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3 00:14:52 | 飞卢网
上海师范大学排名111名。
1、上海师范大学坐落于上海市,是一所以文科见长并具教师教育特色的文、理、工、艺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
2、截至2021年12月,学校有徐汇、奉贤两个校区,占地面积约135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72余万平方米。
3、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农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
4、设有20个学院,91个本科专业,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1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33个,专业学位硕士点21个,9个博士后流动站。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有教职员工3082人。
办学条件:
1、具有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人员1238人,其中获国家级人才50人次,获省部级人才350人次。
2、现有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4个上海市创新团队。此外,学校还组建了一支600余人的兼职教师队伍。
3、学校拥有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4、拥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11个上海市重点学科,7个上海高校一流学科,16个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11个上海市高峰高原学科(入选学科数位居上海市属高校第二)。 飞卢网
上海体育大学排名全国第283位。
上海体育学院(Shanghai University of Sport),简称“上体”,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试点建设单位。上海高等学校一流本科建设引领计划、上海高等学校一流研究生教育引领计划、上海市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基地。
上海体育学院创建于1952年11月,原名华东体育学院,由原南京大学、金陵女子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三校的体育系、科组建而成。1956年更名为上海体育学院。
截至2020年3月,学校设有杨浦、徐汇2个校区,占地面积600余亩;设有10个教学单位,开设本科专业23个;拥有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予点1个,博士学位二级学科授予点7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予点4个,硕士学位二级学科授予点1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点4个。
上海体育大学的师资力量:
截至2013年,学院有教职工696人,专任教师407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316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7.6%,其中具有博士学位140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4.4%。
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人员252人,其中教授77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4人。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专家评审组成员1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家评审组成员1人;上海市“领军人才”1人,上海市“东方学者”3人,上海市“海外名师”2人。
截至2012年,有3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先后从美国、德国、俄罗斯、英国及台湾、香港地区引进高层次人才十余人。5人在亚洲体育科学理事会、国际体育计算机科学协会和国际社会神经科学学会等国际学术组织兼职,6人任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常务理事和理事。
以上数据出自高考升学网。
飞卢网(https://www.flxed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上海各大学排名的相关内容。
上海各大学排名如下:
上海市共有9所高校跻身2022中国大学排名100强,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雄居2022上海市大学排名前3强。上海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雄居2022上海市市属大学排名前3甲。
复旦大学(FudanUniversity),位于直辖市上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
位列国家首批“双一流”(A类)、“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入选珠峰计划、强基计划、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首批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九校联盟(C9)、环太平洋大学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复旦大学—杜伦大学联合金融研究中心,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
新工科教育国际联盟、医学“双一流”建设联盟、长三角研究型大学联盟、长三角高校智库联盟创始成员,中国大学智库论坛秘书处单位,是一所国内顶尖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ShanghaiJiaoTongUniversity)简称“上海交大”,是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中央直管全国重点大学,位列“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985工程”、“211工程”,
为九校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Universitas21、环太平洋大学联盟、21世纪学术联盟、国际应用科技开发协作网、新工科教育国际联盟成员,入选“珠峰计划”、“强基计划”、“111计划”、“2011计划”、
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
学校创建于1896年,原名南洋公学,1911年更名为南洋大学堂,1929年更名为国立交通大学,1949年更名为交通大学;
1957年经历西迁与分设,分为交通大学上海部分和西安部分;1959年,交通大学上海部分启用“上海交通大学”校名;1999年,原上海农学院并入;2005年,与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合并。
至2020年12月,学校共有33个学院/直属系,31个研究院,13家附属医院,2个附属医学研究所,23个直属单位,5个直属企业。至2020年9月,有博士后流动站38个,一级学科博士点47个,专业学位博士点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56个,专业学位硕士点31个,本科专业71个。
学校前身是1905年创办的复旦公学,是中国最早由民间自主创办的高等学校之一。1952年院系调整后,学校成为以文理基础教学和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大学。2000年,复旦大学与前身为1927年创办的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医学院的上海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复旦大学。
截至2020年4月,学校有邯郸校区、枫林校区、江湾校区、张江校区四个校区,占地面积约243.92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24.11万平方米;有直属院(系)35个,附属医院17家其中4家筹建。
以上,就是飞卢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上海本科院校面积排名 上海各大学排名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飞卢网:www.flxedu.com上海华东政法大学排名上海华东政法大学排名:2023年,华东政法大学最新排名全国第120名。华东政法大学是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批高等政法院校。1952年6月,经华东军政委员会批准,圣约翰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东吴大学、厦门大学、沪江大学、安徽大学、上海学院、震旦大学等9所院校的法律系、政治系和社会系合并,在圣约翰大学旧址成立华东政法学院。学校现有松江、长宁、普陀三个校区,占
上海各大学排名上海各大学排名如下:上海市共有9所高校跻身2022中国大学排名100强,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雄居2022上海市大学排名前3强。上海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雄居2022上海市市属大学排名前3甲。复旦大学(FudanUniversity),位于直辖市上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国家首批“双一流”(
流传已久的图:上海本科高校梯队(老版本)上海本科高校梯队(老版本)高考过后,最近又有很多家长来咨询上海高校的情况,比如,“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好不好啊?”“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是民办大学吗?工作招聘时候认不认可啊?”或许,家长们迫切地想要知道,上海各高校的档次。我们找到了一张流传已久(至少好几年)的“上海高校金字塔”图。嗯,肯定会有争议,但也从某种角度反映了学校的知名度
民办二本排行榜民办二本排名如下:1、山东英才学院――位于山东,全国排名:3名。2、上海建桥学院――位于上海,全国排名:12名。3、北京城市学院――位于北京,全国排名:16名。4、齐鲁理工学院――位于山东,全国排名:17名。5、江西科技学院――位于江西,全国排名:19名。6、武汉东湖学院――位于湖北,全国排名:23名。7、沈阳城市学院――位于辽宁
上海各大学排名上海各大学排名如下:上海市共有9所高校跻身2022中国大学排名100强,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雄居2022上海市大学排名前3强。上海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雄居2022上海市市属大学排名前3甲。复旦大学(FudanUniversity),位于直辖市上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国家首批“双一流”(
全国理科二本大学排名一览表全国理科二本大学排名一览表如下可供参考:一、排名1,温州医科大学,安徽医科大学,江汉大学,浙江工商大学,广东财经大学,贵州医科大学,广州美术学院,重庆医科大学,遵义医科大学,上海海关学院,广东金融学院,天津理工大学,西安邮电大学,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2,四川外国语大学,浙江传媒学院,集美大学,北京联合大学,上海商学院,苏州科技大学,重
上海三本大学排名1、4四川大学锦江学院四川大学锦江学院位于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是经教育部批准由百年名校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四川大学与四川旭峰实业有限公司举办的独立学院5武汉城市学院武。2、500分的话只能上专科,貌似上海没有三本了下边是我查的上海大学排名,你可以参考一下01复旦大学“985”工程与“211”工程重点高校,教育部,本科02上海交
上海国际本科学校排名上海国际本科学校的排名会因评估组织和标准的不同而有所变化。根据2021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上海本科学校前五名分别是: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以及东华大学。这些排名基于严格的学术评估和研究评估。这些排名虽可作为参考,但学生在选择学校时,不应仅依赖于此。应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如专业设置、师资力量、地理位置、校园文化等,并结合个人兴趣和职业
2024-05-27 06:03:19
2024-07-01 18:06:30
2024-01-18 00:50:17
2024-05-23 19:54:15
2024-07-22 00:43:52
2024-05-11 09:08:24