生报考高职院校,单独划定最低录取分数线。

问12:“3+证书考试”本科层次职业技能测试如何安排?

答:参加“3+证书考试”本科层次录取的考生还需参加招生院校自行组织的职业技能测试。具体测试报名、资格审核、测试安排等详见招生院校招生网站。

问13:考生填报志愿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答:我省2022年春季高考专科层次录取继续实行平行志愿投档模式。考生填报志愿要参考往年各院校录取投档排位和招生计划变化情况,同时要熟悉政策,合理定位、科学填报,以增加被录取的机会。一是要参考往年各院校的招生情况来判断院校的冷热程度,以此作为填报志愿参考。为帮助考生填报志愿,广东省教育考试服务中心开发了“广东省2022年春季高考志愿填报辅助系统”,免费提供近三年春季高考录取数据供考生参考,系统具体开放时间另行公布。二是要充分了解相关类型招生政策和院校招生章程。考生填报志愿前,要认真了解相关招生录取政策、志愿填报方式、投档模式和顺序,以及各院校招生网站发布的春季高考招生章程和录取规则等信息。三是要结合自身情况,了解院校招生专业对考生的身体体检条件等特殊要求,避免因报考专业条件不符而退档。四是要科学合理填报,有效规避风险。考生要根据成绩及排位,结合高校招生计划安排变化情况,综合考虑形成合理的梯度,既要避免“高分低就”,又要有效规避落选风险。五是专业志愿要“冷热”搭配,留有余地。从院校录取情况看,进档考生中热门专业和优势专业很可能会出现“拥堵”。因此,考生在填报志愿时要注意专业的“冷热”搭配。为增加被录取的机会,可填“服从专业调剂”选项,如果考生服从调剂专业志愿,则被录取的可能性就更大,如不服从调剂专业志愿,则被退档的可能性增大。因此考生填报志愿时,要充分考虑学校的层次和专业报考热度,既要有成绩可以达到的最高水平的院校和最合适的专业,也要有自己成绩能够达到并保证录取的院校和专业,做到报考“热门”和“冷门”院校及专业相结合。

问14:如何进行网上填报志愿及确认? 飞卢网

答:1.填报志愿。考生须在规定时段内凭本人注册账号和密码(如忘记登录密码,可通过已经绑定的手机号码重置密码)登录广东省普通高考报名系统,依照事先填报并校对好的志愿表,录入所填报志愿的院校代码、院校专业组代码、专业代码,勾选是否服从专业调剂选项,并在网上提交。

2.确认志愿。考生填报并成功保存志愿,确定不再修改所填报的志愿时,须进行网上确认。考生点击“志愿确认”按钮获取短信验证码,并输入收到的验证码(发送到高考报名时绑定的手机)后进行网上志愿确认。手机收到的短信验证码为6位数字,有效时间为3分钟,超过有效时间则需重新获取验证码。在规定的志愿填报时间截止后的2小时内(3月14日15:00-17:00),考生志愿信息不可修改,但仍可以获取短信验证码完成志愿确认。考生未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网上志愿确认的,其志愿无效。

问15:考生网上填报志愿确认后可再进行修改吗?

答:在规定时间内(3月10日15:00至14日15:00),考生在未进行网上志愿确认前可多次修改所填报的志愿;考生首次“确认志愿”后,如有需要可最多进行2次取消志愿确认,修改志愿并重新确认志愿的机会。当考生确定不再进行志愿修改时,必须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网上志愿确认。取消志愿确认后必须再次进行网上确认,否则志愿无效。

考生在点击“志愿确认”按钮前,必须认真核对所填报的院校专业组及专业志愿。考生在网上填报的志愿,一经最终确认,任何人不得再进行更改。投档时,以考生网上填报并最终确认的志愿数据为准。

问16:今年春季高考“依学考成绩招生”“3+证书考试”录取最低分数线是多少?各分数段考生人数情况如何?

答:广东省2022年普通高校春季高考招生录取最低分数线见《关于公布广东省2022年普通高校春季高考招生录取最低分数线的通知》(粤招〔2022〕1号),各分数段考生人数情况详见《关于公布广东省2022年依学考、3+证书考生成绩各分数段数据的通知》(粤招办普〔2022〕17号)。考生也可登录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官微官网查询。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官网网址为,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官方微信公众号为gdsksy。

问17:考生在被春季高考各招生类型录取后是否还可以再参加夏季普通高考招生录取?

答:报考春季高考招生并被高职(专科)层次录取的考生,可参加夏季高考本科层次招生录取,但不能参加高职(专科)层次的招生录取,也不能参加其他类型的高职招生录取。被夏季高考本科院校录取的考生,取消其春季高考招生录取资格。报考春季高考被本科层次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夏季高考和其他形式的招生录取。

问18:考生如何查询录取结果?如本次未被录取,春季高考还有其他升学机会?

答:“依学考成绩招生” “3+证书考试”投档录取结束后,考生可登录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官微小程序查询是否被录取。若未被录取,考生可报考部分高职院校开展的高职自主招生(含现代学徒制试点、退役军人现代学徒制试点)。普通高中考生根据本人报考条件,在高职自主招生“学考+网测”“学考+校测”“现代学徒制”“退役军人现代学徒制”4种考核方式中选择一种进行报考。中职生可根据本人报考条件,在高职自主招生“文化基础+职业技能”“现代学徒制”“退役军人现代学徒制”“中职技能大赛获奖免试”4种考核方式中选择一种进行报考。

问19:考生如忘记了高考报名时的登录密码或更换了手机号该如何处理?

答:如考生忘记高考报名时的登录密码,可以在高考报名系统点击“忘记密码?”按照系统提示,输入报名时的姓名和证件号码,通过报名时绑定的手机重置密码。考生如需更换高考报名时的手机号码,可登录系统自行修改。忘记密码且遗失原绑定手机的,可联系高考报名所在的地市招生办公室重置密码。

广东春季高考录取办法

“3+证书”招生录取分本科批次和专科批次进行录取,按先本科、后专科顺序进行录取。

“3+证书”本科批次,在本科批次录取分数线上,根据考生志愿,将符合招生专业对应证书要求且中职就读专业对口、职业技能测试考核合格的考生一次性投档至院校,由招生院校根据资格考生合成总分从高到低择优录取。资格考生确定及考生总分合成方式详见粤招办普〔2020〕43号文及有关院校春季高考招生章程。

“3+证书”专科中职生批次、退役军人批次,实行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投档模式,依据各院校专业组计划,以1:1比例进行投档。按考生统一文化科目考试合成总分从高到低依次检索投档至院校,由招生院校按照招生章程公布的录取原则,根据考生报考院校专业组志愿和相关证书分档录取。其中,退役军人考生单独划定录取分数线。录取时,按先中职生批次、后退役军人批次进行。

“3+证书”内地西藏新疆中职班应届毕业生报考高职院校,单独划定录取分数线。各高职院校在录取最低分数线上,根据院校录取原则择优录取。

投档时,考生排位、志愿相同时一并投档。考生档案一旦投出,不再检索后续院校志愿。

广东2022年春季高考填报指南相关 文章 :

★ 广东春季高考可以报考哪些学校

★ 2022广东省高考报名地点一览(地点+特殊考生+体检)

★ 全新2022年山东高考志愿填报时间公布

★ 2022高考报名需要什么材料

★ 2022年各省高考体检时间公布

★ 2022上海春季高考时间最新

★ 2022年广东高考报名时间已公布

★ 2022黑龙江高考时间最新

★ 广东新高考等级赋分怎么算

06年高校各个专业的排名?(前100名)谢谢!!!(广东春季高考填报指南)

新疆大学考研专业目录及考试科目

飞卢网(https://www.flxed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新疆大学考研专业目录及考试科目的相关内容。

1、根据查询大学生必备网显示,2024年新疆大学研究生专业目录及考试科目为,010100哲学: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70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801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
2、030400民族学: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702民族学通论、802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3、030500马克思主义理论: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70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803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4、030200政治学: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704政治学原理、804综合(世界政治理论与实践)。
5、035200社会工作:101思想政治理论、202俄语或204英语(二)、331社会工作原理、437社会工作实务。
6、120400公共管理学: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705公共管理学、805学科综合基础。
7、020100理论经济学: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303数学(三)、806经济学基础。
8、120200工商管理学: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303数学(三)、807管理学基础。
9、030100法学: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706法理学、808综合基础(含民法学、刑法学、民诉、刑诉)。
10、035101法律(非法学):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398法律硕士专业基础(非法学)、498法律硕士综合(非法学)。

以上就是飞卢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飞卢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飞卢网:www.flxedu.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06年高校各个专业的排名?(前100名)谢谢!!!(广东春季高考填报指南)”相关推荐
大学各专业等级排名查询 06年高校各个专业的排名?(前100名)谢谢!!!
大学各专业等级排名查询 06年高校各个专业的排名?(前100名)谢谢!!!

中国大学专业排名官网中国大学专业官网排名如下:获得A+专业数量最多,全国排名第一的是:北京大学A+专业数量高达120个,在所有大学中遥遥领先。其次排名前十名的高校还有:清华大学(A+专业数66个)、哈尔滨工业大学和浙江大学(A+专业数50个)、复旦大学(A+专业数44个)、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排名前十强高校分别是:清华大学、

2023-09-01 23:28:04
今年全国各省的高考志愿填报时间是几号? 广东春季高考填报指南
今年全国各省的高考志愿填报时间是几号? 广东春季高考填报指南

今年全国各省的高考志愿填报时间是几号?各省填报志愿时间不同,详情请留意省考试院通知,有一些教育考试相关的APP也会推送相关信息,同学们留意一下APP就可以了。一般都是在六月份的下旬开始进行最早批次的填报,按照提前批,本科批和专科批的先后顺序进行填报。比如去年北京:本科志愿填报时间:6月25日8时至29日20时。专科志愿填报时间:7月21日8时至7月22日20时。历年来的填报志愿

2024-08-01 00:20:47
英语高考志愿填报时间表 广东春季高考填报指南
英语高考志愿填报时间表 广东春季高考填报指南

广东2022年春季高考填报指南时光飞逝,不知不觉间,广东的春季高考已经结束了,那么相信很多小伙伴想知道春季高考填报指南以及填报事时间吧。以下是我整理的广东2022年春季高考填报指南,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广东2022年春季高考填报指南2022年春季高考实行网上填报志愿。3月10日15:00至14日15:00,考生凭本人普通高考报名注册账号和密码登录广东省普通高考

2024-09-16 15:25:34
广东本科批投档时间 广东春季高考填报指南
广东本科批投档时间 广东春季高考填报指南

外省户口在广东高考录取是否多60分?外省户口在广东高考录取是否多60分?不会的,异地高考的外省考生和本地考生是同等录取,也就是录取标准是相同的。你所要担心的就是异地高考的报名,要满足条件才能报名成功。外省户口什么时候能在广东高考呀省内异地参加高考还没有实现就要开始试点了跨省最近十几年肯定是不行的原因:异地参加高考涉及高考制度、户籍制度,更深层次的原因还是我国经

2024-08-01 16:20:53
技能高考高职录取时间表 广东春季高考填报指南
技能高考高职录取时间表 广东春季高考填报指南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2020年春季高考招生简章一、春季高考招生类型本简章适用于我校2020年春季高考招生的依据学考成绩招生录取、“3+专业技能课程证书”考试招生(含退役士兵招生)、中职生自主招生(含高职专业学院招生)共三种类型。二、招生专业和招生计划(一)学校招生代码:学校全称: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招生院校代码:12046(中外合作招生专业单独代码72046)(二

2024-07-14 17:40:04
广东春季高考报名时间 2023年广东省春季高考报名时间
广东春季高考报名时间 2023年广东省春季高考报名时间

2021年广东春季高考报名时间2021年广东省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报名时间为:2020年11月1日~10日。拟参加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含春季高考和夏季高考录取)的以下类型考生须按上述时间报名:1、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夏季高考)考生;2、普通高等学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3+专业技能课程证书”考试(简称“3+证书”考试)考生;3、高职院校依据普通高中学

2024-01-08 01:06:44
技能高考征集志愿结果时间 广东春季高考填报指南
技能高考征集志愿结果时间 广东春季高考填报指南

2021年技能高考征集志愿结果时间7月27日8时到12时。根据官网查询可知:考生应在2022年7月27日8时到12时直接登录吉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填报志愿平台,或登录吉林省教育信息网网上志愿填报入口,完成本次征集志愿填报工作,逾期系统将关闭。征集志愿是指对于第一批至第四批第一志愿录不满额的院校,在每批次第一志愿录退完成后,由省教育考试院向社会公布院校招生缺额计划,考生再根据缺额计

2024-09-15 02:11:47
广东(广州)高考填报志愿是什么时候?谢谢
广东(广州)高考填报志愿是什么时候?谢谢

2010年广东(广州)高考填报志愿是什么时候?谢谢广东省是在知道高考确切分数后才开始填报志愿的,相比其他估分填报志愿的省份,这排除了估分不准确对填报志愿合理性造成的影响。广东省采取网上填报,第一、二批次实行平行志愿。填报的大致时间为第一批次:7月10日-7月18日第二批次:A类院校7月19日-7月27日;B类院校7月28日-8月5日;还请特别关注该省官方发布的具体时间,以免

2024-07-07 00:4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