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11 09:35:42 | 飞卢网
![]()

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全部名单有李佃来、李志、汪信砚、赵凯荣、赵士发、盛福刚、吴昕炜、周可、程萌、刘秉毅、邢冰。
武汉大学哲学系简介
武汉大学哲学专业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哲学系最早可回溯至1922年教育哲学系,熊十力、方东美、洪谦、朱光潜等众多哲学家曾在这里任教。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李达先生,恢复重建哲学系并担任系主任,为20世纪后叶武汉大学哲学学科的发展奠定了新的基础。
武汉大学哲学系是国内最有影响的哲学系之一,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在全国各类评估中名列前茅,在近几年国际QS排名中稳定在世界前100名。哲学学科的实力非常雄厚,哲学专业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首批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以及首批强基计划。
哲学学科包括二级学科8个,分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美学、宗教学、逻辑学、伦理学、科学技术哲学,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哲学是国家重点二级学科,这些二级学科均设有硕士点和博士点。 飞卢网

飞卢网(https://www.flxed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南开大学热门专业排名的相关内容。
国家特色专业: 金融学、哲学、历史学、化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环境科学、工商管理、经济学、生物技术、软件工程、人力资源管理、微电子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政治学与行政学、英语、物理学、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中南大学强基计划面试内容1.中南大学强基计划面试内容旨在全面评估考生的综合素质,包括科学思维、创新想象、公民素质、人文素养和学科特长。2.面试采用站点式考核方法,考生将依次通过五个不同的站点,每个站点对应着对考生不同方面的考察。3.科学思维站点着重评估考生的逻辑推理、数据分析和创新研究能力。4.创新想象站点则关注考生的创造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项目的设计。5.公民素质站点
湖南省大学排名1、国防科技大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是直属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领导的军队综合性大学,也一直是国家和军队重点建设的院校。是第一个五年计划国家156项重点建设工程之一,是中共中央1959年确定的全国20所重点大学之一。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2、中南大学
中国法律专业最好的大学法学是人文社科中的一门大类学科,10年以前这个专业非常具有前景,深受考生和家长的青睐。但随着每年高考生队伍人数不断的壮大,现如今的就业竞争压力是空前巨大的。可让人意外的是,尽管法学专业基本已经就业饱和、日薄西山,但每一年高考报考的人数依旧是人山人海。当然了,法学专业虽然已经过了辉煌期,各地对口单位的招聘需求又不多,但是在专业上只要你学的够精,就算是冷门专业你也会有自己的
强基计划大学名单及专业强基计划大学名单及专业如下:1.北京大学:数学类、物理学类、力学类、化学类、生物科学类、历史学类、考古学、中国语言文学类、哲学类、基础医学。2.中国人民大学:汉语言文学、历史学、哲学。3.清华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化学、生物科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数理基础科学、化学生物学、理论与应用力学、中国语言文学类、历史学类、哲学类。4.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3年强基报名人数2023年强基报名人数如下:2023年北京大学以接近4.2万人数排名强基计划报名数的第1位。强基计划是教育部于2020年推出的一项新项目,其取代了原自主招生项目,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强基计划主要选拔高考成绩优异,或者部分在某个基础领域具有突出才能的学生。符合上述要求的学生可以报考。要突出基础学
强基计划大学名单及专业强基计划大学名单及专业如下:1.北京大学:数学类、物理学类、力学类、化学类、生物科学类、历史学类、考古学、中国语言文学类、哲学类、基础医学。2.中国人民大学:汉语言文学、历史学、哲学。3.清华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化学、生物科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数理基础科学、化学生物学、理论与应用力学、中国语言文学类、历史学类、哲学类。4.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强基计划36所一流大学名单强基计划中,36所一流大学包括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
申请强基计划的条件申请强基计划的条件如下:必须是高三的考生。必须符合高考报名条件并参加高考考试。拥有在省级比赛或五大学科竞赛中的获奖记录来证明自己具有学科特长等。强基计划简介: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也称强基计划,是教育部开展的招生改革工作,主要是为了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2020年1月13日,《教育部关于在部分
2024-11-06 11:57:04
2024-11-16 07:17:28
2024-05-24 13:59:36
2024-12-16 19:10:08
2024-08-25 00:16:42
2024-09-07 14:5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