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17 15:56:54 | 飞卢网
以北京大学在山东招生为例,选考物理或者化学科目,可以报考地质学类、化学类、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环境科学、生物科学类专业,比如地质学专业、化学生物学专业、环境工程专业等。选考物理学专业可以报考心理学类、数学类、地球物理学类、天文学等,专业如数学与应用数学、地球物理学、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等。
以天津医科大学为例,选考化学或生物科目,可以报考的专业有药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麻醉学、基础医学、药物制剂、预防医学、医学检验技术等,选考物理和生物科目可以报考康复治疗学专业,选考物化生三科可以报考生物医学工程专业。
以北京服装学院为例,选考化学和物理两科,可以报考的专业有轻化工程专业、应用化学专业、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而选考化学一科则可报考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此外,还有一些不选科目要求的专业,这些专业也是选考物化生科目考生可以报考的,比如国际经济与贸易、环境设计、服装与服装设计、传播学、视觉传达设计等。
高考选物化生利弊 :
赋分是按单科选考人数原始分区间排列计算的,不是按选科组合!赋分人数跟选科组合人数没半毛钱关系!赋分考生基数决定单科赋分的高低,选科组合数量决定报考志愿时竞争的激烈程度物化生和物化史组合,一个纯理科,一个准纯理科,基本能报95%左右的专业。
物化都在同一个跑道里赋分,差别就是生物和历史哪一科自己喜欢和能尽量多赋点分了,纯理有纯理的好处,加一历史的文科,人文素养高一些,也是挺好的选择,总之一句话,两种组合都很好,没有什么优劣势区别!
近年来,广大考生的主流报考趋向集中于热门专业,如医学专业、 计算机专业 等职业发展较好,工作稳定的优势专业。在新高考“3+1+2”模式中,想报考医学专业的考生对选科组合难免有所疑问,学医必须学物 化生 吗?选物化生还是物化地?
一、学医必须学物化生吗?
一般来讲, 如果考生想学医,那物化生就是最好的选科组合。 我们会从物化生的显著优势、各大高校医学专业的严格要求等方面剖析,以供大家参考。
1、各大高校医学专业的报考条件
大多数院校的临床医学专业要求考生的首选科目为物理 ,例如 中山大学 、暨南大学、汕头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广州医科大学、广东医科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药科大学、 深圳大学 、南方医科大学等,这些院校还有再选科目的要求,考生需要在 化学和生物两门科目中,选考其中一门 。
部分院校的临床医学专业报考条件更为严格 ,如天津医科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山西医科大学、河北医科大学、内蒙古医科大学、苏州大学、 安徽理工大学 、安徽医科大学、 南昌大学 、山东大学等,这些高校不仅要求考生将 物理作为首选科目 ,还要求考生的两门再选科目 必须为化学和生物。
由此看来,物理、化学、生物等三大科目都是各大院校医学专业十分看重的科目。物化生的选科组合涵盖范围比较广,考生基本上能报考大部分高校的医学专业。对成绩优异,想报考医学专业的学霸来讲,物化生确实是具备一定优势,好处较多的选科组合。
2、物化生的显著优势及难点
据各省考试院发布的《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考科目要求(3+1+2模式)》显示,各院校专业类及专业数一共有30559个,而物化生组合可以报考的院校专业众多,据统计数据表明, 物化生组合的专业覆盖率达到了98.62%。
如果考生想报考医学专业,那选择物化生组合基本上能涵盖大部分院校的医学专业。但物化生组合的 学习难度比较大 ,这种选科组合对学生的 逻辑思维 及抽象理解能力有着较高要求。
物化生选科组合的 竞争也比较激烈 ,众多学霸都会选择物化生作为选科组合。
当然考生想学医,首选肯定是物化生选科组合。物化生组合基本上能报考大多数高校的医学专业,在考生的专业发展和职业规划方面,物化生组合也能发挥积极作用。
二、学医选物化生还是物生地?
一般来讲,想报考医学专业的考生,选择物化生组合更好。
说实话,如果选科组合中没有 化学 ,那考生能报考的高校医学类专业就比较少。
高中化学与医学之间存在一定联系,考生如果没有扎实坚固的高中化学基础,那学习各大高校的医学专业难免有些吃力。
因此,在物化生和物生地两套选科组合中,肯定是前者优势更为突出。根据目前的主流趋势来看,想学医的大多数学生都会选择物化生组合。
如果考生追求选科组合的专业覆盖率,自身成绩相当优异,在竞争激烈的局面中,自己也能做到力争上游,那物化生组合非常适合考生取得好成绩,报考高校比较好的医学专业。
物化生怎么赋分如下:
遵循“原始分数——百分比例——等级——转化分数”的等级赋分路径。 飞卢网
等级赋分制只适用于选考科目的成绩计算。即浙江、上海、北京、天津、山东、海南6个省市的物化生政史地6个选考科目采用等级赋分制;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8个省市的化学生物政治地理4个选考科目采用等级赋分制。
扩展知识:
新高考实行后,对于普通高中生来讲,最大的变化在于选考科目赋分规则的变化。
即考生所选考的科目(物化生政史地),最终计入高考的成绩不是卷面成绩,而是经过赋分转化后的成绩,这里我们就简单介绍一下赋分的计算方法!当然了,高考成绩公布时,肯定不需要我们自己在单独计算,但是提前了解一下总是好的。
选考科目的赋分制计算方法需要依托三个数据:本省公布的赋分等级表、选考科目的卷面成绩、选考科目所有考生的成绩排名表。
我国现有两种新高考模式,即“3+1+2”模式和“3+3”模式,本文将以“3+1+2”模式为例,分析“物化政和物化生哪个容易赋分”这个问题。
在“3+1+2”新高考省份,两个首选科目——物理和历史会直接以卷面成绩计入高考总分,要赋分的科目仅有四个再选科目,分别是化学、生物、政治和地理。
在赋分的时候,选科的人数越多,赋分会越合理,所以选生物是更有利于赋分的。不过,每个人的学习情况是不一样的,如果大家不喜欢生物,生物的成绩也比政治差很多,物化政才是更好的选择。选科的时候最重要的是结合自身的情况做选择。
以上就是飞卢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飞卢网。2024年高考选科要求是怎样的?2024年广东高考选科要求如下:第一类:必限1门选科。考生必须选考该科目。第二类:必限2门选科。考生必须同时选考规定的2科。第三类:必限3门选科。考生必须同时选考规定的3科。第四类:不提选考科目要求。考生任意选考科目都可以报。2024年高考选考科目注意事项:1、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由各普通高校依据教育部2021年新修订
广东省高考选物化地还是物化生好?物化生可以报什么专业?广东将于2021年与其他7省市一起开展新高考3+1+2模式,不少正处于高一、高二的同学们也处于选科的迷茫中,其中理科选科中广东省选最多的就是物化地和物化生,那么广东省高考选物化地还是物化生好?物化生可以报什么专业?一、广东省高考选物化地还是物化生好?这两者的差别仅在地理还是生物,一个是文科偏理科目,一个是理科偏文科目,如果已
2024年高考物生地可选专业能选什么专业2024年高考物生地可选专业很多,包括工学类、理学类,代表专业:计算机类(软件工程、信息安全)、能源与动力工程、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建筑学、航空航天和工程等专业。2024年高考物生地可选什么专业最适合物生地组合的专业:工学类、理学类,代表专业:计算机类(软件工程、信息安全)、能源与动力工程、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
物化生能报什么专业高中选考物化生三科可以报考的专业有物理学、大气科学、心理学、应用心理学、地球物理学、地理信息科学、天文学、工程力学、化学、应用化学、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环境工程、化学生物学等。以北京大学在山东招生为例,选考物理或者化学科目,可以报考地质学类、化学类、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环境科学、生物科学类专业,比如地质学专业、化学生物学专业、环境工程专业等。选考物理学专业可以报考
2024高考选科要求2024年高考继续实行“3+1+2”模式,除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考科目外,考生首先在物理、历史科目中选择1门作为首选科目,再从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地理科目中选择2门作为再选科目。2024年新高考选科要求公布后,我们可以发现新的要求对于老版变化巨大,因“物理+化学”要求的重度提升,很多组合的专业覆盖率也发生了变化。2024年新高考科目分析
2024年高考难不难2024年高考难不难如下:2024年高考的难度将会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考试科目的设置、考试题目的难度、考生的整体水平等。以下是一些拓展资料,可以帮助你更全面地了解2024年高考的情况。2024年高考的科目设置与以往相比有一些变化。语文、数学和英语仍然是必考科目,而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等科目则成为了选考科目。这意味着考生可以根据自
上海新高考选科有几种模式?历史,以及政治、地理、生物、化学4选2。新高考选历史的最佳组合:1、文科生的组合:历史+政治+地理。对于想要大学学文科专业的同学来说,这就是最好的选科组合,物理是大学自然科学的基础,历史则是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所以只要选历史,到了大学学文科,那将是顺风顺水。2、理科生的组合:历史+物理+其他(仅3+3地区)。对于想学理科专业的学生
浙江2020届高考物地技能选什么专业?这个组合专业的选择范围还是比较广的。只要选了物理基本上理工科类专业都可以考虑,除了医学、生物、化学类的专业有可能会要求生化外,其他专业应该都问题不大;人文经管类专业很少对选考作要求,除了像历史学专业要求历史、师范类思想政治要求政治这些特别的专业,绝大部分专业不会对选考科目设限。所以根据你自己的兴趣和学科能力来选专业就好了,选考限制上的顾虑不需要太多。
2023-12-23 12:34:40
2023-12-23 23:08:54
2023-12-21 20:34:51
2023-07-03 16:36:24
2023-12-21 01:20:20
2023-12-11 00:3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