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28 05:56:59 | 飞卢网
闲聊
昨天晚上,和朋友吃饭,他说有一部央视片子让他印象特别深刻,名字已经记不太清了,大致内容讲的是一群大学生毕业后,想留在城市里打拼,但最后由于各种原因以及来自生活、家人的重重压迫,最后不得不踏上返乡之路。
我还没有到那一天,但是我似乎能够感觉到那种被迫离开的无奈、伤感,甚至是不甘心,没有任何可选择的余地,这就是血淋淋的现实。
思考
于是,我开始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我要留在一线城市?
“where there is a will,there is a way”
我高中时候就特别想考上海一所985大学,现在想想,当时确实有些不知天高地厚,高考结局就是我连选择大学的权力都没有,因为第一志愿没录取,只能被调剂,然后就去了一个小地方读了二本。
但是内心极其不甘,在大学卧薪尝胆四年,最终去了985高校的研究生,了却心愿,其中的种种经历也不想多说,归结一句话
“where there is a will,there is a way”
当然这其中少不了来自身边人老师、家人、朋友的支持与鼓励,其实不看好人更多。但这都不是重点,重点是我考上了我想考的大学,我来了魔都,还记得在考研之前我特意去了一趟上海,一个人从浦西到浦东兜了一圈,你可以理解那种第一次坐地铁的心情么?不好意思去问别人怎么走,看着别人的手势动作,记在眼里,然后模仿着就知道坐了。
还记得那时肯德基还特别火,小地方都不常见,来到上海,一条街上有好几家肯德基店铺,当时我看着路上来来往往的人流,也不知道他们为何脚步匆匆,就是看上去特忙特充实的样子,当时我在心里就暗暗许下愿望,一定要留在这个城市。
当时来上海,我住在一个高中同学租的房子里,她对我说的话,至今我都记得,她说这里是“一个靠能力的地方,只要你能力强,你就会混出个模样”。然后,我和她约定一年之后上海见。最后,我真来到了上海,她却离开了上海。
敲门砖
进了985读研,其实最大的感触就是让你身上加冕了一种光环,很显然,别人看你的眼光都不一样了,但其实我从来都没变过。
不过,在这些高校里也会存在着鄙视链,因为很多研究生会问你本科在哪儿读,当你说出自己从某某学校之后,你能够感觉到他们看你的眼光有些变化,但最后都会客气补一句“你好厉害哇,能从那个学校考到这儿,多不容易”。
我一点儿都不厉害,只是比你幸运一些,仅此而已。
有些东西,总是从门外看着特美好,进去之后发现跟想象中还是有落差,然后到了要离开的时候,你发现其实你还是赤裸的,赤裸地进了名校,赤裸地走进了社会,这个更高级更复杂更残酷的地方。
如果你是一个从外地来上海找工作的大学生,你的目的或许很简单就是想谋一份工作但是如果你是一个在上海985学校毕业的大学生,你出去找工作的时候,你的心理期待值就会更高,所以往往经历的落差就特别大。
我记得在毕业的前一年,我的一个学长正找工作,在一次导师聚餐的饭桌上,导师很生气地质问他,“为什么不去给他推荐的工作。”
我记得当年上大学的时候,家里很多人就问“工作有没分配”,他们不知道现在的工作都是要靠自己拿着砖去敲来的。
不过,听到导师帮学长推荐工作,我还是挺新鲜的,后面一打听才明白为啥学长不愿意去,换我,打死我,我也不会去。一个985高校毕业的研究生会去应聘学校保卫科科长职位吗?
不过,我导师力推的原因很简单,它能让你在上海落户。敢情读了三年研究生,最终就是为了换一张上海户口,关键学的这专业跟保卫科有啥关系么?
好像很多人都是这么想,因为985高校毕业的学生,按照上海积分制是完全可以落户的,只要有单位接收你的户口,所以很多考研究生的人,说白了就是为了混一张户口。
可惜,我学长不甘心呀,不能抢保卫同志的饭碗,人熬了十几年的职位,就被你一个多读几年书的人抢去,多不公平呢?最后,学长去苏州卖商铺了。
当时,我就在心里暗暗发誓,要靠自己能力留在上海,绝不麻烦导师推荐工作,不以落户为目标。
找工作
2014年,我正式毕业,我和我的室友开始了各种疯狂的找工作,因为学的专业不是属于那种一技之长的类型,所以找工作几乎是处处碰壁。
当时,找工作我抱着两个基本原则:第一,我要找一个跟写字儿相关的,第二,月薪必须要拿6000,怎么说也是研究生毕业的,让我拿3千的工资,不就是说我的书白读了么。
我的室友,学的是文科专业,找的是会计工作,读三年书的时间全花在考注册会计师上面,直到毕业证书都还没考到手。
找工作真的很难,尤其是一毕业想找6000的工作更难,因为会为你学历买单的企业真的很少,步入社会看最重的就是经验,好后悔三年期间没去正儿八经找个实习做一做,全在学院里给老师助教打工了,但是那个辅导员留校名额也压根儿不可能留给我。
好吧,继续找工作,目的很简单要留在上海。
不过,你发现其实当你找不到工作的时候,你哪儿哪儿都会去,只要有机会,我去过北京师范大学面试编辑,去过湖州日报面试记者、去过地产公司面试企划、去过新浪面试文案……企事业单位工作靠我这种硬碰的法儿,进去的概率几乎是0,私营单位要么是环境不好,要么就是压低你工资,最后,我签了中公教育的一个类似于市场销售的岗位,它可以帮我落户,但是薪资只有预期的一半。
拿到合同之后,我去那个地方上了半天班,就辞职了,环境、企业文化等等,让我像只落荒的狗,因为我的985研究生心理一直在作祟,当然,我的落户也就泡汤了。
最后,我误打误撞进了一家公关广告公司,在那之前,我对广告这个东西几乎0概念,当时面试的时候,我就说我喜欢文字,然后给总监看了下我平时写的东西,问了我几个关于专业的人生问题,就被收了,我只能说啥,运气好吧。
而我那个一心想找会计工作的室友,最后签了一个卖保险的工作,也许,是还不够坚持,在面对突如其来的就业压力时,人都会容易慌张做出一个仓促的决定,因为学校马上要赶你出去了,因为你要开始自己租房了,所以他们很少会意识到人生第一份工作这个决定,可能会影响接下来一生的事业。
如果你对事业毫无企图心,就此忽略。
在此,我只想劝诫那些即将面临找工作的同学们,对于人生的第一份工作你或许会非常迷茫,甚至不知道怎么做选择,但你一定要选择自己感兴趣热爱的,工作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或者你一定要选择自己擅长的,这样你才能收获最大价值。
切记,不要只是为了找一份工作而工作,否则会后患无穷。
为什么一定要留在一线城市?
前面说了和老同学的约定,以及对这个城市的向往,都是让我留下来的原因,但拥有上海户口并不是我的欲求之事,所以在找工作的过程中,我有了很大的发挥空间。
那到底为什么要留在上海?如果再挖深一点儿,可能就是想对自我的一种证明吧,证明我是有能力的,上海这个地方机会多,但是只是针对能够抓住机会的人言,上海这个地方竞争力强,我想每一个想证明自己的人都会对这个城市怀揣渴望,所以我就是想留下来。
不过,我觉得有一个实例,可以很好说明大家为什么要留在上海、北京这样一线大城。我哥有个大学同学,本来在家乡甘肃兰州当公务员当的挺好的,突然某一天,她辞职去了上海,她考上985法律研究生,考了三年才考上,你可以想象其中她经历了些什么。
在上海生活了几年之后,我与她的交流中,能感觉到她就是一个地道的上海人了,精明、讲究、小资,可能比某些上海人还要上海人。我去过她家一次,外面是那种很破的老公房,房子也不大,就四十平左右,但是里面被翻修的特别精致。
她跟我说当时拼死拼活在上海买房子,其实,目的很简单,就是希望小孩能接收到最好的教育,她都已经想到了上大学的事儿,上海本地人考这些名校肯定比外地人要更容易。 飞卢网
我想,这或许可以成为留在一线城市最好的理由了,改变后代的命运。
因为论钱的多少压根儿不是大城市的优势,地方土豪太多了,但是一线城市的资源、眼界、思想、环境、文化这些软实力,确实是其它地方望尘莫及。
专业和学校是都很重要的,好的学校学风建设好,有学习氛围带动你学习,好的专业队你以后的就业,发展都有很大的帮助,但是专业还是选自己感兴趣喜欢的,学习不乏苦闷,如果这时候你的专业是你喜欢的感兴趣的,你也会自己寻找学习的乐趣,就像我一个女生选择在广州城建职业学院读园林工程技术,学习的课程主要有:树木/花卉识别与应用、植物栽培与养护、植物造景、园林制图与识图、园林工程测量等。虽然有时画图会让我觉得很枯燥,但是我还是会坚持下去,我对这个专业还是很感兴趣的,毕业以后可能从事设计师,花艺师等,建筑专业还是有很大的发展前景的,如果有兴趣了解更多,可以上“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查询。
飞卢网(https://www.flxed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介绍几个好的文科二本院校的相关内容。
你可以在那本《报考招生指南》(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哦)上查一下历年的报考人数分数分数,游戏设计相关专业!(截止至28后17时)中关村游戏学校北邮游戏与艺术课程设置1电脑动漫艺术设计专业《网络媒体概论》、《游戏专业概论》和《电信增值行业概论》是网络、游戏和移动三个行业的行业导入课。《网页设计与制作》《FLASH动画设计与制作》《平面广告设计》是网媒行业的专业课,《游戏原画设计》《游戏模型设计》《游戏角色动画设计》《游戏片头与动画制作》是游戏行业的专业
法学是红牌专业,为什么还有人拼命往法学方面转?法学是红牌专业,与大量学生转行法学,这两个现象并不矛盾。1、先说法学为什么是“红牌专业”?最主要原因是供求关系失衡,导致大量法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或者相对“好”的工作,所以被列为“红牌”。为什么会这样?因为除了传统的“五院四系”和新崛起的法学院,多数高校(尤其是理工科)法学院综合水平是很薄弱的。一个明显的事实:对不少高
浙大城市学院为什么能保留浙大共用资源。浙大城市学院于1999年成立,与当时全国很多独立三本院校一样,为了能够更好吸引生源并快速设立起来,采取了共用母体高校的资源,浙大城市学院在此之前的教师师资基本都来自于浙大本部,这就造成了一般三本学院所没有的优势,因此保留。浙大城市学院分数线2023年579分。根据中国教育在线显示,浙大城市学院2023年在浙江的3加3综合录取分数线是579分,最低位
为什么高考要分地区自主命题?一、分地区自主命题的原因:首先,高考分省命题有利于基础教育改革与素质教育推进。其次,高考分省命题其实是教育管理的放权之举。再次,高考分省命题有利于体现地方特色,便于高校有针对性地选拔人才。二、高考分省自主命题存有五大弊端通过对江西、上海、北京、湖南等地高考自主命题开展情况的了解,分省自主命题现仍存有五大弊端。首先,高考的权威性受到挑战,并与
为什么省考每个城市进面分数线不一样机构考试内容不同,难度不同。教育部门官方网站信息内容显示,省考指的是各省之间自主命题进行的后备人员力量选拔的考试,每个省份会根据自己省份的实际需求,决定考试的难度以及考试的内容,所以不同城市之间的界面分数线不一样。省考指的是各省之间公务员的考试,各省省市县乡四级招录由省级主管部门统一安排,人员的编制属于各省的政府部门。省考进面分数线怎么算各
为什么要到菲律宾留学1611年美国在亚洲建立的第一所大学就在菲律宾马尼拉,即圣托马斯大学,已有近400年的历史,是亚洲最古老的大学。菲律宾的高等教育直接受到美国的影响,采用与美国相同的教育体制,菲律宾文化的普及率很高,英语被广泛用于教育、金融和贸易领域。菲律宾圣托马斯大学菲律宾的高等教育十分普及。菲律宾全国有近8000万人口,有3000多所大学,马尼拉有人口650万人,却拥有300多所大学,
我为什么要选择厦大我懒得一一回答, 索性写文章说清楚。 人生的大部分时间,其实不是浪费在路上,而是浪费在选择上。在此以前的很多选择,我都很有主见,唯独考大学这样的关键时刻,我不敢自做主张,得听一下天父的意见。 可以说在考大学这件事上, 我完全是服从神的安排, 因为神会让万事效力, 让爱神的人得益处。而我所要做的就是服从并配合神的旨意,好让这整个计划实现。 从高三开始,我就很关心周围发生的事,
作为一个广东五线城市的偏远地区的农村高中生,高考只想考省内的好本科学校,为什么要给我考全国1卷?你好!用全国一卷是为了更好复习吧。因为在广东高考要上本科,要领先60%的考生,也就是说要考入省前30万名,竞争是相当激烈的。再说省内的好本科大概要进入前25万名,即文科9万名,理科16万名。作为高三学生要多练习训练,多总结提高才可以达到。希望这个样解释对你有帮助啦。全国1卷和全国2
2023-12-06 04:16:50
2023-12-25 10:23:36
2024-02-22 10:05:44
2023-12-20 17:47:43
2024-01-07 20:46:49
2023-11-14 07:2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