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动态 > 正文

新高考模式下,高一学生如何选科

2024-01-28 11:25:48 | 飞卢网

今天飞卢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新高考模式下,高一学生如何选科,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一览:

新高考模式下,高一学生如何选科

新高考模式下,高一学生如何选科

座标山东,高一学生即将选科,谈一点看法,不一定正确,但都是源于实际生活总结。

山东高考综合改革实行“3+3”模式,即语数英三课参加全国统考,各150分;物化生史地政“6选3”,由省考试院命题,各100分并实行赋分制,六科总分750分。

通过选科,培养专业兴趣,提前规划人生发展方向,为国家培养更多专业人才。思路理想,改革伟大!事实上多数家长学生为此惴惴不安,有的老师也焦虑不安,生怕选科不当影响社会栋梁之才培养。

哎!一言难尽!

各种讲座言之凿凿,建议、预案似乎又科学又正确,有的选择性参考一下就行了,不评论。

观察周边孩子选科及今年新高考情况,概括为十六字原则,“立足实际、务实保底,优中择优、优胜劣汰”。立足实际、务实保底,不能单纯追求社会热门行业而脱离学业实际盲目选科,考上自己理想大学是底线;优中择优,优胜劣汰,选自己最擅长的,特别是偏科孩子。

学霸型的,特别是需选的六门全是拿手货,尽可能选传统的全理,培养专业技术型兴趣,利于将来发展,路子宽广。如果有志于军警政法等院校,可以适当考虑加选政治,对专业发展影响不大。“双一流”院校大多以理工为主的,所以“理化生”或“理化+”是理想组合。

成绩平均型的,次于学霸级别,各科差距不大的,建议选科同上,侧重于理科类。多说几句,物理成绩中游以上水平,尽量选,山东高考物理难度虽然很大,但赋分有一定优势,更何况物理是多数专业录取的必选。

偏科型的,一定要看清自我实力,果断淘汰劣势科目,选自己最擅长的,不拿鸡蛋碰石头,否则次次考试成绩让人绝望崩溃,成了赋分大军中的一块小小垫脚石。必须清楚,首先要确保自己能考上理想大学,这是底线,不盲从,不拿自己人生开玩笑。

人生规划始于脚下,决定权在自己手中!

新高考模式下,高一学生如何选科

2023年高考选物理好吗

2023年高考选物理好。

物化生组合在“3+3”新高考地区和“3+1+2”新高考地区均适用,属于纯理科组合,偏理解思考。从新高考省市公布的2024年新高考选科要求来看,物化生组合专业覆盖率最高,都在96%以上,可选专业范围最广。

选择物理的优势 飞卢网

1、物化生选科组合可报考专业数量较多。

如今重庆、辽宁、湖北等地已经开始实行3+1+2选科模式,规定考生必须在物理、历史这两门学科中选择一门作为首选科目。物理的专业覆盖率在90%以上,而历史的专业覆盖率其至不足50%,所以众多学子纷纷选考物理。其次,目前就业前景最好的理学、工学、医学等专业都对化学、生物学科有所要求,如果选择这两门学科,考生填报志愿时基本可以报考96%以上的专业。

2、物化生选科组合更受顶尖名校欢迎。

国内顶尖高校都非常欢迎理工基础扎实的考生报考理工类专业,因为具备物化生基础知识的考生大学学习相关专业时,也会十分顺利。许多专业都要求考生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基础,如医学专业大多都要求考生掌握化学、生物知识。如果考生在高中时期没有学习这些科目,那么将来大学学习时无疑会变得十分困难。

新高考模式下,高一学生如何选科

物化生物化地哪个优势大

飞卢网(https://www.flxed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物化生物化地哪个优势大的相关内容。

物化生物化地哪个优势大?相关内容如下:

“物理+化学+生物”和“物理+化学+地理”两个组合最大的不同就是一个组合有生物,一个组合有地理。

物化生是典型的理科组合,也是传统的理科。物化地组合里面有两个纯理科,有一个纯文科。

其实在我看来,生物并不是纯理科,这门学科带有很大的文科成分,因为记忆性的知识很多,计算性的知识很少。地理这门学科带有很大的理科成分,计算性的知识也有,理解性的知识很多。

如果考生的理科思维比较好的话,选考生物和地理都是完全可以的。根据了解,理科好的学生,地理成绩都是挺不错的。

第一批实行新高考的省份有两个:上海和浙江,2014年开始启动;第二批实行新高考的省份有四个:山东、海南、北京、天津,2017年开始启动;第三批实行新高考的省份有八个: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2018年开始启动。

第四批实行新高考的省份有七个:黑龙江、吉林、甘肃、安徽、江西、贵州、广西,2021年开始启动;第五批实行新高考的省份有八个:山西、河南、陕西、内蒙古、四川、云南、宁夏、青海,2022年开始启动。

至此,全国绝大多数省份实行了新高考。除了第一批、第二批实行的是“3+3”高考模式之外,其余的三个批次省份实行的都是“3+1+2”的高考模式。

以上就是飞卢网整理的新高考模式下,高一学生如何选科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飞卢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飞卢网:www.flxedu.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新高考模式下,高一学生如何选科”相关推荐
新高考模式下如何选科?
新高考模式下如何选科?

新高考模式下如何选科?高一选科后其余的不能不学,不选的科目还有合格性考试。用的是“3+1+2”的高考选科模式,其中“3”是语文、英语、数学三门必考科目,“1”是物理,历史两门科目中选择一门为选考科目,“2”是在剩下的生物,化学,政治,地理中选择两门作为选考科目。根据排列组合的知识我们就知道在此种模式下,考生总共有12种考试组合可以选择。那么高一的小萌新们该如何选择自己的选考科目呢

2024-01-29 12:37:11
新高考模式下如何选科
新高考模式下如何选科

新高考赋分哪科占优势其他信息:新高考物理+化学+地理选科赋分有优势:这种选择,物理化学地理整体都偏于计算,对于喜欢计算的同学而言,这个选择是非常好的。很好地规避了,需要记忆性的一些学科。只要做题训练的好,这三科拿高分还是没有问题的。就业面也不会太窄,所以这将成为喜欢计算的同学,最佳的选择。新高考怎么选科赋分最有优势物理+化学+生物选科赋分有优势:对于就业面而言,选了物理,那么你的就

2024-04-10 18:48:29
高考新模式下,学生应该如何选科?
高考新模式下,学生应该如何选科?

高考新模式下,学生应该如何选科?要明白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了解下什么是“3+1+2”模式?“3+1+2”模式是指,考生高考满分不变,仍为750分,总成绩由由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考生选择的3科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组成。“3”指的是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每科满分均为150分,总分450分,各科均以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1

2024-03-13 07:21:00
新高考模式下,应该如何选科?
新高考模式下,应该如何选科?

贵州2024年新高考政策关于贵州2024年新高考政策的问题如下:2024年贵州省高考实行“3+1+2”模式。其中,“3”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全国统一高考科目;1为首选科目,考生须在物理、历史2门科目中选择1门作为首选考试科目;“2”为再选科目,考生可在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地理4门科目中选择2门作为再选考试科目。考生可根据自身兴趣爱好及特长,结合拟报考普通高校及专业(类)

2024-01-24 16:52:11
新高考模式下,选考科目该如何选?
新高考模式下,选考科目该如何选?

新高考模式下,选考科目该如何选?新高考选考科目为“6选3”,学生该如何选择这三门课程呢?新高考选科,是典型的学业规划。当然应当遵循学业规划的基本原则和思路。从选科步骤来讲,首先是确定未来的就业方向,即自己学业完成后,将要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其次,根据这一就业目标,结合专业与职业的对应关系分析,确定自己的专业范围;第三,再根据自己选择的专业范围,确定对应的学校范围,即看哪些学校在我们所定

2024-02-04 14:01:02
新高考模式下,考生该如何选择选考科目
新高考模式下,考生该如何选择选考科目

新高考模式下,考生该如何选择选考科目新高考选科让考生的选择权变大,也可以提早锻炼学生规划学科的意识。虽说学科之间的选择性很多,但万变不离其宗的是我们选专业首先还是要结合自己将来的职业方向和兴趣爱好。明确了职业方向,就可以很快找到对应的专业,进而确定最后要报考的选考科目。比如,如果将来想从事电子、机械类专业,那么高考科目就必须选考物理。如果将来选择医药、化工等专业,那么高考科目必须选考化学。

2023-12-21 23:07:00
新高考模式下如何选课走班
新高考模式下如何选课走班

新高考模式下如何选课走班第三批试点地区有8个,分别是辽宁、广东、河北、湖北、湖南、江苏、福建、重庆,这些地区采用“3+1+2”模式。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科目成绩,和3门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构成,满分750分。新高考选课走班秘笈以福建省为例,2021年起,我省实施新的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简称为“3+1+2”模式。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由语文、数学

2024-11-01 02:55:39
新高考“3+1+2”模式下如何选科对应专业
新高考“3+1+2”模式下如何选科对应专业

2024新高考3+1+2选科专业对照表根据新高考3+1+2模式,有12种选科方向,以下是不同选科组合的就业方向介绍对照表。物理+化学+生物主要面向理工类专业;物理+化学+地理则适合互联网、现代工业、医学等高端专业方向;物理+政治+生物则可以从事教师、科研工作、计算机软件方向、医药卫生方向等;物理+生物+地理则为偏理工科类专业,难度相对较弱;物理+政治+地理适合文科类专业。历史+化学+生物的

2024-11-13 15:3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