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06 00:47:55 | 飞卢网
除了天赋,当然就是靠着自己的努力和才智了。
说起院士很多人想到的都是高学历,他们有着渊博的知识,是我国学术界最高的荣誉。然而我国有那么一名院士,他的第一学历仅仅只是一个中专。
高考成绩以0分落榜,面对这样的分数,他并没有气馁,而是选择继续奋斗,从一名中专生逆袭成了博士。凭借着渊博的知识,他成为亚洲第一位获得地质学国际最高金奖,他就是沈树忠院士。
沈树忠在平日没课的时候就会回家下地干活,减轻父母的负担。经常回家帮父母的他,在学习上并没有丝毫懈怠,反而珍惜上课的每一分每一秒认真听老师在课上所讲的内容,遇到不懂的时候就积极找老师解答。
沈树忠成为了班里学习最积极的一个孩子,在这样努力之下,他的成绩一直是班里的前列。每次期末总会拿着一张奖状回家,父母看着他那么懂事又好学,也十分欣慰。他们表示不管再苦再累,都一定供沈树忠读书。
在当时那个年代选择中专是不需要考物理和化学的。去掉那两科之后,高考时偏科的他以优异的成绩被浙江煤炭工业学校地质专业所录取。
翻遍了很多大学教材,不分昼夜的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1983年作为中专生的沈树忠成功考上了研究生。
1994年,他受到南京地质古生物所的金玉轩教授电话邀约,前往西藏,去陪同一批外国人进行考察。沈树忠一口应承,一个星期后,他只身一人坐飞机到西藏,再从拉萨赶往汇合地点,在颠簸的公路上开了两天两夜。
当他在国外科研正风声水起的时候,著名的金玉轩院士问他是否愿意回国工作,沈树忠当即表:“我随时可以离开,回归祖国。”他说:“国外条件再优越,自己做得再好也是‘打工仔’,国内科研条件再差,只有回到了祖国,才能当科研的主人。 ”
因此,沈树忠在2000年以中国科学院“海外杰出人才(百人计划)”引进回国,他的回国,对于我们古生物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经过多年的研究,沈树忠带领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确定了7颗地质学中的“金钉子”,目前全世界共有102颗“金钉子”,目前已经确定了72颗,其中11颗在中国。 飞卢网
为表彰他的地层学领域的巨大贡献,2015年中国科学院增选沈树忠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所有院士中,第一学历为中专的院士少之又少,因此也被网友调侃为“第一学历最低的院士”。
“做了15年老师我想告诉大家,这个时代寒门再难出贵子!”
2011年,这句言论引爆网络。即便内容稍显偏颇,但不可否认,这就是现实,即便透露出些许残酷。即便如此,“寒门”还是能走出不少人才,就如以710分(含加分)高分走入清华的喂猪娃—孙宜林。
正文
2018年7月23日,河南栾川一高的孙宜林收到了期盼已久的通知书。当录取通知书缓缓打开,清华“二校门”在通知书缓缓展开。立体的二校门展现在孙宜林眼前,脸上的激动毫不掩饰。
对于孙宜林来说,考上清华,是改变人生的第一步。不少人认为高考就是一场你去南、我去北的伤感故事,但在孙宜林眼中,高考更是一场决定将来是头朝地、头朝天的大事。
出生于栾川县潭头镇大王庙村的孙宜林,家境并不好。父母是朴实的农民,家里的收入全靠那几亩地和父母打零工。在领取到通知书之前,孙宜林每天都在做几件事—干农活、喂猪。
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中,除了学习,还有来自父母的期许。孙宜林也不例外,从小孙宜林就知道“读书是唯一的出路”。不难发现,多数农村孩子从小到大听到最多的话,就是这句—好好学习,考好大学,将来才有出路。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农村孩子能考上大学的越来越少。
孙宜林作为农村孩子中的典范,能够考上清华大学,付出的肯定比别人多得多。自“寒门再难出贵子”的言论发表后,不少人纷纷附和,其中不乏就是对寒门和工薪家庭、豪门的对比。
在一则比较中,列出了一个重点高中的火箭班的基本情况。班上62个人,清华北大占比四分之一,出国占比四分之一,即便剩下的二分之一,也是985、211,但这些学子的家庭是一个比一个好,从政、从商的占据大部分。即便如此,零星的两三个孩子的家庭,父母对孩子也十分负责。
正如评语所说:“穷人家孩子也能出高考状元,但是他们所付出的是别人的几倍,甚至几十倍。”
孙宜林的确付出了比别人好几倍的努力,在孙宜林的一份学习计划中,是这样写的:“五点半起床,诵读英语,整理笔记,预习当天的知识。”这份计划并不单单是从高中开始,而是从初中就已经在执行。正是因为这份坚持,初中的他,就以606分的好成绩进入栾川一高。
这样的学习计划,在高中比比皆是。当你进入到衡水、毛坦厂之类的高中,你会发现有太多的人勤勉、刻苦。但是相较于那些含着“金汤匙”的人,这份努力就显得微不足道。
有句话叫做“不怕别人不努力,就怕比你厉害的人更努力。”孙宜林所在的班级就是这样,有太多优秀的人,孙宜林不过只是其中一个。但是和其他人比,孙宜林更加知道“读书才有出路”的含义。
正如孙宜林老师所说:“孙宜林刚来的时候,成绩并不算最好的,但是他知道刻苦,认真,这才有了现在的他。”
刻苦、努力,是改变现状的唯一方法。这点不仅适用于孙宜林,更适用于我们。在孙宜林领到录取通知书之后,面对镜头的采访,是这样说的:“清华的同学都是学霸,我要更加努力才行。”
更加努力,成为了孙宜林的座右铭。即便考上清华,他也不敢有丝毫松弛。因为他知道大学并不是终点,只是人生的起点。
小结
逆袭,依靠的并非运气。如孙宜林一般的人,有许多。在很多人看来,这就是运气所致,毕竟有太多人的努力不被发现,有太多人成为普通人。这并没有错,只是努力的本质是让自己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所以努力之后的结果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始终是努力的过程。
飞卢网(https://www.flxed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2010年甘肃省5000名教师考试成绩什么时候出来的相关内容。
7月25日,201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民生实事”项目和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进村(社区)”选拔考试在全省14个市州及部分县区进行。甘肃省共有9.7万余人报名参加此次考试,总体报考人数与录用指标的平均比例为7:1。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今天就有关情况进行了通报。写给在专升本迷茫的专科生:他如何从专科生逆袭成德国高校博士!017年我从德国留学归来,顺利入职哈尔滨某国企部门,开始了我新生活。十年前我第一次坐30小时来到哈尔滨时,我怎么也想不到会有今天。2007-2017是我走过的精彩的十年。一2007年高考考入哈尔滨应用技术学院,学习机械制造与设计,开始了我的精彩十年。要说起点低,可能真的很少有人能比我的起点再低了。201
女子高考落榜读专科逆袭买千万别墅,你还知道哪些高考落榜后的逆袭故事?作为当今世界影坛华人导演的翘楚,谁能想到,在高考面前,李安也曾是个“失意少年”呢?从高一起,李安便梦想成为一名导演。不过,他的求学路并不顺利。第一年考大学,李安以六分之差落榜;第二年再度以一分之差落榜。据李安回忆,二度落榜时,整个家庭犹如遇到了世界末日。直到第三年,李安终于如愿以偿考上了艺专影剧科。
全国的“地理小博士”竞赛获奖,在高考有加分吗?没有高考加分。2010年底,教育部会同其他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调整部分高考加分项目和进一步加强管理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确要求各地调整两类加分项目:学科竞赛和体育特长生,并指出调整政策“从2011年秋季进入高中阶段一年级的学生开始适用”,即从2014年高考开始实施和执行。这意味着,2014年以后参加高考的考生将面对“全国联动”的加分瘦身:
亲身经历:从三本大学逆袭到985名校,我收获了什么?这是一个三本孩子逆袭考上top20985硕士的青春励志故事。1.叛逆付出的沉重代价:在三本大学里颓废了两年青春高中是改变普通家庭孩子命运的最好时机,与大多数孩子一样,我的青春叛逆期也在这几年悄然而至:任性、冲动、厌学……一切与坏孩子有关的词语似乎都跟我产生了紧密联系。直到现在,我都不明白那两年自己在想些什么。我想所谓的成长
2021四川高考分数线四川省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普通类各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已确定,如下:一、文科本科第一批:541分;本科第二批:474分;专科批:150分。二、理科本科第一批:521分;本科第二批:430分;专科批:150分。2020年四川高考录取分数线1、文科本科第一批:527分;本科第二批:459分;专科批:150分。
预计23年高考分数线预计23年高考本科录取分数线在417分左右预测北京地区的本科录取分数线在417分左右,较去年的425分有所降低。上海地区的本科录取分数线在435左右,山东省本科录取分数线是465分左右,天津的本科录取分数线则是在480分左右。而像河南、河北这样的“高考大省”,历年来的本科录取分数线都不低,但是预测今年的本科录取分数线相较于往年可能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
农村专项计划招生专业农村专项计划全国共有95所高校进行招生,其中每所高校的专项计划招生专业不同,具体需要参考院校的招生简章及计划。北京师范大学招生专业:汉语言文学、历史学、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教育、英语、地理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中央财经大学招生专业:文科:财政学类、公共管理类、国际政治、法学、汉语言文学(财经文秘)、外国语言文学类
三本学生怎样逆袭?有些人说民办本科没用,这种说法太过片面,有用肯定是有用的,只是看你怎么用,很多人读了民办大学之后,四年只图享乐,浪费了父母用高昂的学费换来的读书机会,毕业之后空有一纸学历证书,毫无技能压身,自然发挥不了本科学位的作用。这是自己的问题,而非学历的问题。还有一部分人在读民办大学期间,没有受到身边不良环境的影响,知耻而后勇,能够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在学习上加倍努力提高自
2023-12-24 08:22:46
2023-12-06 04:16:50
2024-01-20 15:28:37
2024-01-07 20:46:49
2023-12-20 10:02:39
2023-11-07 19:0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