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31 07:15:47 | 飞卢网
江苏高考时间安排表已经公布。2023年江苏普通高考时间为6月7日至9日,具体科目和考试时间如下:
第一天(6月7日)上午:语文;下午:数学;
第二天(6月8日)上午:外语;下午:物理/历史/地理;
第三天(6月9日)上午:化学/生物;下午:政治。
考试期间请考生按时到达考场,并严格按照规定要求进行考试。同时,提醒考生准备好相关证件和考试用品,以免耽误考试时间。祝愿每位考生取得优异的成绩!
为了保障考试的顺利进行,各级教育部门将会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考场安全监管、确保考试公平公正、严禁作弊等。同时,家长和社会大众也应当共同维护高考的纯净环境,鼓励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对于考生来说,高考无疑是人生中极其重要的一步。因此,在备战阶段,学生和家长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不仅要提前规划复习计划,还要注重身体健康、保持良好的心态。在高考前夕,对于面临挑战的每个人都要加油,勇敢迎接未来的挑战。
衷心祝愿所有参加高考的学子们都能够取得良好的成绩,并且将来在自己喜欢的领域有所作为,为国家和人民的发展贡献力量!
高考作为中国的重要考试之一,其评价体系也在不断优化和完善。当前,高考评价体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知识技能、综合素质和个性特长。
其中,知识技能是考查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能力;综合素质则是考查学生综合素质、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等方面的表现;而个性特长则是为了发掘学生的特殊潜能,给予不同特长的学生更公平的机会。
在高考评价体系中,知识技能仍然是最重要的考查内容。学生需要深入掌握各门课程的知识点和考试要求,同时还需要进行大量的练习和模拟考试以提高应试能力。
此外,学生的综合素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他们需要具备扎实的思想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对于特长生,他们需要展现自己独特的才艺和特长,从而获得更好的录取机会。
除了评价体系的变化,高考制度本身也在进行改革。比如,目前全国已有多个省份在高考中进行了新的科目设置和考试方式的改革,例如语文、数学等科目可以进行选考,高考科目及其设置也将更加灵活多样。这些改革旨在让高考更加公平、公正和多样化。
截止至2019年有五次高考改革,具体如下:
1、2000-2001年:实行“3+小综合”模式。
在原来全国统一高考实行的“3+2”模式(1994年-1999年实行)基础上,2000年,江苏高考变成“3+小综合”。“3”指所有考生都要考语文、数学、英语,“小综合”指文科生考政治、历史、地理,理科生考物理、化学、生物,3门科目1张试卷。文理分科仍然实行。
2、2002年:“3+大综合”模式。
“3+大综合”模式在江苏只实行了1年,除了语文、数学、英语3门科目外,所谓“大综合”,考生要做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6科的大综合试卷。
3、2003-2007年:“3+1+1”模式。
这个模式在保留语文、数学、英语3门必考科目的前提下,另外2门由考生在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和生物6门课中自由选择,其中的“1”是报考高校指定的选考科目,另一个“1”,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自选。这样的模式打破了文理分科,学生可以跨文理课界限选择考试科目。
4、2008-2018年:“3+学业考+综合素质评价”。
2005年秋季开始的这套高考模式,“3”指统考的语文、数学、外语。语文、数学有附加题,“学业水平测试”为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等7门。
其中必选测试科目2门(物理、历史),必修测试科目5门,成绩实行等级计分,“综合素质评价”包括普通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6个方面。
5、2019年采用“3+1+2”模式。
新的高考模式中,总分值设置为750分。考试采取“3+1+2”模式。其中“3”是指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1”是指考生在物理、历史两门选择性考试科目中所选择的1个科目,“2”是指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选择性考试科目中所选择的2个科目。
根据时间安排,江苏省自2018年启动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即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学生开始启用,在2021年普通高考中正式实施。
扩展资料
改革背景:
考试招生制度是国家基本教育制度,高考综合改革是教育领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大改革。根据国家统一部署,江苏省作为全国第三批实施高考综合改革的8个省市之一,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高考综合改革。
改革方案:
总分升为750分,采用“3+1+2”模式
新的高考模式中,总分值设置为750分。考试采取“3+1+2”模式。其中“3”是指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1”是指考生在物理、历史两门选择性考试科目中所选择的1个科目,“2”是指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选择性考试科目中所选择的2个科目。
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考科目,每门150分,其中外语科目含听力考试30分。3门选择性考试科目每门100分。其中,物理、历史以原始分计入总分;其余科目(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以等级分计入总分。学生所选的选择性考试科目,其所选科目的合格性考试成绩必须达到合格。
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学生开始,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和选择性考试。合格性考试成绩是高中学生毕业、高中同等学力认定的重要依据;选择性考试成绩是普通高校招生录取的组成部分,其成绩纳入统高考总分。
合格性考试每年1次,安排在1月份,考试成绩长期有效。学生在高二第一学期末可首次参加合格性考试,考试科目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7门中选择;学生在高三第一学期末可参加语文、数学、外语以及上述7门科目的合格性考试。
选择性考试每年1次,安排在6月份,与统一高考科目同期进行,考试成绩当年有效。合格性考试成绩以“合格”“不合格”呈现,选择性考试成绩以分数呈现。
参考资料: 人民网-江苏省高考政策变化大追踪 本世纪已变四次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江苏高考新方案
飞卢网(https://www.flxed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2021年江苏高考安排是怎样的?的相关内容。
【导语】2021年江苏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安排和录取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公布,各院校依据统一高考成绩以及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高中阶段综合素质评价,进行录取。高中阶段综合素质评价的具体使用办法由各院校在招生章程中予以明确,那么2021年江苏高考安排是怎样的呢?
1、考试安排 飞卢网
2021年,我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实行“3+1+2”模式,包括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考试科目以及考生选择的3门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考生首先在物理、历史2门科目中选择1门,再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科目中选择2门。统一高考考试科目使用全国卷,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由我省自主命题。
高考总分值为750分。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以每门150分计入总分,其中外语科目含听力考试30分。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每门均为100分,其中物理、历史科目以原始分计入总分,其余科目以等级分计入总分。
考试时间安排在6月7日至9日。语文科目考试时长为150分钟,数学、外语科目考试时长均为120分钟,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每科考试时长均为75分钟。
具体考试安排为:
统一高考考试科目的考试安排以教育部统一公布的安排为准,如有调整,我省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的考试安排相应调整。
2、批次设置
考生报考科类分为普通类、体育类、艺术类,其中体育类、艺术类也可兼报普通类。录取工作分批次依次进行。录取批次共设3批,其中本科2批,专科1批,依次为:
(1)本科提前批次。包括军事院校等部分普通类本科院校(专业),体育类提前录取本科院校,艺术类提前录取本科院校。
其中,艺术类提前录取本科院校分3个小批依次录取。
第1小批:经教育部批准的部分独立设置的本科艺术院校(含部分艺术类本科专业参照执行的少数高校)和原“211工程”院校校考的艺术类本科专业、中央部门所属高校的非美术类校考的艺术类本科专业。
第2小批:使用省统考成绩录取的省内外高校的艺术类本科专业。
第3小批:除第1小批以外的其他院校校考的艺术类本科专业。
(2)本科批次。高校专项、综合评价、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等特殊类型招生多带带设置特殊类型志愿,录取安排在本科提前批次之后本科批次开始之前进行。
(3)专科批次。其中,体育类、艺术类等在普通类批量投档前完成录取。
以上就是2021年江苏高考安排,录取专业由院校按照向社会公布的招生章程等确定的规则进行安排。专业调剂录取只能在考生被投档的院校专业组内进行。因不服从专业调剂、不符合专业录取条件等原因不能被录取的考生,由院校作退档处理,这些高考相关内容,希望大家都能了解和关注!
以上就是飞卢网为大家带来的高考改革几次了 江苏高考安排是怎样的?,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更多相关文章关注飞卢网:www.flxedu.com2024年高职高考政策2024年高职高考政策介绍如下:1、高考总分计算方式改变原高考是由语数外+综合(文理)构成,在2021年高考新政策下依旧是由语数外+自选3科构成。自选三科不再评分而是按A、B、C、D、E五个等级进行划分,E等级为不合格。以参考人数和卷面得分为依据,原则上等级A的.比例为15%,等级B的比例为30%,等级C的比例为30%,等级D和等级E比例共为2
2023年高考考试改革会怎样改革呢?2023年新课标总的四维目标包括了知识、能力、素养和情感四个方面。1、知识维度是教育的基础,也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新课标总的四维目标要求学生掌握各个学科的基础知识,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社会等学科。这些知识包括了各个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定理等,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学生可以拓宽自己的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2、能力维度是新课标总
2022年全国高考改革是什么新高考改革怎么改2022年全国高考改革省份有山西、河南、陕西、内蒙古、四川、云南、宁夏、青海等8省份,2022年启动,2025年首届新高考,采取3+1+2高考模式,不分文理科。2022年全国高考改革2022年第五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山西、河南、陕西、内蒙古、四川、云南、宁夏、青海等8省份,2022年启动,2025年首届新高考,采取3+1+2高考模式,不
湖南2024年高考改革政策湖南2024年高考改革政策如下:1、科目要求的本科专业数量占本科专业总数的43.76%,含物理科目的占比为51.79%,含化学科目的占比为46.46%,含历史科目的占比为1.74%,含“物理+化学“科目的占比为45.98%。2、可以看到相比以往选科要求,物理、化学2门均需选考才可以报的专业,权重占比有了非常大的提升。“物理+化学“选科或成为理工类专
2024年新高考改革政策2024年新高考改革政策介绍如下:2023新高考改革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将依据全国统一高考成绩、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择优录取。下面整理了关于新高考改革政策的详细内容,来看一下相关信息吧!新高考政策解读新高考政策“3+1+2”模式,“3”即统一高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1”和“2”为选择性考试科目,其中“1
新高考改革赋分制度是怎么样的?赋分实际上就是自己的排名位次在分数上的体现。原始的高考,考生的总成绩是由6门学科的单科成绩,累计出的总成绩,就是考生的最终成绩,卷面是多少,考生总成绩就是多少,而新高考赋分制度,是考生的单科成绩按排名赋予的分数。在所在省份的排名,由高到低分成21个档位,每个档位对应不同的分值,赋分之后的这个分值才是考生最终的成绩。选科组合太多,学生之间不方便
2024年陕西高考改革方案是怎样的?2024年陕西高考改革政策如下:一、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1、明确考试类型和依据。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和选择性考试。合格性考试成绩是普通高中学生毕业以及高中同等学力认定的主要依据,也是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录取的依据之一。选择性考试成绩是高校录取参加统一高考考生的重要依据。2、明确考试对象和科目。普通高中在校学生均须参加合格
2024年新高考改革政策2024年新高考改革政策介绍如下:2023新高考改革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将依据全国统一高考成绩、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择优录取。下面整理了关于新高考改革政策的详细内容,来看一下相关信息吧!新高考政策解读新高考政策“3+1+2”模式,“3”即统一高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1”和“2”为选择性考试科目,其中“1
2023-12-24 08:22:46
2023-12-23 10:08:48
2023-12-25 10:23:36
2023-12-06 04:16:50
2023-11-02 23:13:13
2024-03-23 12:0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